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三十四

首頁
    其用,則高郵、廣陵豈足以捍其沖!宜遣偏師屯本州,彼既不敢長驅,山東諸郡怨其暴斂,不忘戴宋,一呼響應,勢若破竹矣。

    ”锜亦以為然。

     辛亥,北使高景山還,至盱眙軍,未就宴,泗州遣人報守臣周淙,稱有金牌使來。

    邦人驚懼,謂金牌不時來,昨紹興十一年有來傳宣者,以軍繼之,即傾城奔走。

    宴罷,來使大懷正入館,白袍紅绶,腰懸金牌,乘馬直造廳事,索香案,呼送伴使右司員外郎呂廣問等令跪聽,遂道金主旨,謂:“本欲八月遷都,令大臣奏宮殿修畢,欲以六月中旬前去南京,令送伴回,奏知本國也。

    ”軍民聞之,始釋疑。

    然亦有夤夜提攜奔竄,官司弗能禁。

    會朝廷亦下轉運副使楊抗相度清野,民尤恐懼,自是淮南官吏老幼,悉往江南矣。

     癸醜,诏罷教坊樂工,許自便。

     乙卯,太尉、威武軍節度使、鎮江府駐答刂禦前諸軍都統制劉锜為淮南、江南、浙西制置使,節制諸路軍馬。

     锜自順昌之勝,金人畏之,下令,有敢言其姓名者,罪不赦。

    帝亦知其能,故有是命。

     丙辰,不視朝,百官臨于幾筵殿,以次赴幾筵殿門外進名奉慰。

    自是朔望皆如之。

     浙西馬步軍副總管李寶入奏事,翼日,帝謂輔臣曰:“寶非常骁勇,兼其心術可以仗倚。

    朕素識其人,它日未易量。

    ” 先是寶言:“連江接海,便于發舶,無若江陰,臣請守之。

    萬有一不任,甘死無赦。

    ”帝從之。

    寶即遣其子公佐與将官邊士甯潛入金境伺動靜。

    至是金謀益洩,複召問方略,寶言:“海道無險要可守,敵艦散入諸洋,則難以蕩滅。

    臣止有一策出百全。

    ”帝問:“何如?”對曰:“兵之道,自戰其地與戰人之地不同。

    自戰其地者,必生之兵也;戰人之地者,必死之兵也;必生者易破,而必死者難卻。

    今敵未離巢穴,臣仰賃天威,掩出不意,因其驚擾而疾擊之,可以得志。

    ”帝曰:“善!”問:“所總舟幾何?”曰:“堅全可涉風濤者,得百二十,皆舊例所用防秋者。

    ”“所總人幾何?”曰:“三千。

    止是二浙、福建五分弓弩手,非正兵也。

    旗幟器甲,亦已粗備。

    事急矣,臣願亟發。

    ”陛辭,賜寶帶、鞍馬、尚方弓刀戈甲之屬及銀絹萬數,以為軍實。

     戊午,淵聖皇帝大祥,帝易禫服。

     庚申,禫祭。

     夜,彗出于角。

     壬戌,金主次南京近郊,左丞相張浩率百官迎谒。

    是夜,大風壞承天殿鸱尾。

    癸亥,金主備法駕入南京,奏太後居甯德宮。

    太後使侍婢高福娘問金主起居,金主幸之,使伺太後動靜,凡太後動止,事無大小,悉以告,福娘複增飾其言,由是嫌隙益深。

     丙寅,诏許淮南諸州移治清野。

     戊辰,右朝散大夫徐徐仿為敷文閣待制、樞密都承旨、假資政殿大學士、左大中大夫、醴泉觀使,充金起居稱賀使。

    庚午,武翼大夫、貴州刺史、權知閤門事、充金起居稱賀副使張掄,落階官,為文州刺史。

     是月,金使樞密使布薩思恭等将兵一萬讨契丹諸部。

     秋,七月癸酉朔,溫州進士王憲,特補承節郎,充溫州總轄海船。

     先是降空名告身六十道,下溫、福諸郡造海舟,憲獻策請用平陽莆門寨所造巡船為式,每舟闊二丈有八尺,其上轉闆坦平,可以戰鬥。

    诏用其言,遂有是命。

     癸未,宰相陳康伯率百官為孝慈淵聖皇帝請谥于南郊,谥曰恭文順德仁孝,廟号欽宗。

     丙戌,右朝奉郎、通判楚州徐宗偃獻書宰執,言:“山陽俯臨淮海,清河口去郡五十裡,實南北必争之地。

    我得之,則可以控制山東;一或失守,彼即長驅先據要害,深溝高壘,運山東累年積聚,調撥重兵,使兩淮動搖,我将何以捍禦!自北使奏請,意欲敗盟,人情洶懼,莫知死所。

    及朝廷除劉锜為五路制置,分遣軍馬渡江,邊陲肅靜,民賴以安。

    山東之人,日有歸附之意,沿淮一帶,自北而來者,晝夜不絕,不容止約。

    若朝廷速遣大兵,且命劉锜或委本州守選差有心力人,明示德音,誘以官爵,謂得一州或一縣與官資,使之就守其地,其馀招誘自百人、千人至萬人,受賞有差,将見一呼響應,山東悉為我有。

    若大軍未至,彼懷疑貳,未肯就招,招之亦未必能守,适足以贻邊患。

    至于合肥、荊、襄,命大将分占形勢,觇邏其實,随機應變,以為進讨不計,恢複中原,可立而待。

    ” 先是漣水縣弓手節級董臻者,私渡淮見宗偃,言山東人久困暴斂,日欲歸正,若士馬一動,悉皆南來,宗偃出己俸厚贈之。

    是月初,臻果率老幼數百人來歸。

    宗偃言于朝,未至,會知樞密院事葉義問遣武義郎焦宣來谕意,俾招收之。

    守臣王彥容怒不自己出,乃言臻不願推恩。

    宗偃因遺義問書,言:“旬日以來,渡淮之人,晝夜不止,漣水為之一空,臨淮縣民亦源源而來不絕。

    泗州兩遣人谕盱眙,令關報本州約回,有死不肯複去數萬人,理宜優恤。

    然非有大軍彈壓,得之亦不為用。

    ”乃補臻承節郎,仍令淮東副總管李橫以鎮江都司兩将之兵往楚州屯駐。

     丁亥,金以左丞相張浩為太師、尚書令,以司徒大興尹蕭玉為尚書左丞相,吏部尚書白彥恭為樞密副使,樞密副使赫舍哩志甯為開封尹,武安軍節度使圖克坦恭為禦史大夫。

     戊子,左中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周麟之與在外宮觀。

    宰執進呈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