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七十六

首頁
    曰:“賈似道為吾股肱之臣,任此旬宣之寄,隐然殄敵,奮不顧身,吾民賴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

    ”及似道至,诏百官郊迎,如文彥博故事,獎眷禮甚至。

    諸将士悉進官,呂文德檢校少博,高達甯江軍承宣使,劉整知泸州兼潼川安撫副使,夏貴知淮安州兼京東招撫使,孫虎臣和州防禦使,範文虎黃州武定諸軍都統制,向士璧、曹世雄各加轉有差。

     初,似道惡高達嘗侮己,言于帝,欲殺之;帝知其有功,不從。

    故論功以文德為第一,而達居其次。

     帝在位久,内侍董宋臣,盧允升為之聚斂以媚之,引薦奔競之士,交通賄賂,置諸通顯。

    又用外戚子弟為監司、郡守。

    宋臣雖外出,其黨猶盛。

    似道既相,悉逐宋臣等所薦林光世等,勒外戚不得為監司、郡守,子弟門客斂迹,不敢幹朝政。

    由是權傾中外,先朝舊法,率意紛更矣。

     禮部侍郎牟子才上言:“開慶之時,天下岌岌矣,今幸複安。

    不知天将去疾遂無複憂耶,抑順适吾意而基異時不可知之禍也?奈何懷宴安之鸩毒,而不明閑暇之政刑乎?”因具道田裡疾苦之狀,帝颦蹙久之。

     權樞密編修官馬廷鸾輪對,言:“國于東南者,楚、越霸而有馀,東晉王而不足。

    請遏惡揚善以順天,舉直錯枉以服民。

    ” 蒙古自太祖以來,諸事草創,設官甚簡,以斷事官為至重之任。

    位三公上,丞相謂之大必阇赤,掌兵柄則左右萬戶而已。

    後稍仿金制,置行省及元帥、宣撫等官。

    蒙古主既立,遂命僧子聰及許衡定内外官制,總政務者曰中書省,秉兵柄者曰樞密院,司黜陟者曰禦史台。

    其次,内則有監、寺、院、司、衛、府,外則有行省、行台、宣慰、廉訪,牧民則有路、府、州、縣,官有常職,位有常員,食有常祿。

    其長則蒙古人為之,而漢人、南人貳焉。

    于是故老、舊臣、山林遺佚之士,鹹見錄用,一代之制始備。

     蒙古額哷布格聞蒙古主既立,分遣心腹,易置将佐,散金帛,赉士卒,又命劉太平、果拉噶拘收關中錢谷。

    時珲塔哈自先朝将兵屯六盤,太平等陰相結納。

    珲塔哈複分遣人約成都之密喇蔔和卓、青居之奇爾台布哈同舉事。

    是月,額哷布格遂自稱帝于和林,阿勒達爾及六盤守将珲塔哈舉兵應之。

     五月,戊辰,朔,參知政事饒虎臣罷。

     蒙古主命雅克特穆爾、蒙古岱節度黃河以西諸軍。

     蒙古劉太平、果拉噶聞廉希憲将至,乘傳急入京兆,謀為變。

    秦人前被阿勒達爾、太平等威虐,聞其來,皆破膽。

    越二日,希憲亦至,宣示诏旨,遣人馳往六盤宣谕安撫。

    未幾,越門候引一急使至,雲來自六盤,希憲詢之,盡得太平、果拉噶與珲塔哈等要結狀。

    希憲集僚佐謂曰:“主上命我輩,正為今日。

    ”遂分遣人掩捕太平、果拉噶等,複遣劉嶷誅密喇蔔和卓于成都,汪惟正誅奇爾台布哈于青居。

    又命總帥汪良臣率秦、鞏諸軍進讨珲塔哈,良臣以未得旨為辭,希憲即解所佩虎符、銀印授之曰:“此皆身承密旨,君但辦吾事,制符巳飛奏矣。

    ”良臣遂行。

    又摘蜀卒四千,命巴崇帥之,為良臣聲授。

    會有诏赦至,希憲命殺太平等于獄,屍于通衢,方出迎诏。

     庚辰,同知樞密院事戴慶炣卒。

     癸未,以右谏議大夫沈炎簽書樞密院事。

     蒙古以王鹗為翰林學士承旨,制诰典章,皆所裁定。

    又薦李治、圖克坦公履、高鳴等為學士,皆從之。

     丙戌,蒙古主建元中統。

    蒙古有年号自此始。

     乙未,熒惑入南鬥。

     蒙古立十路宣撫司:以賽音谔德齊、李德輝為燕京路宣撫使,徐世隆副之;宋子貞為益都、濟南等路宣撫使,王磐副之;河南路經略使史天澤為河南宣撫使;楊果為北京等路宣撫使,趙昺副之;張德輝為平陽、太原路宣撫使,謝瑄副之;鄂啰哈雅、劉肅并為真定路宣撫使;姚樞為東平路宣撫使,張肅副之;中書左丞張文謙為大名、彰德等路宣撫使,遊顯副之;鈕祜祿納哈為西京路宣撫使,崔巨濟副之;廉希憲為京兆等路宣撫使。

     張文謙在中書省,以安國便民為務。

    王文統見信于蒙古主,素忌文謙,議論不相下,故文謙求外出。

    将之大名,語文統曰:“民困日久,況當大旱,不量減稅賦,何以慰來蘇之望?”文統曰:“上新即位,國家經費正仰稅賦,苟複減損,何以供給?”文謙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俟時和年豐,取之未晚也。

    ”于是蠲常賦十之四,商酒稅十之一。

     六月,庚子,竄丁大全于南康軍。

     壬寅,立忠王禥為皇太子。

    帝家教甚嚴,太子雞初鳴,問安:再鳴,回宮;三鳴,往會議所參決庶事;退,入講堂講經史;将晡,複至榻前起居。

    問今日講何經,答之,是則賜坐賜茶,否則為之反複剖析,又不通,則繼以怒,明日須複講,率以為常。

     商挺言于蒙古主曰:“南師宜還扈乘輿,西師宜軍便地。

    ”蒙古主從之,撤江上軍,以史天澤為江淮經略使,李璮為江淮大都督。

    璮侵淮安,主管制置使事李庭芝擊敗之。

     壬子,蒙古以陝西、四川宣撫司巴崇節制諸軍。

     是月,蒙古召真定劉郁、刑州郝子明、彰德胡子遹、燕京馮渭、王光益、楊恕、李彥通、趙和之、東平韓文獻、張昉等乘傳赴開平。

     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