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右宣教郎子安第五人,各進一官,諸婿直徽猷閣韓彥樸、直秘閣劉堯勳、楊亻與,并進一官,升一職。
”
八月,丙午,禮部拟定故太師、清河郡王張俊贈典,乞依韓世忠例。
先是帝谕秦桧曰:“武臣中無如張俊者,比韓世忠相去萬萬,贈典宜令有司檢讨祖宗故事,務從優厚。
”及是進呈,帝曰:“俊在明受間有兵八千,屯吳江,朱勝非降授指揮,與秦州差遣,俊不受。
進兵破賊,實為有功,可與贈小國一字王。
”于是封循王。
自淳化以後,異姓不封真王,其追封自俊始。
俊葬無錫縣,比葬,自行朝至無錫,将相、州郡祭之者接迹,江左以為榮。
後谥忠烈。
戊申,金以禦史大夫高桢為司空,禦史大夫如故。
九月,己未,金主擊鞠于常武殿,令百姓縱觀。
辛酉,金以吏部尚書蕭赜為參知政事。
癸亥,金主獵于近郊。
乙醜,大理寺丞環周言:“臨安、平江、湖、秀四州,低下之田多為積水浸灌。
蓋緣溪山諸水,接連并歸太湖,自太湖水分為二派,由松江入海,東北由諸浦注之江。
其松江洩水,諸浦中惟白茅一浦最大,今為泥沙淤塞,每歲遇暑雨稍多,則東北一派,水必壅溢,遂至積浸,有傷農田。
請令有司相視,于農隙開決白茅浦水道,俾水勢分派流暢,實四州無窮之利。
”诏轉運司措置。
丁卯,金太師、領三省事圖克坦恭卒。
乙亥,诏建天章等六閣。
冬,十月,庚辰朔,金廣甯尹韓王亨見殺。
亨之赴廣甯也,金主使羅蔔藏為同知,使伺動靜,且構成其罪。
亨待之厚,羅蔔藏不忍發,金主使人促之,羅蔔藏乃誘亨之家奴言亨怨望,且欲刺金主,鞫之,不服。
羅蔔藏夜至囚所,使人蹴其陰,殺之。
亨材武似其父宗弼,擊鞠為天下第一,馬無良惡皆如意,持鐵錘擊野獸,洞中其腹,積為金主所忌,故不免。
國子司業沈虛中為賀金國正旦使,敦武郎張掄副之;尚書左司郎中張士襄為賀生辰使,閤門宣贊舍人張說副之。
庚子,金左丞相緻仁溫都思忠起為太傅,領三省事。
十一月,甲寅,權尚書刑部侍郎韓仲通權刑部尚書,權戶部侍郎徐宗說試兵部侍郎,左正言兼崇政殿說書鄭仲熊權吏部侍郎,直顯谟閣、知臨安府曹泳權戶部侍郎兼權知臨安府。
時徐宗說久病,故以泳代之。
乙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魏師遜仍舊職,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
殿中侍禦史董德元劾師遜嗜利懷奸,不恤國事,師遜乃抗章求去,遂罷之。
丁卯,權尚書吏部侍郎施钜參知政事,權尚書吏部侍郎鄭仲熊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自秦桧專國,士大夫之有名望者,悉屏之遠方。
凡龌龊委靡不振之徒,一言契合,率由庶僚一二年即登政府,仍止除一廳,謂之伴拜。
稍出一語,斥而去之,不異奴隸,皆褫其職名,閣其恩數,猶庶官雲。
故萬俟禼罷至此十年,參預政事之臣才四人而已。
戊辰,少保、觀文殿大學士、充萬壽觀使兼侍讀、提舉秘書省秦熺,加恩遷少傅,封嘉國公。
辛未,敷文閣待制、提舉佑神觀兼實錄院修撰秦埙試尚書工部侍郎。
是月,金初置惠民局。
十二月,己卯朔,清遠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荊湖北路馬步軍副都總管王德薨于荊南府,贈檢校少保。
後谥威定。
乙酉,金以太傅溫都思忠為太師,領三省事如故;平章政事張通古為司徒,平章政事如故。
丁亥,降授右朝奉郎勒停人王趯,追三官,依舊勒停,特除名,送辰州編管,以趯前知雷州與李光通書及差兵級應副使喚也。
鄭仲熊之為谏官也,論光海外罪人,擅離受責之地,逃匿趯家。
時趯坐與光通書,停官未叙。
乃诏湖南、廣西憲臣親往捕光,押還地分,仍逮趯赴大理獄。
既而究治,事皆虛,特有是命。
乙巳,金主使骠騎上将軍、簽書樞密院事白彥恭、中散大夫、守右谏議大夫、充翰林待制、同知制诰胡勵,來賀來年正旦。
是歲,金主命諸從姊妹皆分屬妃位。
宗本之女出入貴妃位,宗望之女、宗磐之女孫出入昭妃位,宗弼、宗隽之女出入淑妃位。
卧内遍設地衣,裸逐為戲。
嘗對其嬖幸張仲轲與妃嫔亵渎,仲轲但稱死罪,不敢仰視。
又嘗令仲轲裸形以觀之,侍臣往往令裸褫,雖圖克坦貞亦不免。
故事,凡宮人在外有夫者,皆聽其出入,金主欲率意幸之,盡遣其夫往上京,婦人皆不聽出。
又雜置伶人及唐古辨、烏達等之家奴,皆列宿衛,有僥幸至一品者。
左右或無官職人,或以名呼之,即授以顯職,金主謂其人曰:“爾複能名之乎?”嘗置黃金裀褥間,喜之者令自取之,其濫賜如此。
金濟南君葛王褒妃烏淩阿氏,事舅姑孝謹,治家有叙,甚得婦道,金主使人召赴中都。
妃念若身死濟南,金主必殺葛王,或奉诏去濟南而死,王可以免,謂王曰:“我當自勉,不可累大王也。
”妃既離濟南,從行者皆知妃必不肯見金主,防護甚謹。
行至良鄉,去中都七十裡,防者稍緩,妃得間即自殺。
金主猶疑褒教之,旋改褒為西京留守。
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