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九十四∷起重光赤奮若正月,盡昭陽單阏三月,凡二年有奇。
○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
宣和三年遼保大元年,金天輔五年
春,正月,丁酉朔,日中有眚,旁有青黑氣如水波旋轉。
遼以改元肆赦。
壬寅,鄧洵武卒。
鄧氏自绾以來,世濟其奸,而洵武阿蔡京尤甚。
京之敗亂天下,禍源自洵武始。
己未,诏:“淮南、江南、福建,各權添置武臣提刑一員。
”
帝初以東南之事付童貫,且曰:“如有急,即以禦筆行之。
”貫至吳,見民困花石之擾,衆言賊不亟平,坐此耳。
貫即命其僚董耘作手诏罪己,罷蘇、杭造作局及禦前綱運并木石采色等物,而帝亦黜朱勔父子弟侄之在職者,吳民大悅。
是月,方臘陷婺州,又陷衢州,守臣彭汝方死之。
遼主有四子:長曰趙王實讷埒,母趙昭容;次晉王額噜溫,母蕭文妃;次秦王定、許王甯,皆元妃所生。
樞密使蕭奉先,元妃之兄,而秦、許王之舅也,以國人屬意晉王,恐秦王不得立,因潛圖之。
文妃姊适耶律達哈勒,妹适耶律伊都。
一日,其姊苦妹俱會軍前,奉先諷人誣文妃與驸馬蕭昱及達哈拉、伊都等謀立晉王而尊遼主為太上皇。
遼主信之,遂誅蕭昱、達哈拉而賜文妃死。
伊都在軍中,聞之大懼,即率千馀騎叛入金。
遼主使知奚王府事蕭錫默、北府宰相蕭德恭、四軍太師蕭千将所部兵追之,及諸闾山縣。
錫默等議曰:“主上信蕭奉先言,視吾輩蔑如也。
伊都乃宗室豪俊,常不肯為奉先下。
若擒伊都,它日吾黨皆伊都也,不若縱之。
”還,即給曰:“追襲不及。
”奉先既見伊都之亡,恐後日諸将校亦叛,遂勸遼主驟加爵賞以結衆心,以蕭錫默為奚王,以蕭德恭試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上京留守事,蕭幹為鎮國大将軍。
二月,甲戌,降诏招撫方臘。
乙酉,罷天下三舍及宗學、辟雍、諸路提舉學官事。
癸巳,赦天下。
方臘陷旌德縣及處州。
步軍都虞候王禀複杭州。
淮南盜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轉掠十郡,官軍莫敢撄其鋒。
知亳州侯蒙上書,言江才必過人,不若赦之,使讨方臘以自贖。
帝命蒙知東平府,未赴而卒,又命張叔夜知海州。
江将至,叔夜使間者觇所向,江徑趨海濱,劫巨舟十馀,載鹵獲。
叔夜募死士得千人,設伏所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
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
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
遼主如鴛鴦泺。
先是鎮國上将軍唐古,嘗為遼主言蕭德勒岱之誤國,臣雖老,願為國破敵。
遼主不納,至是聽其緻仕。
是月,金使哈噜等至登州。
初,女直往來議論,皆主童貫,以趙良嗣上京之約,欲便舉兵應之,故選西京宿将會京師,又诏環慶、鄜延軍與河北禁軍更戍。
會方臘叛,貫以西京兵讨賊,朝廷罷更戍,指揮登州守臣以童貫未回,留金使不遣。
哈噜狷忿,屢出館,欲徒步入京師,尋诏馬政、王瓖引之詣阙。
三月,庚申,賜禮部奏名進士及第、出身何渙等六百三十人。
是月,方臘再犯杭州,步軍都虞候王禀等戰于城外,斬首五百級。
官軍與賊戰于桐廬,敗之,遂複睦州。
金人聞耶律伊都之降,夏,四月,乙醜朔,宗翰言于金主曰:“遼主失德,中外離心。
我朝興師,大業既定,而根本弗除,後必為患。
今乘其釁,可襲取之,天時人事,不可失也。
”金主然之,命諸路戒備軍事。
丙寅,貴妃劉氏薨。
妃本酒家保女,父宗元,以女貴,為興甯節度使。
初入宮,頗被顧遇,後以事囚于宦者何?家,楊戩奏取歸,複得入宮,由才人累遷至貴妃。
性穎悟,能迎旨意,又善裝飾,衣冠塗飾一新,世争效之。
林靈素謂帝為長生帝君,妃為九華玉真安妃,每神霄降,必别置安妃位,圖畫肖妃像。
始,妃囚何?家,?不禮焉,及得志,遂陷?以罪。
至是薨,年三十三。
童貫、譚稹前鋒至清河堰,水陸并進。
方臘焚官舍、府庫、民居宵遁,還青溪幫源洞。
貫等合兵擊之,臘衆尚二十萬,與官軍力戰而敗,深據岩屋,諸将莫知所入。
王淵裨将韓世忠,潛行溪谷,問野婦得徑,即挺身仗戈直前搗其穴,格殺數十人。
庚寅,擒臘以出。
世忠,延安人也。
忠州防禦使辛興宗,領兵截洞口,掠為己功。
諸将并取臘妻子及僞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洞石穴中,殺賊七萬馀人,其黨皆潰。
臘之亂,凡破六州、五十二縣,戕平民二百萬。
所掠婦女,自賊洞逃出,裸而缢于林中者,相望百馀裡。
诏:“兩浙、江東被賊州縣,給複三年。
”
癸巳,汝州牛生麒麟。
五月,戊戌,權領樞密院事鄭居中落權字。
金主射柳,宴群臣,顧謂宗翰曰:“今議西征,汝前後計議,多合朕意。
宗室中雖有長于汝者,若謀元帥,無以易汝,汝當治兵以俟師期。
”金主親酌酒飲之,且命之酹,解禦衣以衣之。
群臣言時方溽暑,乃止。
己亥,诏:“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