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一百三十七∷起玄黓敦牂四月,盡十二月,凡九月。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紹興三十二年金大定二年
夏,四月,己巳,金右副元帥完顔默音等敗斡罕于長泺。
先是斡罕攻泰州不克,轉趨濟州,欲邀金人糧運,默音與右監軍完顔福壽,合兵萬三千人,以海蘭路總管圖克坦志甯等為左翼,臨海節度使赫舍哩志甯等為右翼,至木虎崖,盡委辎重士卒,赍數日糧,輕騎襲之。
賊黨有來降者,謂默音曰:“賊中馬肥健,官軍馬疲弱,此去賊八十裡,比遇賊,馬已憊。
賊辎重去此不遠,我攻之,賊必救其巢穴。
賊至,馬必疲,我馬得少息。
所謂攻其所必救,以逸待勞也。
”默音從之,乘夜亟發。
會大風,路暗不能辨,遲明,行三十裡許,與賊辎重相近,整兵少憩。
斡罕方向濟州,聞金兵取其辎重,乃還救,遇于長泺。
既陳,默音别設伏于左翼之側,賊騎突出左翼伏兵之間,圖克坦克甯射卻之。
是日,别部諸将與賊對者,勝負未分,相去五裡許而立。
左翼萬戶襄别與賊戰,賊陳動,襄麾軍乘之,突出其後,俱與大軍不相及。
襄以善射者二十騎,率衆自賊後擊之,賊不能支,乘勢麾軍擊其一偏,賊遂卻。
襄遂與大軍合,而别部諸将皆至,整陳力戰,天忽反風揚砂石,賊陳亂。
金兵馳擊,大破之,追北十馀裡,斬獲甚衆。
辛未,金降前主亮為海陵郡王。
甲戌,吳璘命姚仲趣德順,統制官盧仕闵、姚志并聽節制,相機圖複泾、渭等州。
仲言所領兵少,欲就興元、洋州抽兵為助,璘從之。
于是仲并河池、秦州兵九千詣德順,馀兵留屯甘谷、摧沙、鎮戎軍。
時原州受圍已久,金兵益置大炮十四所,更用鵝車、洞子擁迫城下,矢石亂發,軍民死傷甚衆,勢将不支。
守将段彥、鞏铨,告于知鎮戎軍秦弼曰:“原州、鎮戎,唇齒相依。
原州失守,鎮戎必孤。
”弼以聞于宣撫司,乃就令弼盡領四将兵應援。
段彥複報敵兵增至七萬,盧仕闵謂泾、渭距德順、鎮戎地遠,而原州勢急,請姚仲分援原州,仲乃令右軍統制李在分遣治平寨屯兵五百人往援之。
仕闵以原州急,分遣其兵寨于東山及渭川道三岔口榆林堡,堡距州五十裡,以為應援,且密遣壯士馳報城中,俾知外援以堅其守。
戊寅,禦史中丞汪澈參知政事。
戊子,起居舍人、充大金國賀登寶位使洪邁等辭行。
壬辰,起居郎呂廣問權尚書禮部侍郎。
丙申,興元都統制姚仲聞原州圍急,乃令統制官姚志、李在量留兵屯德順,盡以精兵同所将常從兵以是日發德順,往援原州。
契丹斡罕率衆西走,金右副元帥默音追及之于{雨松}河。
賊已濟,毀其津口,赫舍哩志甯軍先至,不克渡,乃對岸為疑兵,以萬戶瓜勒佳清臣、圖克坦海羅于下流渡河。
值支港兩岸鬥絕,且濘淖,命軍士束柳填港面過。
追之數裡,得平地,方食,賊衆奄至。
志甯急整陳,賊自南岡馳下沖陳者三,志甯力戰,流矢中左臂,戰自若。
後軍畢至,左翼輕騎兵先與賊接戰,據上風縱火,乘煙擊金軍。
金步兵亦至。
并力合戰,凡十馀合,金兵苦風煙,皆植立如癡。
會天雨風止,金兵奮擊,大敗之。
圖克坦克甯追奔十五裡,賊前厄溪澗,不得亟渡,多殺傷。
賊既渡,金兵亦渡。
少憩,賊反旆來攻,克甯以大軍不繼,令軍士皆下馬射賊。
賊引卻而南,克甯亦将引而北。
士未及騎馬,賊複來沖突,金兵少卻,回渡澗北。
金軍大隊至,斡罕遂引去。
五月,戊戌,四川宣撫使吳璘,自河池往鳳翔視師。
都統制姚仲遣統領官趙铨引兵七百至開邊寨,克之,獲其知寨成茂。
已而金人千馀自原州來求戰,铨鼓衆力戰,北兵敗走。
金二百馀騎又駐開邊寨河灘,右軍統制盧仕闵戰退之,追擊至九龍泉。
仲令統制姚公輔同統領官張诏、趙铨領兵七百赴原州,又令統制姚公興駐原州北嶺,與金人合戰,奪其隘口。
守将段彥知大軍将至,勢少壯,金人是日攻城亦稍緩。
壬寅,仲以大軍至原州之北嶺,與金人合戰,南兵大敗。
前一日,仲未至開邊寨之十裡,将以次日由九龍泉上北嶺,令諸軍弓弩盡滿引行前,辎重隊居後。
平旦,遇敵萬馀求戰,仲以盧仕闵所領馬步軍及陝西兵合為頭陳,次以己所統部軍六千四百十有八為四陳,随勢便利分列之,又以統制官姚志所部兵為後拒,列為隘曲。
南軍盡力鏖擊,陳面開合凡數十,敵兵每一沖陳,率三千馀衆,選為進退。
辎重隊随陳亂行不整,第一、第二陳方交鋒,而第三、第四已為金兵破拒馬而入,陳心沖潰、辎重中隔,莫可接。
第五陳及仲牙兵,死鬥最久,自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