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孔彥舟入澧州,相乘人情驚擾,因托言拒彥舟以聚衆,至是起兵,鼎、澧、荊南之民響應。
相遂稱楚王,改元天載,立妻伊氏為皇後,子子昂為太子,行移稱聖旨,補授用黃牒,一方騷然。
時鼎州阙守臣,而湖南提點形獄公事王彥成、單世卿,皆挈家順流東下,僅以身免。
賊遂焚官府、城市、寺觀及豪右之家,凡官吏、儒生、僧道、巫醫、蔔祝之流,皆為所殺。
自是鼎州之武陵、桃源、辰陽、沅江、澧州之澧陽、安鄉、石門、慈利,荊南之枝江、松滋、公安、石首,潭州之益陽、甯鄉、湘陰、江化,峽州之宜都,嶽州之華容,辰州之沅陵,凡十九縣,皆為盜區矣。
乙未,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江、淮宣撫使杜充罷,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
充自真州而北,宗弼遣人說充,許以中原地封之,如張邦昌故事,充遂降于金。
知真州向子忞以聞,帝聞之,不食者累日。
禦史中丞趙鼎、右谏議大夫富直柔同對,請先罷充,俟得其北降的報,則别議罪,故有是命。
丙申,以帝還溫州,德音釋天下徒刑,一應士民家屬有自金來歸者,所在量給錢米,于寺院安泊,訪還其家。
徽猷閣直學士、知慶陽府兼陝西制置使王似知成都府。
時宣撫處置使張浚聞帝親征,亟治兵,自秦州入衛,留參議軍事劉子羽掌留司事,凡川、陝軍政民事,皆得專決;又徙似知成都府,而以親衛大夫、明州觀察使趙哲代之。
徽猷閣直學士盧法原,時守成都,乃命法原赴行在。
是日,金遊騎至平江城東,統制官郭仲威,兵未交而退。
同知樞密院事、兩浙宣撫使周望奔太湖,市人請留,不可,則極口嫚罵,望不顧而去。
守臣徽猷閣直學士湯東野,聞望已出,則挈家潛遁,以府印付仲威。
次日,仲威與将官魯珏縱火城中,夜,望及仲威皆遁。
其下自城南轉動居民,北出齊門而去,民之得出郭者,多為所殺。
戊戌,宗弼入平江,駐兵府治,鹵掠金帛子女既盡,又縱火燔城,煙焰見百馀裡,火五日乃滅。
三月,癸卯朔,宗弼去平江府。
甲辰,初,洛索既破陝,遂與其逼完顔杲長驅入關。
宣撫處置使司都統制曲端,聞敵至,遣右武大夫、忠州刺史、泾原路馬步軍副總管吳玠及統制官張忠孚、李彥琪将所部拒之于彭原店,端自擁大兵屯于邠州之宜祿以為聲援。
敵乘高而陳,洛索引兵來戰,玠擊敗之。
既而金師複振,宋軍敗,端退屯泾州,金人亦引去。
端劾玠違節,降武顯大夫,罷總管,複知懷德軍。
宣撫處置使張浚素奇玠,尋擢玠秦鳳副總管兼知鳳翔府。
時當兵火之馀,玠勞來安集,民賴以生。
始,青溪嶺之戰,玠牙兵皆潰,及是玠治兵秦鳳,諸潰卒複出就招。
玠問訊再三,搜索非是者五六人,斥遣之,馀悉斬于遠亭下,去秦州十裡,軍中股栗。
自是每戰皆效死,無複潰散者矣。
己酉,張浚言大食獻珠玉,已至熙州,诏津遣赴行在。
右正言呂祉,言所獻珍珠、犀牙、乳香、龍涎、珊瑚、栀子、玻璃,非服食器用之物,不當受,帝谕大臣曰:“捐數十萬缗易無用珠玉,曷若愛惜其财以養戰士!”遂命宣撫司無得受,仍加賜遣之。
壬子,金人攻常州,守臣右文殿修撰周杞聞敵至,棄城去宜興縣,金人遂入常州。
甲寅,權知三省樞密院事盧益至行在,诏趣令入對。
先是帝谕呂頤浩曰:“朕初不識隆祐皇太後,自建炎初迎奉至南京,方始識之,愛朕不啻己出,宮中奉養及一年半,朕之衣服飲食,必親調制。
今朕父母兄弟皆在遠方,尊長中唯皇太後。
不唯相别數千裡外,加之敵騎沖突,又兵民不相得,縱火交兵,五六日乃定,複爾驚擾。
當早遣大臣領兵奉迎,以稱朕朝夕慕念之意。
”遂命益與禦營使司都統制辛企宗、帶禦器械潘永思偕行。
丁巳,金人至鎮江府,浙西制置使韓世忠已屯焦山寺以邀之,降其将鐵爪鷹李選。
選者,江淮宣撫使潰卒也。
宗弼遣使通問,世忠亦遣使臣石臯報之,約日會戰。
世忠謂諸将曰:“是間形勢,無如龍王廟者,敵必登此觇我虛實。
”乃遣将蘇德将二百卒伏廟中,又遣二百卒伏廟下,戒曰:“聞江中鼓聲,岸兵先入,廟兵繼出。
”敵至,果有五騎趣龍王廟,廟中之伏喜,先鼓而出,五騎振策以馳,僅得其二;有紅袍白馬,既墜乃跳馳而脫者,诘之,則宗弼也。
既而戰數十合,世忠妻和國夫人梁氏在行間,親執桴鼓,敵終不得濟。
複使緻詞,願還所掠假道,世忠不從;益以名馬,又不從。
時左監軍完顔昌在濰州,乃遣貝勒托雲趣淮東,以為宗弼聲援。
己未,帝詣開元寺,朝辭九廟神主,宰執百官皆扈從。
自渡江至是,始有此禮。
是日,上禦舟複還浙西。
庚申,诏:“昨金人所破州縣,其投拜官除知、通别取旨外,馀并罷。
内統兵官以衆寡不敵,緻有潰散,理宜矜恤,可特放罪,仍舊統押人馬。
”時朝廷恐将士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