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八十三

首頁
    ◎元紀一∷起柔兆困敦四月,盡著雍攝提格四月,凡二年有奇。

     ○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諱呼必赉,睿宗第四子,母莊聖太後,以乙亥八月乙卯生,實宋甯宗之嘉定八年也。

    歲辛亥,憲宗即位,以同母弟惟帝長且賢,盡屬以漠南漢地。

    戊午,奉命分道攻宋,次江北,聞憲宗兇問,北還。

    中統元年三月戊辰朔,至開平,諸王大臣勸進,遂即皇帝位。

     至元十三年宋景炎元年 夏,四月,庚辰,诏修太廟。

     郝經入見,帝賜宴大廷,咨以政事,其從行者賞赉有差。

     先是宋丞相文天祥至鎮江,與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安撫使苗再成出迎,喜且泣曰:“兩淮兵足以興複,特二阃少隙,不能合從耳。

    ”時猶未知夏貴納款,故再成以二阃為言。

    天祥問:“計将安出?”再成曰:“今先約淮西兵趣建康,彼必悉力以捍吾西兵。

    吾指揮淮東諸将,以通、泰兵攻灣頭,以高郵、寶應、淮安兵攻揚子橋,以揚兵攻瓜步,吾以舟師直掏鎮江,同日大舉。

    灣頭、揚子橋,皆沿江脆兵,且日夜望我師之至,攻之即下,合攻瓜步之三面,吾自江中一面薄之,雖有智者,不能為之謀矣。

    瓜步既舉,以淮東兵入京口,淮西兵入金陵,要其歸路,其大師可坐緻也。

    ”天祥大稱善,即以書遺李庭芝,遣使四出結約。

     初,天祥未至直時,揚有逸卒,言北朝密遣一丞相入真州說降矣,庭芝信之,以天祥為來說降也,使再成亟殺之。

    再成不忍,給天祥出相城壘,以制司文字示之,閉之門外。

    久之,複遣二路分觇天祥,果說降者即殺之。

    二路分與天祥語,見其忠義,亦不忍殺,導之如揚。

    四鼓,抵城下,聞候門者談,制置可下令捕文丞相甚急,衆相顧吐舌。

    天祥乃變姓名為清江劉洙,東入海道,遇北兵,伏環堵中得免,饑莫能起,從樵者乞得馀糁羹。

    行入闆橋,北兵又至,衆走伏叢筱中,北兵入索之,虞候張慶矢中目,身被二創,執杜浒、金應以去。

    浒、應解所懷金與卒,得逸,募二樵者,以蕢荷天祥至高郵稽家莊。

    稽聳迎天祥至家,遣子德潤衛送至泰州,遂由通州泛海以求二王,是月,始得抵溫州。

     五月,乙未朔,以平宋,遣官告天地、祖宗于上都之近郊,遣使代祀嶽渎。

     宋陳宜中、張世傑等奉益王昰即帝位于福州府,改元景炎。

    遙上德祐帝尊号為孝恭懿聖皇帝,又上太皇太後尊号,冊楊淑妃為皇太妃,進封廣王昺為衛王。

    升福州為福安府,以大都督府為垂拱殿,便廳為延和殿,王剛中知福安府。

    金華尉趙孟壘懷太上皇後帛書間道來上,擢孟壘宗正寺簿。

    是日,有大聲出府中,衆皆驚仆。

    福州城南壁忽崩七裡。

     初,宋吳堅等來使,不得命,留館中,高應松絕粒不語,七日而卒,賈馀慶病死,家铉翁聞國亡,旦夕哭泣,不食飲者數日。

    帝高其節,欲尊官之,铉翁辭不受。

    宋主及全太後至燕,铉翁迎谒,伏地流涕,謝奉使無狀,不能保存宋社。

    宋主及太後遂赴上都。

    丙申,見帝于大安殿。

    乙巳,授宋主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大司徒,封瀛國公,從行内人安康朱夫人、安定陳才人,俱自經死,有留題于裙帶曰:“誓不辱國,誓不辱身。

    ” 宋以陳宜中為左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陳文龍、劉黼參知政事,張世傑為樞密副使,陸秀夫直學士院,蘇劉義主管殿前司。

    宋召李庭芝為右丞相,姜才為保康軍承宣使,召故相葉夢鼎為少師,充太一宮使。

    夢鼎聞命,即航海赴之,道梗不能進南向恸哭而還。

     宋以趙溍為江西制置使,進兵邵武;謝枋得為江東制置使,進兵饒州;李世逵、方興等進兵浙東,吳浚為浙東招谕使,鄒洬副之。

    毛統由海道至淮,約兵會合。

    仍诏傅卓、翟國秀等分道出兵。

    時枋得敗走,已不能軍。

    洬,吉水人也。

     宋文天祥至福安,拜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天祥以國事皆決于陳宜中,議論多不合,固辭不拜,乃以為樞密使、同都督。

    天祥使呂武招豪傑于江、淮,杜浒募兵于溫州。

     帝召宋降将問曰:“汝等何降之易耶?”對曰:“賈似道專國,每優禮文士而輕武臣,臣等久積不平,故望風送款。

    ”帝遣董文忠語之曰:“似道實輕汝曹,特似道一人之過,汝主何負焉!正如汝言,則似道輕汝也固宜!” 巴延入朝,帝命百官郊迎以勞之。

    既至,拜同知樞密事,以陵州、藤州戶六千為食邑。

     以董文用為衛輝路總管。

     衛輝當要沖,民為兵者十九,馀皆單弱,貧病不任力役。

    會初得江南,圖籍、金玉、财帛之運,日夜不絕于道,警衛輸挽,日役數千夫。

    文用曰:“吾民敝矣,而又重妨穑事,殆不可。

    ”乃言于司運者曰:“郡邑胥役足備用,不必煩民也。

    ”司運者曰:“即如公言,萬有一不虞,罪将誰歸?”文用即為手書,具官職、姓名保任之。

    民得以時耕,而運亦濟。

     宋直學士院陸秀夫罷。

    陳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間,知軍務,每事咨訪始行,秀夫亦悉心贊之。

    旋與宜中議不合,宜中使言者劾罷之,谪居潮州。

     時衢、婺諸州皆複為宋守,董文炳謂索多曰:“嚴州不守,臨安必危,公往鎮之。

    ”未十日,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