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一百十二∷起昭陽赤奮若正月,盡九月,凡九月。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紹興三年金天會十一年
春,正月,丁巳朔,帝在臨安。
是日,權河南鎮撫使翟琮及權知虢州董振,以山寨馀衆入潼關。
後二日,琮入西京,僞齊留守孟邦雄方醉卧,遂俘其族以歸。
庚申,襄陽鎮撫使李橫破颍順軍,降僞齊知軍事、拱衛大夫、明州觀察使蘭和。
後二日,敗僞齊兵于長葛縣。
甲子,命尚書戶部侍郎姚舜明往建康總領大軍錢糧,用都督江、淮、荊、浙諸軍事孟庾請也。
時諸軍屯建康者,歲用錢糧五十馀萬,皆戶部财計,故命舜明領之。
庾又言降授右武大夫、和州防禦使馬擴通曉軍務,請以為參議官,從之。
李橫複颍昌府。
先一日,橫引兵至城下,僞齊京西北路安撫使趙弼固守,橫率将士急攻之,至日城陷,巷戰不勝,遂遁去。
劉豫聞橫兵至,急遣先鋒将董先使拒敵。
先出京城,殺擄數百人,奪騎數百,走翟琮軍,琮以先為鎮撫司都統制。
乙醜,诏曰:“廷尉,天下之平也。
曹刿謂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為忠之屬,可以一戰。
不其然乎!可布告中外,應為吾士師者,各務仁平,濟以哀矜。
天高地卑,福善禍淫,莫遂爾情,罰及爾身。
置此座右,永以為訓。
台屬憲臣,常加檢察,月具所平反刑獄以聞。
三省歲終鈎考,當議殿最。
”
金人破金州。
先是宣撫處置使張浚,召本司都統制、節制興、文、龍州吳玠,金、均、房州鎮撫使兼本司同都統制王彥,利州路經略使兼知興元府劉子羽,會于興元,約金人若以大兵取蜀,即三帥相為應援。
子羽聞敵至,谕彥,俾以強弩據險邀之;彥習用短兵,屢平小盜,不以子羽言介意。
金州之西有姜子關,乃承平時商旅由子午谷入金、洋之路。
金聲言取姜子關路入漢陰縣,故彥頗分兵守之,既而完顔杲自上津疾馳,不一日至洵陽境上,召漢陰統制官郭進,以三千人乘流夜發,遇于沙隈。
金人舍騎來攻,戰十合,金人見進軍少,晡時,步卒并進,塵埃蔽日,進力戰,敗死。
彥曰:“敵所以疾馳者,欲因吾糧食以入蜀耳。
”即盡焚儲積,退保石泉縣。
金人入金州,彥退趨西鄉。
會浚遣幹辦官甄瑤持手書督彥清野中會,遂逾西鄉。
初,神武副軍都統制嶽飛在江州,軍中糧乏,江西安撫大使李回,分其軍之半分二千屯江州、筠州、臨江、興國軍,而命飛以馀軍即吉州屯駐,言于朝。
丁卯,诏飛即以兵赴行在。
己巳,尚書吏部侍郎兼侍講席益試工部尚書兼權吏部尚書,中書舍人兼侍講陳與義試吏部侍郎。
庚午,诏大宗正司自廣州還行在,以嗣濮王仲湜兼判大宗正事,奉濮安懿王神主及諸宗室俱行。
癸酉,初複大火之祭,配以阏伯,歲以辰戌月祀,用酒脯。
戊寅,神武中軍統制楊沂中請以所選水軍五百人創置第六将,許之。
時中軍才五千人也。
庚辰,用禮官議,歲以春秋二仲,遣宗室環衛官于法惠寺行望祭諸陵之禮。
時庶事草創,位牌但以白木黃紙為之,紹興末乃改作。
壬午,诏:“禁衛、神武、三衙諸軍、禦前忠銳、宰執親兵,并支雪寒錢。
”
二月,丁亥朔,升桂州為靜江府,以帝嘗領節度故也。
辛卯,置廣西提舉買馬司于賓州,俸賜視監雜司,凡買馬事,經略司毋得預。
仍命撥本路上供、封樁、内藏錢各二十七萬缗,欽州鹽二百萬斤,為買馬費,以左朝請大夫新知建昌軍李預提舉。
陝西都統制吳玠,與金兵遇于真符縣之饒風關。
先是知興元府劉子羽,聞金州破,即遣統制官田晟守饒風關,拒金人來路,且馳檄召玠。
時宜撫司未有行下,玠曰:“事迫矣,諸将不能辦,我當自行。
”直秘閣、主管機宜文字陳遠猷請曰:“敵舉國而來,其鋒不可當。
宣撫既命分守,各有守地,何苦遠赴!萬一不勝,悔之無及。
”玠不聽,自河池一日夜馳三百裡。
中道少止,子羽移書曰:“敵旦夕至饒風嶺下,不守此,是天蜀也。
公不前,子羽當往。
”玠即複馳,與金人遇。
玠軍才數千人,益以洋州義士萬三千人。
玠先以黃柑遺完顔杲曰:“大軍遠來,聊奉止渴。
今日決戰,各忠所事。
”完顔杲大驚,以杖擊地曰:“吳玠,爾來何速耶!”時金房鎮撫使王彥自西鄉以八字軍來會。
諸軍見援至,稍弛,玠怒,欲斬壕寨将;将走降金人,告以虛實,且言:“統制官郭仲荀地分雖險,兵寡弱易敗。
”乃縱所掠婦人還山寨,而自蟬溪嶺繞出關背,夜以輕兵襲取之,仲荀果退走。
金山既得山寨,遂乘高下阚饒風,而以精兵夾攻南師之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