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一百七十三∷起上章掩茂正月,盡玄黓困敦十二月,凡三年。
○理宗建道備德大功複興烈文仁武明聖安孝皇帝
淳祐十年蒙古定宗皇後稱制二年
春,正月,辛未,诏:“刑部及大理寺奏報罪案,各守條限,申嚴諸路憲司,凡獄訟無得淹留,緻連年拘系;台谏覺察以聞。
”
蒙古以李桢為襄陽軍馬萬戶。
先是桢言于定宗曰:“襄陽乃吳、蜀之要沖,宋之喉襟,得之則可為它日取宋之基本。
”定宗嘉其言,至是有此授,從定宗遺意也。
二月,甲辰,帝谕鄭清之曰:“邱迪嘉今早登對,朕以廣寇詢之,其言皆有始未。
峒寇既平,當加優擢。
向來寇作之初,或者張皇以甚其事;及其平定,又言多殺以妒其功。
若以浮議抑之,它日何以使人!宜以正卿處之。
”
乙巳,都省言銅錢洩漏,僞會充斥,奸民無所懲畏。
诏:“沿江州縣,山隩、海島,結為保甲,互相糾察,如有犯者及停藏家,許告推賞,不告者連坐。
”
言者論趙葵非由科目進,且曰:“宰相須用讀書人。
”葵因力辭。
癸未。
诏曰:“趙葵懇辭相位,始終弗渝。
使命趣召,亦既屢矣,奏陳确苦,殆逾一期,朕眷倚雖切,而不能強其從也。
姑畀内祠,以便咨訪。
”戊子,趙葵罷右丞相兼樞密使,特授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奉朝請。
庚寅,以賈似道為端明殿學士、兩淮制置大使、淮東安撫使、知揚州;餘玠為龍圖閣學士,職任依舊;李曾伯為徽猷閣學士、京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
是春,創新寺于西湖之積慶山,内司分遣吏卒市木于州縣,旁緣為奸,望青采斫,鞭笞追逐,雞犬為之不甯。
三年始落成,後賜為閻貴妃功德院,糜費無算。
夏,四月,辛醜,右司谏陳垓言:“改官班引之人,先令赴都堂或禦史台各試書判,合理法者許集注;如不通,且令為丞,再試中,方與人。
”從之。
癸卯,朝獻景靈宮,次幸龍翔宮。
五月,丙寅朔,以善珊嗣濮王。
诏:“吳淵久曆從班,屢更事任,慈領江阃,備竭忠勤,山寨耕屯,俱就規畫。
除資政殿學士,依舊職任,與執政恩數。
”
六月,丁酉,龍翔宮奉安感生帝及從祀聖像,仍備祭器,比附太一宮禮例祈祝。
命輔臣申嚴百司用例廢法。
秋,七月,癸酉,左司谏陳垓言:“祖宗治贓吏之法,具在國史。
今州縣官吏贓敗,或營求脫免。
請下諸路制、總、監司遵守,仍許台臣覺察。
”從之。
丙子,帝谕輔臣曰:“在法,詞訴須經次第官司。
其台部受詞,所當參酌兩造,豈宜遽憑單詞部決,緻使所屬觀望,曲直倒置!可令禦史台、戶、刑部遵。
”
庚辰,诏殿試改用八月十五日。
戊子,诏:“兩淮極邊作邑人,照川、廣例,令監司引試書判。
”
八月,甲午朔,诏:“戶部嚴革諸路州縣增收多量苗米之弊。
”
甲寅,帝谕輔臣曰:“和籴本非朝廷之得已,若官司奉行無擾,則人戶自樂與官為市。
訪聞近年所在和籴,未得朝廷抛數,預行多敷;富室大家,臨期率以賂免,而中産、下戶反被均敷之害,以緻散錢則吏胥減克,納米則鬥面取赢,專計誅求,費用尤夥。
是緻民間所得籴本,每石幾耗其半,其何以堪!可申嚴約束。
”
台州大水。
九月,甲子朔,賈似道兼淮西安撫使。
己巳,賜進士方夢魁等五百一十三人及第、出身,改錫夢魁名逢辰。
戊寅,诏:“去歲嚴州水患,田租其悉蠲之。
”
冬,十月,丁酉,诏:“方聞郡邑間有水患,細民流移,恐緻所失。
可令逐處出義倉米,量輕重多寡赈之,務在實惠均及。
”
丙午,诏曰:“國家以儒立國,士習CE3A惡,世道所關。
端平初,增諸郡解額,寝漕闱牒試,正欲四方之士,安鄉井,修孝悌,以厚風俗,比歲殊失初意。
可公逐州于每舉待補人數内分額之半,先就郡庠校以課試,取分數及格者,同待補生給據赴上庠補試。
其天府一體施行。
”
辛酉,诏戒兩淮都統司主兵官:“今後行法,不許輕用脊棍以傷人命。
”
壬申,诏趙葵以觀文殿大學士、判潭州、湖南安撫大使。
诏:“給度牒千道,下臨安府易民間兩界破會。
”
癸酉,诏:“淮酉疆場,延袤八百馀裡,近令沿江制司團結耕屯,漸已就緒。
但制阃置司江南,相去差遠,可令淮西提舉李士達就司空山創司,提舉本路山寨。
”
甲戌,鄭清之再乞歸裡,慰留之。
辛巳,日南至。
诏:“餘玠任四蜀,安危之寄已著,八年經理之功,敵不近邊,歲則大稔。
既浸還于舊觀,将益懋于遠圖。
疇其忠勤,足以褒勉,可進官二等。
”
壬午,雷。
癸未,诏:“避殿,減膳。
令諸路漕臣、守臣體訪民間疾苦,當議優恤。
”
丁亥,參知政事謝方叔、吳潛,簽書樞密院事徐清叟,并乞解機政,不許。
先是蒙古太宗愛皇侄莽赉扣,養以為子,命皇後撫育之。
一日行幸,天大風,入帳殿,命莽赉扣坐膝下,撫其首曰:“是可以君天下。
”它日,用牜字按豹,皇孫實勒們曰:“牜字按豹,則犢将安所養?”太宗以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