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一百二十三∷起上章涒灘五月,盡十二月,凡七月。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紹興十年金天眷三年
五月,丙子,金主诏元帥府複取河南、陝西地。
先是完顔昌議割地與宋,宗弼力争之;昌既死,宗弼複言割地非計。
宗幹以下皆曰:“趙構蒙再造之恩,不思報德,妄自鸱張,所求無厭,今若不取,後恐難圖。
”金主曰:“彼将謂我不能奄有河南之地;且都元帥久在方面,深究利害,宜即舉兵攻之。
”乃集舉國之兵于祁州元帥府,大閱,遂分四道并進:命鑷哷貝勒出山東,右副元帥完顔杲入陝右,骠騎大将軍、知冀州李成入河南,而宗弼自将精兵十馀萬人與知東平府孔彥舟、知博州郦瓊、前知宿州趙榮抵汴。
丙戌,宗弼入東京,觀文殿學士、留守孟庚,不知所措,統制官王滋請以兵護庚,奪門走行在。
庚以敵騎多,不能遽去,遂率官屬迎拜宗弼入城,住舊龍德宮。
于是金主诏谕諸州縣以完顔昌擅割河南,且言宋人多所邀求之故。
诏辭略曰:“非朕一人與奪有食言。
恩威弛張之間,蓋不得已。
”遂命使持诏遍抵諸郡,又分兵随之。
知興仁府李師雄,徽猷閣待制、知淮甯府李正民,皆束身歸命。
自是河南諸郡望風納款矣。
金人破拱州,守臣左奉議郎王慥死之。
金右副元帥完顔杲自河中渡河,入同州界,疾馳二百五十裡,趨永興軍。
陝西州縣多舊時金、齊官,所至迎降,遠近震恐。
丁亥,金人破南京。
初,金人既背盟,複以葛王褒知歸德府。
褒以數千騎至宋王台,遣人谕都人、官吏、學生,告以不殺、不掠之意,請路留守出門相見。
資政殿學士、南京留守路允迪,不得已朝服出城見之,會于宋王台。
允迪為主,褒為客,允迪奉觞為壽,褒與酬飲,遂送允迪于汴京。
褒鼓吹入城,秋毫不犯。
金主謂尚書左丞宗憲曰:“向以河南、陝西地與宋人,卿以為不當與;今複取之,是猶用卿言也。
卿識慮深遠,自今以往,其盡言無隐。
”宗憲拜謝,遂攝門下侍郎。
戊子,四川宣撫副使胡世将在河池,知同州張恂遣人告急。
時右護軍之戍陝西者五萬人,始漸至所屯州縣,而蜀一帶正兵不過三萬人,朝廷所除諸帥皆未至本鎮,得報駭愕。
永興軍路經略使郭浩,時在延安,本路副都總管、權知永興軍郝遠,開長安城門納金人。
長安破,關中震動,钤轄傅忠信、盧士闵不從,斬關以出。
知陝州吳琦,城守以禦金人。
郝遠遣人持金國檄書至宣撫司,語不遜,不可聞,世将焚檄,斬其使。
己醜,金人破西京。
初,金人有渝盟意,河外豪傑以告河南府兵馬钤轄李興,興告于轉運判官、權留守李利用、副總管孫晖,謂:“洛陽實沖要重地,東接王畿,南通巴蜀,北控大河,可以屏衛襄、漢;況陵寝所在,不可不注意也。
”利用然之,令興招集忠義民兵,密為防禦計,不數月,得萬馀人,晖大懼,欲殺之。
會報敵已渡河,利用聞之,即棄城遁走。
李成以鐵騎數千據天津橋,興令七騎逆擊之,成罔測,遂退。
晖棄城走,興轉戰至定鼎門,傷重,仆于地,夜半複蘇,乃走外邑聚兵。
敵引兵入城,以成知河南府。
時朝廷以利用有治最,除直秘閣以寵之,而利用已遁矣。
庚寅,龍圖閣直學士、知順昌府陳規,得報敵騎入東京,時新東京副留守劉锜方送客,規以報示锜,锜曰:“吾軍有萬八千,而辎重居半,且遠來,力不可支。
”乃見規,問曰:“事急矣,城中有糧,則能與君共守。
”規曰:“有米數萬斛。
”锜曰:“可矣。
”規亦力留锜共守。
锜又見劉豫時所蓄毒藥猶在,足以待敵。
會其所部選鋒、遊奕二軍及老幼辎重相去甚遠,锜遣騎趨之,夜四鼓,才至城下。
旦,得報,鐵騎入陳,距順昌三百裡,阖城惶惑。
锜遣兵屬與規議,斂兵入城,為捍禦計,人心稍定。
辛卯,四川宣撫副使胡世将,自河池遣泾原經略使田晟以兵三千人迎敵。
始,金人之渡河也,利路經略使楊政尚在鞏州,永興經略使郭浩尚在鄜延,環慶經略使範綜尚在金州,而主管鄜延經略司公事王彥亦未至其地,惟熙河經略使兼宣撫司參謀官孫渥、右護軍都統制兼秦鳳經略使吳璘,随世将在河池。
世将倉皇召諸帥議出師,政、晟先至,渥進曰:“河池地平無險阻,敵騎已迫鳳翔,自大散關疾驅,一二日可至帳下。
頃吳公宣撫,偶閱兵至河池,幾為敵擒,其事不遠。
願公去此,治兵仙人原,原去河池才五六十裡,而殺金坪、家計寨天險足恃,元戎身處危地,而欲号令将帥,使用命赴敵,渥不識也。
”璘獨抗聲言曰:“和尚原、殺金坪之戰,方璘兄弟出萬死破敵時,承宣在何許?今出此懦語沮軍,可斬也!右護軍強半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