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三十四

首頁
    谏疏章,帝曰:“為大臣,臨事辭難,何以率百僚!”乃有是命。

    庚寅,複責授左朝奉大夫、秘書監、分司南京,筠州居住。

     初,帝命池州諸軍都統制李顯忠,擇淮西地利為固守之計。

    至是顯忠言:“淮北平夷,别無險阻,惟枞楊鎮北二十五裡中坊淨嚴寺依峽山口一帶,地裡沖要,可以屯駐。

    請于八月初,分遣半軍,過江屯駐。

    顯忠躬親往來,伺其動息,即全軍渡江,觀敵所向,随機決戰。

    ”從之。

     壬辰,徐仿等至盱眙軍,金主已遣翰林侍講學士韓汝嘉至泗州待之。

    是日,平旦,泗守臣富察圖穆遣人至盱眙,言:“韓侍講帶金牌到,欲見國信使副宣谕。

    ”巳刻,仿遣通事傳告,中流相見。

    俄而汝嘉已登舟渡淮,仿欲就岸口亭子相見,汝嘉即與徒八人馳馬徑入宴館,仿與副使張掄皆大驚,朝服以待。

    汝嘉入館,阖其扉,守臣周淙即館外穴壁以窺。

     汝嘉令仿、掄跪于庭下,聲稱有敕,遂言曰:“自來北邊有蒙古達勒達等,從東昏時數犯邊境,自朕即位,已久甯息。

    近準邊将屢申,此輩又複作過,比前生聚尤甚,衆至數十萬,或說仍與夏通好。

    若不即行誅戮,恐緻滋蔓。

    重念祖宗山陵盡在中都,密迩彼界,是以朕心不安。

    以承平日久,全無得力宿将可委專征,須朕親往以平寇亂,故雖宮室始建,方此巡幸,而勢不可留。

    已拟定十一月間親臨北邊,用行讨伐,然一二年卻當還此。

    今聞有使稱賀,本欲差人遠迓,如其入見。

    緣近者國信使副高景山、王全等傳旨,召一二近上官位,有所宣谕。

    今卿等非所召之人,可便歸國,即令元指官位人等前來,一就稱賀,仍須九月初到阙。

    故茲宣示。

    ”言畢,升堂,分賓主而坐。

     仿戰栗,張掄稍進而問曰:“蒙古小邦,何煩皇帝親行?”汝嘉不能對。

    掄曰:“侍講遠來,口言有敕,本國君相何以為憑?乞書于紙,以俟聞奏。

    ”汝嘉即索紙筆,書畢而去,仿等遺以缬帛、香茶,皆不受。

     丙申,命參知政事楊椿恭篆聖文仁德顯孝皇帝谥寶。

     是月,金大括境内騾馬,殺亡遼耶律氏、宋趙氏子男凡百三十馀人。

     金主嘗因賜群臣宴,顧謂左丞相蕭玉曰:“卿嘗讀書否?”玉曰:“亦嘗觀之。

    ”中宴,金主起,即召玉至内閤,以《漢書》一冊示玉。

    既而擲之曰:“此非所問也。

    朕欲與卿議事,今欲伐江南,卿以為何如?”玉曰:“不可。

    ”金主曰:“朕視宋國,猶掌握間耳,何為不可?”玉曰:“天以長江限南北,舟楫非我所長。

    苻堅以百萬伐晉,不能以一騎渡,是以知其不可。

    ”金主怒,叱之使出。

    既而尚書令張浩因人奏事,金主杖浩,并杖玉,謂群臣曰:“浩大臣,不面奏,因人達語,輕易如此!玉以苻堅比朕,朕欲釘其舌而磔之,以玉有功,故隐忍耳。

    ” 八月,辛醜朔,忠義人魏勝複海州。

    勝素負氣,嘗潛渡淮為商,至是率其徒數百人至海州,自稱制置司前軍,大兵且繼至,海州遂降。

     癸醜,金主弑其母太後圖克坦氏。

     初,布薩師恭賜第鄰甯德宮,師恭屢得見太後。

    及師恭奉命讨契丹諸部,入辭太後,言:“國家世居上京,既徙中都,又自中都至汴京。

    今又興兵涉江、淮伐宋,疲弊中國。

    我嘗勸止之,不見聽。

    契丹事複如此,奈何?”侍婢高福娘以告金主。

    金主疑太後有異圖,召點檢大懷忠等,戒之曰:“汝等見太後,但言有诏,令太後跪受,即擊殺之。

    ”太後方摴蒱,懷忠至,令太後跪受诏,太後愕然,方下跪,遽從後擊之,仆而複起者再,乃缢殺之。

    金主命焚屍于宮中,棄其骨于水。

    封福娘為鄖國夫人,且許立為妃。

     甲寅,浙西馬步軍副總管李寶,以舟師三千人發江陰。

     先是寶自行在還,即謀進發,軍士争言西北風力尚勁,迎之非利,寶下令:“大計已定,不複可搖,敢有再出一語者斬!”遂發,徽猷閣直學士、知平江府洪遵竭資糧器械濟之。

    放蘇州大洋,行三日,風怒甚,舟散漫不得收。

    寶慷慨謂左右曰:“天欲以試李寶耶?此心如鐵石不變矣!”即酹酒自誓,風亦随止。

    退泊明州關澳,追集散舟,不浃旬複故。

    而裨将邊士甯自密州還,言魏勝已得海州矣,寶大喜,促其下乘機速發,而大風複作,波濤如山者經月,未得進。

     乙卯,江淮制置使劉锜引兵屯揚州。

     锜将渡江,以軍禮久不講,乃建大将旗鼓以行,軍容整肅,江浙人所未見也。

    時锜方病,不能乘馬,乃以皮穿竹為肩輿。

    鎮江城中,香煙如雲霧,觀者填擁。

     右奉義郎、通判楚州徐宗偃見锜,力陳兩淮要害:“山陽密迩清河口,實為控扼之地,合肥扞蔽壽春。

    自古北軍悉由渦口渡淮,彼或長驅,則兩淮皆非我有。

    宜速遣精銳列戍,勿使敵得沖突。

    ”锜疑未決。

    浙東副總管李橫、浙西副總管賈和仲适白其事,皆共贊之。

    乃遣殿前司策應右軍統制王剛以五千人屯寶應。

     丙辰,金主殺其翰林直學士韓汝嘉。

    汝嘉自盱眙歸,谏寝兵議和,金主曰:“汝與南宋為遊說耶?”遂賜死。

     丁巳,诏鄂州駐答刂禦前諸軍都統制田師中赴行在奏事。

    殿中侍禦史杜莘老,言師中老而貪,士卒緻怨,偏裨不服,臨敵恐誤國事,禦史中丞、湖北、京西宣谕使汪澈亦言于帝,乃召之。

    尋以潭州觀察使、知襄陽府吳拱為鄂州諸軍都統制。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