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十九

首頁
    鴻胪寺少卿、遼興軍節度掌書記,奉張覺歸順表來朝,除徽猷閣待制,至是複用。

    罷僞齊尚書右丞相張昂知孟州,左丞範恭知淄州,右丞李邺知代州,殿前都指揮使許青臣同知懷州,僞皇子府左軍統制靳賽同知相州,戶部員外郎韓元英為忠武軍節度副使,南路留守翟綸為橫海軍節度副使,又以完顔呼沙呼為汴京留守,僞齊河南監酒李俦同知副留守,知代州劉陶為都城警巡使,宗室趙子滌為汴京總制,僞皇子府選鋒軍統制李師雄為馬步軍都虞候,前軍統制王世忠為步軍都虞候,僞知萊州徐文為汴京總管府水軍都統制,僞鎮海軍節度使、山東路留守李成為殿前都指揮使兼知許州,孔彥舟為步軍都指揮使兼知東平府,泾原路經略使張中孚為陝西諸路節制使、權知永興軍,秦鳳路經略使張中彥權知平涼府;麟府路經略使折可求,環慶路經略使趙彬,熙河路經略使慕容洧,資政殿學士、知開封府鄭億年,知河南府關師古,知拱州郦瓊,知亳州王彥先,知宿州趙榮,大名府副總管劉光時,并依舊職。

     時金晉國王宗翰已亡,全主以太師、領三省事宋國王宗磐為太宗長子,豪猾難馭,而京東留守宗隽乃親叔父,有才望,乃拜宗隽太保、領三省事,封兖國王以制之。

     初,金制,自祖宗以來,優恤臣下,樂則同享,财則共用。

    自金主初時,詞臣韓昉教之,稍學賦詩染翰。

    及嗣位,左右日進谄谀,導之以宮室之壯,侍衛之嚴,入則端居九重,出則警跸清道,視舊功大臣浸疏,且非時莫得見,盡改開國之故制。

    由是宗戚思亂。

     初,修武郎朱弁,既為金人所拘,至是遣使臣李發歸,報宗翰等相繼殁亡。

    秦桧曰:“金國多事,勢須有變。

    ”帝曰:“金人暴虐,不亡何待!”桧曰:“陛下但積德,中興固自有時。

    ”帝曰:“亦須有所施為而後可以得志。

    但今政猶病人誤服藥,氣力尚羸,來春當極力經理中原。

    ” 乙卯,為徽宗皇帝、顯肅皇後立虞主,不視朝。

    故事,山陵埋重于皇堂之外,及将祔徽宗主,翰林學士朱震言不當虞祭,又請埋重于廟門之外。

    帝命禮官議,太常以為不可,乃埋重于報恩觀,立虞主。

    昭慈之喪也,工部侍郎韓肖胄題虞主,至是震引漢、唐及昭陵故事為言,乃不題。

     十二月,乙醜,帝親行卒哭之祭,用酒币。

    先是虞主還幾筵殿,帝服袍履奉迎,遂行安神禮。

    自埋重至于癸亥,皆太常代行九虞,及是又親祭焉。

     丁卯,祔徽宗皇帝、顯肅皇後神主于太廟第十一室。

    初議祔廟畢純吉服,及太常以為請,上诏曰:“情有不安,可并如舊,其俟過小祥取旨。

    ” 戊辰,中書門下省奏:“勘會已降指揮,來春複幸浙西,所有太廟神主,合先次進發。

    ”诏恭依。

     庚午,樞密院進呈:“先得旨,令京東宣撫處置使韓世忠移司鎮江府,留兵以守楚州。

    ”秦桧奏曰:“諸軍老小既處置得宜,萬一警急,諸帥當盡力捍衛。

    ”時已命張俊、嶽飛皆留屯江内,故桧奏及之。

     世忠上奏,極論:“敵情叵測,其将以計緩我師,乞獨留此軍,蔽遮江、淮,誓與敵人決于一戰。

    ”帝賜劄曰:“朕迫于強敵,越在海隅,每慨然有恢複中原之志。

    顧以頻年事力未振,姑郁居于此。

    前日恐有未便,委卿相度,今得所奏,益見忠誠,雖古名将何以過。

    使朕悚然興歎,以謂有臣如此,禍難不足平也。

    古人有言,‘阃外之事,将軍制之,’今既營屯安便,控制得宜,卿當施置自便,勿複拘執。

    至于軍饷等事,已令三省施行。

    ” 辛巳,尚書禮部侍郎常同試禦史中丞。

     癸未,有司奉九廟神主還浙西,百官辭于城外。

     徽猷閣待制王倫、右朝請郎高公繪還自金。

     初,劉豫既廢,左副元帥魯王昌乃送倫等歸,曰:“好報江南,既道塗無壅,和議自此平達。

    ” 前七日,知泗州劉綱奏倫歸耗,帝颦蹙曰:“朕以梓宮及皇太後、淵聖皇帝未還,曉夜憂懼,未嘗去心。

    若敵人能從朕所求,其馀一切非所較也。

    ”趙鼎曰:“仰見陛下孝心焦勞。

    ”帝曰:“國家但能自治以存天心,豈無複強之曰:“及見,倫言金人許還梓宮及皇太後,又許還河南諸州,帝大喜,賜與特異。

    時通問副使朱弁以表附論歸進,帝覽之感怆,厚恤其家。

     金主诏改明年為天眷元年,大赦。

    命韓昉、耶律紹文等編修國史,以完顔勖為尚書左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是日,金徙劉豫于臨潢府。

     丁亥,以王倫為徽猷閣直學士、提舉醴泉觀,充大金國奉迎梓宮使;高公繪為右朝奉大夫,充副使。

     是冬,川陝宣撫副使吳玠遣裨将馬希仲攻熙州。

    希仲素妄庸,得檄即氣索,不得已進營熙州城外數十裡。

    熙州父老聞官軍來,有欲率衆歸附者,金将宣言曰:“北軍今日大至,當共劫營。

    ”希仲聞之,昏時拔寨遁去。

    希仲還,玠斬之以徇。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