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六十八

首頁
    益,随吾而北,可保無他。

    ”複強從之。

    至燕,名益著,學徒百人。

    由是北方始知經學,而樞亦得睹程頤、朱熹之書。

     九月,己巳,朝飨景靈宮。

    庚子,朝飨太廟。

    雷。

    辛未,有事于明堂,大赦。

    大雨,震電。

    癸酉,避正殿,減膳,徹樂,求直言。

     乙亥,左丞相鄭清之、右丞相喬行簡并罷,為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以崔與之為右丞相兼樞密使。

     判漳州王邁應诏上封事曰:“天與甯考之怒久矣。

    曲糵緻疾,妖冶伐性,初秋逾旬,曠不視事,道路憂疑,此天與甯考所以怒也。

    隐、刺覆絕,攸、熺尊寵,綱淪法斁,上行下效,京卒外兵,狂悖疊起,此天與甯考之所以怒也。

    陛下不是之思,方用漢災異免三公故事,環顧在廷,莫知所付,遙相崔與之。

    臣恐與之不至,政柄他有所屬,此世道否泰,君子小人進退之分也。

    ” 監察禦史唐璘言:“天變而至于怒,民怨而幾于離,海宇将傾,天下有不可勝諱之慮。

    陛下謂此何時,縱欲敗德,文過飾非,疏遠正人,狎昵戚宦,濁亂朝政,自取滅亡!宰相用時文之才為經世之具,不顧民命,輕挑兵端,不度事宜,頓空國帑;委政厥子,内交商人,賄塗大開,小雅盡廢;瑣瑣姻娅,敢預邪謀,視國事如俳優,以神器為奇貨,都人側目,朝士痛心。

    盍正無将之誅,以著不忠之戒!崔與之操行類揚绾,雖修途暮景,力不逮心,而命下之日,聞者興起,喬行簡頗識大體,朝望稍孚,而降授偏私,事多遺忘。

    宜擇家相,贊宗子,輔民物,以慰父母之望,無使天變浸極,人心愈離也!”帝為改容。

    又請号召土豪經理荊襄,亟擇帥臣安集淮西,帝嘉納。

     壬午,禦前諸軍統制曹友聞與蒙古戰于大安軍陽平關,敗績,死之。

     初,友聞帥師扼仙人關,諜報蒙古合蕃、漢軍五十馀萬将至,友聞謂弟萬曰:“國家安危,在此一舉。

    衆寡不敵,豈容浪戰,惟當乘高據險,出奇設伏以待之。

    ” 蒙古攻武休關,敗都統李顯忠軍,遂入興元,欲沖大安軍。

    制置使趙彥呐,檄友聞控制大安以保罝口,友聞馳書彥呐曰:“沔陽,蜀之險要,吾重兵在此,敵有後顧之憂,必不能越沔陽而入蜀。

    又有曹萬、王宣首尾應援,可保必捷。

    大安地勢平曠,無險可守,正敵騎所長而吾步兵所短,況衆寡不敵,豈可以平地控禦?”彥呐不從。

     友聞計以寡擊衆,非乘夜出奇、内外夾擊不可,乃遣弟萬及友諒引兵上雞冠隘,多張旗幟,示敵堅守;自選精銳萬人,夜渡江,密往流溪設伏,約曰:“敵至,内以鳴鼓舉火為應,外呼殺聲。

    ”蒙古兵果至,萬出逆戰。

    蒙古巴圖魯及塔爾海帥步騎萬馀人往來搏戰,矢石如雨,萬身被數創,令諸軍舉烽。

    友聞分所部為三以禦敵,親帥精兵三千人疾馳至隘下,先遣統領劉虎帥敢死士五百人沖敵前鋒,不動。

    友聞仍伏三百騎道旁,而令虎銜枚突陣。

    會大風雨,諸将請曰:“雨不止,淖濘沒足,宜俟少霁。

    ”友聞叱曰:“敵知我伏兵在此,緩必失計。

    ”遂擁兵齊進。

    西軍素以綿裘代鐵甲,經雨濡濕,不利步鬥。

    黎明,蒙古以鐵騎四面圍繞,友聞歎曰:“此殆天乎!吾有死而已!”于是血戰愈厲,與萬俱死,軍盡沒。

    蒙古兵遂長驅人蜀。

    事聞,賜友聞谥毅節。

     金既亡,唯秦、鞏二十馀州久未下。

    耶律楚材言:“往年吾民逃罪,或萃于此,故以死拒戰。

    若許以不殺,将不攻自下矣!”诏皇子庫端招谕,諸州皆降。

    惟會州都總管郭斌,猶為金守,蒙古兵攻之,斌聚城中金銀銅鐵雜鑄為炮以擊攻者,殺牛馬輕食戰士,蒙古兵不能猝拔。

    冬,十月,食盡,斌命積薪于州廨,呼集家人及将校妻女,自焚之,率将士于火前持滿以待。

    城破,兵填委以入,戰久,士率有弓絕矢盡者,挺身入火中。

    斌獨上大草積,以門扉自蔽,發矢無不中者,矢盡,自焚。

    有女奴自火中抱兒出,授人曰:“将軍盡忠,忍使絕嗣?此其兒也,幸哀而收之。

    ”言訖,複投火死。

    蒙古将安笃爾聞之,命保其孤。

     壬寅,蒙古破固始縣,淮西将呂文信、杜林率潰卒數萬叛。

    六安、霍丘皆為群盜所據。

     丙午,蒙古庫端兵破宕昌,殘階州,攻文州。

    知州劉銳、通判趙汝曏乘城固守,晝夜搏戰。

    安笃爾率炮手為先鋒,攻之久不下,諜知城中無井,乃奪其汲道。

    兵民水不入口者半月,卒無叛志。

    安笃爾率勇士梯城先登,銳度不免,集家人,授人藥,皆死。

    幼子同哥,才六歲,飲藥時,猶下拜受之,左右感恸。

    坡破,銳及二子自刎死,汝曏被執,脔殺之,軍民同死者數萬人。

     行大理寺丞趙綝言:“近者暴雨疾雷,上下震懼,罔知所自,宜有以答上天之變。

    ”帝曰:“朕未嘗不恐懼修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