書法令而天下治。
蓋簿書法令,适足以滋奸幸,非聖人緻治之本也。
”旋改高州觀察使。
秋,七月,乙酉朔,伊、洛溢。
戊子,诏括天下漏丁。
壬寅,班祭服于州郡。
乙巳,賢妃武氏薨。
丙午,臣僚上言:“蘇州錢法之壞,始于蔡渭,成于蹇序辰,二人之罪惟均;而小平錢之害,又出序辰。
渭已除名勒停,送蔡州羁管,而序辰止降三官,安居善郡。
罪同罰異,士論鹹疑。
”诏:“蹇序辰責授單州團練副使,江州安置。
”
崇甯更錢法,以一當十,民嗜利犯法者紛紛。
或捕得,以錢數大缶誣為樞密章楶子綖所鑄。
綖,劉逵之婦兄也,蔡京怨逵,因而興獄。
初遣監察禦史張茂直就平江鞫之,案上,綖不服。
再遣侍禦史沈畸,畸既至,系者數百人,盡釋之,歎曰:“為天子耳目司,而可傅會權要,殺人以苟富貴乎!”遂閱實,平反以聞。
京大怒,别遣官鍛煉,綖竟竄海島,籍沒其家。
于是臣僚上言:“畸去春嘗上封事,訾毀朝廷法度,意在迎合大臣,懷奸異議。
”诏貶畸監信州酒稅,未幾卒。
遼主如黑嶺。
遼主以漠南大風傷草,馬多死,執馬群太保蕭托斯和,鞭之三百,免其官。
八月,乙卯,太中大夫、提舉崇福宮曾布卒于潤州。
丁巳,封皇子構為蜀國公。
庚申,以戶部尚書徐處仁為尚書右丞,兵部尚書林摅同知樞密院事。
張懷素妖事覺,摅以開封尹與中丞餘深雜治,得士民交關書疏數百,摅請悉焚蕩以安反側。
衆稱為長者,不知蔡京與懷素遊最密,摅實為京地也。
京深德之,用鞫獄明允,連擢數官,至是遂登樞府。
己巳,降德音于淮、海、吳、楚二十六州,減囚罪一等,流以下釋之。
九月,庚寅,建顯烈觀于陳橋。
己酉,加上僖祖谥曰立道肇基積德起功懿文憲武睿和至孝皇帝。
朝獻景靈宮。
庚戌,飨太廟。
辛亥,飨明堂,赦天下。
升永興軍為大都督府。
章綖坐冒法,竄海島。
李景直等四人,以上書觀望罪,并編管嶺南。
庚子,宣義郎緻仕程頤卒,年七十五。
熙于書無所不讀,其學本于誠,以《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為标指,而達于《六經》。
動止語默,一以聖人為師。
嘗言:“吾無功澤及人,唯綴緝聖人遺書,庶幾有補耳。
”平生誨人不倦,故學者出其門,淵源所漸,皆為名士,謝良佐、遊酢、呂大臨、尹焞、楊時尤著。
世稱頤為伊川先生。
冬,十月,己未,诏:“士有才武絕倫者,歲貢,準文士上舍上等法。
”
庚申,和賜蔡京《君臣慶會閣落成詩》。
辛酉,蘇州地震。
乙醜,提舉崇福宮張商英,責授安化軍節度副使,歸州安置,以臣僚言其罪大責輕也。
己巳,大雨雹。
遼主谒乾陵,獵于醫巫闾山。
閏月,丙戌,以林摅為尚書左丞,資政殿學士鄭居中同知樞密院事。
初,居中自言為鄭貴妃從兄弟,妃家世微,亦倚居中為重,由是連擢至翰林學士,除同知樞密院事。
時妃寵冠後宮,于居中無所賴,乃用宦官黃經臣策,以外戚秉政辭,改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兼侍讀。
蔡京再得政,居中之助為多,厚責報于京,京為言樞密本兵之地,與三省殊、無嫌于用親。
經臣力抗前說,京言不效,居中疑不己援,始怨之,乃與張康國間京。
都水使者趙霖,得龜兩首于黃河,獻以為瑞,京曰:“此齊小白所謂象罔,見之而霸者也。
”居中曰:“首豈宜有二!人皆駭異,而京獨主之,殆不可測。
”帝命棄龜金明池,謂“居中愛我”,遂申前命。
乙未,诏:“守令以戶口為殿最。
”
升桂州為大都督府,建鎮州于黎母山心,賜軍額曰靖海,用知桂州王祖道策也。
乙巳,升太原府、鄧州并為大都督府。
十一月,壬子朔,日有食之。
蔡京以不及所當食分,率群臣稱賀。
癸亥,诏以“議禮當追述三代之意,适今之宜,《開元禮》不足為法。
今親制《冠禮沿革》十一卷,付議禮局。
馀五禮令視此編次。
”
乙醜,置内外符寶郎。
宋初諸寶,多階石為之。
元豐中,诏依古作天子皇帝六玺,有玉而未成。
元符初,始得玉工之善者琢之,但疊篆而已,玉亦不甚良。
至是得漢傳國玺,實秦玺,乃藍田玉,李斯之魚蟲篆也,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帝獨取其文而黜其玺不用,因自作受命寶,其方四寸有奇。
時又得古小玉印文曰“承天福延萬億永無極”者,帝又以其文仿李斯魚蟲作寶,大将五寸,皆為螭紐,其篆則蔡京命其子翛以意敩之,名為鎮國、受命二寶,合先帝六玺,是為八寶,命置官以掌之。
尚書省言:“今禁中已有常用之寶,所用至多,不可改移。
欲鎮國、受命寶皆寶而不用,惟封禅則用之;皇帝之寶,答鄰國書則用之;皇帝行寶,降禦劄則用之;皇帝信寶,賜鄰國書及物則用之;天子之寶,答外國書則用之;天子行寶,封冊則用之;天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