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曰:“汝等多徇私情,未聞有所彈劾,朕甚不取。
自今舉劾無憚權貴。
”
乙未,帝曰:“布衣步孝友上書,言丹陽練湖堙塞,艱于漕運,可谕漕臣修治。
”
金主出獵,宰相以下辭于近郊,金主駐馬戒之曰:“朕不惜高爵厚祿以任汝等,比聞事多留滞,豈汝等苟圖自安,不以民事為念耶!自今朕将察其勤惰以為賞罰,其各勉之。
”
丁酉,白虹貫日。
丁未,直秘閣、知靜江府方滋,升直敷文閣、知廣州;左朝散郎、廣南西路轉運判官陳璹知靜江府。
初,朝廷命廣西帥臣即橫山寨市馬于大理諸蠻,歲捐黃金五十镒,白金三百斤,綿絁四千,廉州鹽二百萬斤,而得馬千有五百匹。
良馬高五尺,率直中金五镒,它以是為差。
每五十匹為綱,選使臣部送至行在及建康、鎮江府、太平、池州諸軍。
先是廉州之鹽,分令欽、橫、賓、貴、浔、梧、藤、象、柳、容等州轉至橫山倉,然諸州科民則苦富民,差吏則雜私販,往往陷沒留滞;至璹,始令官支腳錢,選使臣運鹽,若及十萬斤,即與部良馬一綱至行在。
丁巳,金主還京。
己未,诏諸州各置惠民局。
初,軍器監丞齊旦,請令州縣合藥散民,上恐不能遍及,故命戶部舉舊法行之,仍命毋多取利。
大理少卿李如岡權尚書吏部侍郎。
壬戌,诏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巫伋充大金祈請使,保信軍節度使、領閤門事鄭藻副之,請歸宗族等。
是月,集英殿修撰、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魏矼卒于衢州。
自秦桧用事,士大夫少失其意,禍辄不測。
當始議和時,矼與桧異論。
桧嘗欲除近郡,矼遜辭不就,奉祠十馀年,寓居常山僧舍,一室蕭然,卒免于禍焉。
初,趙鼎既谪居,嘗謂其客左奉議郎方疇曰:“自鼎在相,除正府外,所引從官如常同、胡寅、張緻遠、張九成、潘良貴、呂本中、魏矼,皆有士望,異日決可保其無它。
”疇曰:“願公徐觀之。
”其後諸人各久流落,雖死不變,疇乃信服。
三月,丁亥,帝曰:“州縣多催理積欠,民間重困,朕頃在京東親睹其害,可令戶部照年分蠲放。
”既而戶部請自紹興十一年至十七年,諸色拖欠錢物,除形勢及公吏、卿司與上上有力之家未納數外,并與放免,從之。
壬辰,金廣燕京城,建宮室。
夏,四月,甲辰,起居舍人、權直學士院王嚴權尚書禮部侍郎,以使還遷也。
丙午,金主诏遷都燕京。
辛酉,金有司圖上燕城宮室制度,營建陰陽,五姓所宜。
金主曰:“國家吉兇,在德不在地。
使桀、纣居之,雖蔔善地何益!使堯、舜居之,何用蔔為!”金主與侍臣燕語,辄引古賢君以自況雲。
丙寅,金罷歲貢鷹隼。
閏月,辛未朔,金命尚書右丞張浩、右丞蔡松年調諸路夫匠築燕京宮室。
丙子,金主命大臣常膳唯進魚肉,舊貢鵝鴨等悉罷之。
金主欲示人以儉,故有是命。
然遊獵頓次,不時需索,一鵝一鹑,民間或用數萬售之,有以一牛易一鹑者。
帝親試南省舉人,擢趙逵等四百四人及第、出身,特奏名進士昌永等五百三十一人,武舉進士湯鸴等六人,授官有差。
帝親書《大學篇》賜新及第進士。
金主既殺諸宗室,釋其婦女,皆欲納之宮史,使圖克坦貞諷蕭裕曰:“朕嗣續未廣,此黨人婦女,有朕中外親,納之宮中,何如?”裕曰:“近殺宗室,中外異議紛纭,奈何複為此耶?”金主曰:“吾固知裕不肯從。
”乃使貞自以己意諷裕,必欲裕等請其事。
貞謂裕曰:“上意已有所屬,公固止之,将成疾矣。
”裕曰:“必不肯已,唯上擇焉。
”貞曰:“必欲公等白之。
”裕不得已乃具奏。
五月,納宗本、宗固之子婦、秉德之弟妻,俱入宮中。
戊午,金主使翰林學士、崇政大夫、知制诰兼太子少詹事劉長言,昭毅大将軍、殿前右衛充龍翔軍都指揮使耶律夔,來賀天申節。
檢校少師、奉國軍節度使、禦前諸軍都統制、知興州吳璘,檢校少保、武當軍節度使、禦前諸軍都統制、知興元府楊政,定江軍節度使、殿前都虞候、鄂州駐答刂禦前諸軍都統制、提領營田田師中,并為太尉。
璘等建節皆十年,以其守邊安靜,故有是命。
乙醜,秦桧請令國子監複刻《五經》、《三史》,帝曰:“其它阙書,亦令次第雕闆,雖重有所費,亦不惜也。
”
六月,辛巳,诏:“大理寺、三衙及州縣,歲支官錢合藥以療病囚。
”
秋,七月,丁未,奏桧請勿稅商販柴米,帝曰:“甚善。
臨安自減定物價之後,盜賊消矣。
”
己未,安德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權主奉濮安懿王祠事士棣薨,追封通化郡王,谥孝敏。
庚申,修天章閣神禦殿成。
八月,壬申,揚武翊運功臣、太傅、鎮南武安甯國軍節度使、充醴泉觀使、鹹安郡王韓世忠為太師,緻仕。
是日,世忠薨于賜第,年六十三。
始,世忠得疾,帝饬太醫馳視,問訪之使,相屬于道。
将吏問疾卧内,世忠曰:“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