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布衣百戰緻位公王,賴天之靈,得全首領,卧家而沒,諸君尚哀其死邪!”
世忠少時,慓悍絕人,不用鞭辔,能騎生馬駒。
其制兵器,凡今跳澗以習騎,洞貫以習射,狻猊之鍪,連鎖之甲,斧之有掠陳,弓之有克敵,皆世忠遺法。
嘗中毒矢洞骨,則以強弩拔之,十指僅全,四不能動,身被金瘡如刻畫。
晚奉朝請,絕口不言功名。
自罷政居都城,高卧十年,若未嘗有權位者。
而偏裨部曲,往往緻身通顯,節钺相望,歲時造門,類皆謝遣。
獨好浮圖法,自号清涼居士。
于時舉朝憚秦桧權力,皆附麗為自全計,世忠于班列一揖之外,不複與親。
逮薨,有诏選日臨奠,桧遣中書吏韓瑊以危語脅其家,辭而止。
追封通義郡王。
其子直敷文閣彥直、直秘閣彥樸、彥質、彥古,皆進職二等,又命睿思殿祗候徐伸護葬事。
乙亥,寶文閣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梁揚祖卒,贈特進、龍圖閣學士,賜其家銀帛三百匹兩。
甲申,中書門下省校正諸房公事陳夔、武功大夫、惠州刺史、權知閤門事蘇華,充賀金國正旦使副;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陳相、武節大夫、吉州刺史、權知閤門事孟思恭,充賀生辰使副。
辛卯,诏昭信軍節度使、知大宗正事士權主奉濮安懿王祠事。
時有言贍學公田多為權勢之家所占,九月,戊戌朔,帝謂宰執曰:“緣不度僧,常住多絕産,令戶部撥以贍學。
”
庚戌,金賜燕京役夫帛一匹。
丁巳,增築景靈宮,用韓世忠賜第為之。
前殿五楹,中殿七楹,後殿十有七楹,齋殿、進食殿皆備焉,期年而畢。
庚申,右正言章廈試右谏議大夫。
是月,簽書樞密院事巫伋自金使還。
甲戌,帝幸太傅、醴泉觀使、清河郡王張俊第。
壬午,制拜俊太師,以其侄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清海軍承宣使、添差兩浙西路馬步軍副都總管子蓋為德安軍節度使,馀子弟遷官進職者十有三人。
幹辦府武功大夫尚準,制轉行右武大夫,管轄親兵濠州團練使顧晖,除防禦使,皆異數也。
是月,加封吳将甘甯為昭毅武惠遺愛靈顯王。
十一月,庚戌,參知政事餘堯弼罷。
右谏議大夫章廈,殿中侍禦史林大鼐,共劾堯弼傾邪貪鄙,交通三衙,結諸州将,朝廷有大議論則闵默無言,請貶之以清政府。
诏堯弼充資政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尋落職。
斬有蔭人惠俊,以指斥乘輿,法寺鞫實故也。
十二月,己醜,親衛大夫、利州觀察使馬廣卒。
癸巳,金主使骠騎上将軍、殿前右副都點檢魯定方,大中大夫、右谏議大夫、秘書少監蕭永禖,來賀來年正旦。
紹興二十二年金天德四年
春正月,丁酉朔,金群臣請立皇太子,從之。
戊戌,初定東宮官屬。
立捕盜賞格。
丁未,少師、昭慶軍節度使、萬壽觀使、平樂郡王韋淵為太保。
癸卯,太白經天。
癸亥,金主朝谒世祖、太祖、太宗、德宗陵;甲子,還宮。
二月,丁卯,金立皇子光英為皇太子;庚午,诏中外。
甲戌,金主如燕京。
昭義軍節度使蕭仲宣家奴告其主怨謗,金主曰:“仲宣之侄拱,近以謗誅,故妄訴。
”命殺告者。
庚辰,軍器監丞黃然論:“沿江一帶稅務,比來非理邀取,商旅患之,于是号蕲之蕲陽、江之湖口、池之雁汊為大小法場,鹹謂利歸公家無幾而為吏竊取大半。
宜令所隸州縣選官檢察收放,漕臣考察。
”從之。
壬午,诏建祚德廟于臨安府,用殿中侍禦史林大鼐請也。
先是毀其廟以為大理寺,而大鼐言:“三人者有大功德于聖朝,今神靈不妥,土庶悲嗟,宜進爵加獎。
”尋進封程嬰為強濟公,公孫杵臼為英略公,韓厥為啟佑公,升為中祀。
戊子,金主次泰州。
三月,庚戌,徽猷閣直學士緻仕向子諲卒于臨江軍。
子諲既告老,歸玉笥之舊隐,号曰芗林,凡十五年而卒。
丁巳,诏新除司農寺丞鐘世明往福建路措置寺觀常住絕産。
時鬻度僧道牒已久停,其徒浸少,而福建官自運鹽直頗貴,于是民多私販。
議者以為客販可行,遂命世明往本路措置。
凡僧道之見存者,計口給食,馀則為寬剩之數,籍歸于官。
其後世明言,自租賦及常住歲用外,歲得羨錢二十四萬缗,诏付左藏庫。
戊午,資政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何鑄薨,後谥忠敏。
己未,秘書省校書郎董德元論:“高禖名為大祀,而禖神乃位于壇下,酌用一獻,恐非所宜,請與青帝分為二壇。
”诏禮部看詳。
癸酉,右谏議大夫章廈試禦史中丞,殿中侍禦史林大鼐試右谏議大夫。
夏,四月,丙寅朔,金有司請今歲河南、北選人并赴中京铨注,從之。
丙子,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巫伋罷。
伋與秦桧居同鄉,一日,桧在都堂,偶問伋雲:“裡中有何新事?”伋不敢對,徐雲:“近有一術士自鄉裡來,頗能論命。
”其意恐辄及時事,或觸桧怒,故泛舉不切之事以塞責。
桧遽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