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五十四

首頁
    ◎宋紀一百五十四∷起旃蒙單阏正月,盡強圉大荒落十二月,凡三年。

     ○甯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 諱擴,光宗第二子,母曰慈懿皇後李氏。

    光宗為恭王,慈懿夢日墜于庭,以手承之,已而有娠,乾道四年十月丙午,生帝于王邸。

    五年五月,賜今名。

    淳熙五年十月,封英國公。

    七年二月,初就傅。

    十二年三月,封平陽郡王。

    十六年三月,光宗受禅,三月,進封嘉王。

     慶元元年金明昌六年 正月,丁巳朔,蠲兩淮租稅。

    旋蠲台、嚴、湖三州貧民身丁折帛錢一年。

     辛卯,金敕有司給天水郡公家屬田宅。

     壬辰,金主如春水。

     壬寅,黎州蠻寇安靜寨,義勇軍正将楊師傑及将佐王全等戰卻之。

    尋以師傑充成都府路兵馬都監。

     辛亥,金主谕參知政事胥持國曰:“河上役夫聚居,恐生疾疫,可廪醫護視之。

    ” 二月,丁巳朔,诏兩淮諸州勸民耕墾荒田。

     金敕有司,行宮側及獵所,有農者弗禁。

     己未,金始祭高禖。

     壬戌,诏嗣秀王伯圭贊拜不名。

     庚午,金主還都。

     丁醜,金京師地震,大雨雹,晝晦,震應天門右鸱尾。

     戊寅,右丞相趙汝愚罷。

    初,韓侂胄欲逐汝愚而難其名,京镗曰:“彼宗姓也,誣以謀危社稷,則一網打盡矣。

    ”侂胄然之,以秘書監李沐有怨于汝愚,引為右正言,使奏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

    汝愚出浙江亭待罪,遂以觀文殿大學士出知福州。

     甲申,謝深甫等論汝愚冒居相位,今既罷免,不當加以書殿隆名,帥藩重寄,乃命提舉洞霄宮。

     直學士院鄭湜草制,有雲:“頃我家之多難,賴碩輔之精忠。

    持危定傾,安社稷以為悅;任公竭節,利國家無不為。

    ”坐無貶祠,亦免官。

     兵部侍郎章穎侍經帏,帝曰:“谏官有言趙汝愚者,卿等謂何?”同列漫無可否。

    穎言:“天地變遷,人情危疑,加以敵人嫚侮,國勢未安,未可輕退大臣。

    願降诏宣谕汝愚,毋聽其去。

    穎遂以汝愚黨罷。

     國子祭酒李祥言:“去歲壽皇崩,兩宮隔絕,中外洶洶,留正棄宰相而去,官僚幾欲解散,居喪無主,國命如發。

    汝愚不畏滅族,決策立陛下,風塵不搖,天下複安,社稷之臣也。

    奈何無念功至意,使精忠臣節,怫郁黯闇,何以示後世?”知臨安府徐誼,素為汝愚所器,凡有政務,多咨訪之,誼随副裨助,不避形迹。

    又嘗勸汝愚早退及預防侂胄之奸,侂胄尤怨之。

    及是與國子博士楊簡,亦抗論留汝愚;李沐劾為黨,皆斥之。

     時餘端禮在樞府,與汝愚同心輔政,汝愚嘗曰:“士論未一,非餘處恭不能任。

    ”及汝愚被逐,端禮不能救,但長籲而已。

    處恭,端禮字也。

     三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甲午,金以翰林直學士富珠哩子元為右司谏,監察禦史田仲禮為左拾遺,翰林修撰布薩額爾克兼右拾遺。

    谕曰:“國家設置谏官,非取虛名,蓋責實效,庶幾有所裨益。

    卿等皆朝廷選擢,宜直言無隐。

    路铎左遷,本以它罪,卿等勿以被責,遂畏避不敢言!” 癸醜,诏侍從、台谏、兩省集議江南沿江諸州行鐵錢利害。

     夏,四月,丁巳,太府寺丞呂祖儉上封事曰:“陛下初政清明,登用忠良。

    然曾未逾時,朱熹,老儒也,彭龜年,舊學也,有所論列,則亟許之去。

    至于李祥,老成笃實,非有偏比,蓋衆聽所共孚者,今又終于斥逐。

    臣恐自是天下有當言之事,必将相視以為戒,鉗口結舌之風一成而未易反,是豈國家之利耶?”又曰:“今之能言之士,其所難非在于得罪君父,而在忤意權勢。

    姑以臣所知者言之:難莫難于論災異,然言之而不諱者,以其事不關于權勢也。

    若乃禦筆之降,廟堂不敢重違,台谏不敢深論,給舍不敢固執,蓋以其事關貴幸,深慮乘間激發而重得罪也。

    故凡勸導人主事從中出者,蓋欲假人主之聲勢以漸竊威權耳。

    比者聞之道路,左右{執曰}禦,于黜陟廢置之際,間得聞者,車馬輻辏,其門如市,恃權怙寵,搖撼外庭。

    臣恐事勢浸淫,政歸幸門,凡所薦進,皆其所私,凡所傾陷,皆其所惡,豈但側目憚畏,莫敢指言!而阿比順從,内外表裡之患,必将形見。

    臣因李祥獲罪而深言及此者,是豈矯激自取罪戾哉?實以士氣頹靡之中,稍忤權臣,則去不旋踵。

    私憂過計,深慮陛下之勢孤,而相與維持宗社者浸寡也。

    ”疏既上,命安置韶州。

     中書舍人鄧驿,繳奏祖儉不當罪遣。

    會樓鑰進讀呂公著元祐初所上十事,因進曰:“如公著社稷臣,猶将十世宥之,祖儉乃其孫也,今投之嶺外,萬一即死,陛下有殺言官之名,臣竊惜之。

    ”帝問:“祖儉所言何事?”人始知韶州之貶,不出上意。

    韓侂胄謂人曰:“複有救祖儉者,當處以新州。

    衆乃不敢言。

     或謂侂胄曰:“自趙丞相去,天下已切齒;今又投祖儉瘴鄉,不幸或死,則怨益重,曷若少徙内地?”侂胄後亦悟,改送吉州。

     己未,以餘端禮為右丞相,鄭僑參知政事,京镗知樞密院事,謝深甫簽書樞密院事。

     庚申,太學生楊宏中、周端朝、張道、林仲麟、蔣傅、徐範六人上書曰:“自古國家患亂之由,初非一端,惟小人中傷君子,其禍尤慘。

    黨锢弊漢,朋黨亂唐,大率由此。

    元祐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