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二十八

首頁
    不謹。

    杖之。

     八月,癸巳,權禮部侍郎沈該,乞四川類省試合格不赴殿試人,第一等并賜進士出身,馀人同出身,從之。

     丙申,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汪勃罷。

     勃為言者所攻,以親老,乞歸養。

    诏依舊職,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

     丁酉,工部尚書詹大方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尋權參知政事。

     戊戌,金監修國史、太師宗弼等進《太祖實錄》。

     庚子,金以尚書左丞相勖領行台尚書省事,以右丞相宗賢為太保、尚書右丞相。

    丙午,以行台左丞相蕭仲恭為尚書左丞相。

     癸醜,刑部尚書兼權吏部尚書周三畏罷。

    以侍禦史餘堯弼論其兼領二曹,一切要譽,歸怨朝廷也。

     甲寅,國子司業陳誠之權尚書吏部侍郎。

     大理卿韓仲通權刑部侍郎。

     閏月,庚申,親衛大夫、忠州刺史、鄂州駐答刂禦前選鋒軍同副統制梁興卒。

     興自太行山率其徒奔嶽飛于江夏,從軍凡十年。

     金宰臣以西林多鹿,請金主出獵,金主恐害稼,不允。

     丙寅,金太廟成。

     戊辰,權禮部侍郎陳誠之,請太學生入學五年不與薦及公試不入等者,除其籍,從之。

     壬申,命起居舍人王墨卿,武經大夫、惠州刺史、閤門宣贊舍人蘇華賀金主正旦;權尚書禮部侍郎陳誠之,武經大夫、吉州刺史、權知閤門事孟思恭賀生辰。

     乙酉,诏:“自今奉使下三節人過界,與北人博易者,徒二年;使、副不覺察,與同罪。

    ” 初,福建路自創奇兵,虔、梅草寇不敢複入境。

    至是悉平。

    诏以巡檢陳敏以所部奇兵四百及汀、漳戍兵之在閩者并為殿前司左翼軍,即以敏為統制官,留戍其地。

     神武中軍,舊止三部,自楊存中職殿前,始增為五軍,又置護聖、踏白、選鋒、策選鋒、遊奕、神勇、馬步凡十二軍。

    時江海之間,盜賊間作,乃分置諸軍以控制之,如泉之左翼,循之摧鋒,明之水軍,皆隸本司,總七萬馀人。

    由是殿前司兵籍為天下冠。

    存中又制諸軍戎仗,以克敵弓雖勁,而士病蹶張之難,乃增損舊制,造成黃弩,制度精密,彼一矢未竟而此三發矣。

     九月,甲辰,侍禦史兼崇政殿說書餘堯弼試禦史中丞。

     丙午,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詹大方薨。

     丁未,右司谏兼崇政殿說書巫極試右谏議大夫。

     丙申,金尚書左丞唐古辨罷;以左宣徽使禀為尚書左丞。

     冬,十月,丙辰,禦史中丞兼侍講餘堯弼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

     辛酉,金太保、領三省事、都元帥、越國王宗弼薨,後谥忠烈。

     十一月,乙酉朔,秘書少監張杞,言感生帝之祀,尚寓招提,祭以酒脯,請複用牲、玉,升為上祀,從之。

     乙未,金左丞相宗賢、左丞禀等,言州縣長吏當并用本國人,金主曰:“四海之内,皆朕臣子,若分别待之,豈能緻一!諺不雲乎:‘疑人勿使,使人勿疑。

    ’自今本國及諸色人,量才通用之。

    ” 己亥,新州編管人胡铨移吉陽軍編管。

     先是秦桧嘗于一德格天閣下書趙鼎、李光、胡铨三人姓名。

    時鼎、光皆在海南,廣東經略使王鐵問右承議郎、知新州張棣曰:“胡铨何故未過海?”铨嘗賦詞雲“駕巾車歸去,有豺狼當轍。

    ”棣即奏铨不自省循,與見任寄居官往來唱和,怨望朝廷,鼓唱前說,殊無忌憚,于是送過海編管。

     棣選使臣遊崇部送,封小項筒過海。

    铨健步赴貶,人皆憐之。

    至雷州,守臣王趯,廉得崇以私茗自随,械送獄,且原饷铨。

    時諸道望風捃摭流人,以為奇貨,惟趯能與流入調護,海上無薪粲百物,趯辄津置之,其後卒以此得罪。

     辛醜,金以尚書左丞相宗賢為左副元帥,以平章政事亮為尚書左丞相兼侍中,以參知政事秉德為平章政事。

     丁未,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邕州觀察使董先。

    添差兩浙西路馬步軍副都總管,平江府駐答刂。

     初,嶽飛既死,先自武昌召還,為步軍司統制。

    先與管軍趙密不協,于是離軍,領殿前都指揮使職事。

    楊存中憐其才,赆遺甚厚。

     庚戍,金左副元帥宗賢,複太保、左丞相,左副元帥如故。

     十二月,乙卯朔,複連州連山鎮為縣。

     金以右丞相蕭仲恭為太傅、領三省事,以左丞相亮為尚書右丞相。

     丁卯,布衣孫堯佐上書,乞嗣安定郡王與濮王之封,诏太宗正司具名聞奏。

     己巳,大理評事莫濛言:“四方之民,雲集二浙,百倍常時,而河渠為甚急,宜命守臣因農之隙,浚其堙塞。

    ”庚午,帝谕大臣曰:“可使漕臣募夫浚治,因以濟接饑民,則公私兩利矣。

    ” 壬申,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