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八十八

首頁
    辰,伊蘇布哈謀叛,逮捕至京師,誅之。

     丙午,畋于近郊。

     己酉,發海運米十萬石,赈遼陽省軍民之饑者。

     癸醜,募民能耕江南曠土及公田者,免其差役三年,其輸租免三分之一。

     江淮行省言:“兩淮土曠民寡,兼并之家皆不輸稅。

    又,管内七十馀城,止屯田兩所,宜增置淮東、西兩道勸農營田司,督使耕之。

    ”從之。

     僧格以甘肅行省特穆格無心任事,又不與協力,奏以雅岱代之。

    未幾,又以江西行省平章呼圖特穆爾不職,奏罷之。

    兵部尚書呼圖達爾不勤其職,僧格毆罷之而後奏。

    帝曰:“若此等不罪,汝事何由得行也!” 二月,丁巳,改濟州漕運司為都漕運司,祹領濟之南、北漕,京畿都漕運司惟治京畿。

     戊午,以右丞葉李為平章政事,李固辭,許之;賜以玉帶,視秩一品,又賜平江、嘉興田四頃。

     庚申,司徒薩裡曼等進讀《祖宗實錄》。

    帝曰:“太宗事則然,睿宗少有可易者,定宗固日不暇給;憲宗汝獨不能憶之耶?猶當詢諸知者。

    ” 壬戌,敕江淮勿捕天鵝,弛魚泺禁。

     丙寅,改南京路為汴梁路,北京路為武平路,西京路為大同路,東京路為遼陽路,中興路為甯夏府路。

     嘉木揚喇勒智言:“以宋宮室為塔一,為寺五,已成。

    ”诏以水陸地百五十頃養之。

     征葛洪山隐士劉彥深。

     辛巳,以杭州西湖為放生池。

     壬午,命皇孫雲南王額森特穆爾帥兵領大理府等處。

     三月,戊子,帝還宮。

     淞江民曹夢炎願歲以米萬石輸宮,乞免它徭,且求官職。

    僧格以為請,乃遙授浙東道宣慰副使。

     庚寅,帝如上都。

     故事,樞密院官俱從行,歲留一人領院事,漢人不得與。

    至是以屬判官鄭制宜,制宜遜辭,帝曰:“汝豈漢人比耶!”竟留之。

    制宜,鼎之子也。

     江淮行省蒙古岱,言宜除軍官更調法,死事者贈散官,病故者降一等,帝曰:“父兄雖死事,子弟不勝任者,安可用之!苟賢,則病故者亦不可降也。

    ” 辛卯,造尚書省。

     壬寅,禮部言:“會同館,蕃夷使者時至,宜令有司仿古《職貢圖》,及詢其風俗、土産、去國裡程,籍而錄之,實一代之盛事。

    ”從之。

     甲寅,循州賊萬馀人寇漳浦,泉州賊二千人寇長泰、汀、贛,畲賊千馀人寇龍溪,皆讨平之。

     鎮南王托歡複遣兵追陳日烜于海,不知所之。

    烏讷爾不見張文虎船,複還萬劫。

    右丞相阿巴齊曰:“賊棄巢穴遠遁,意待吾之敝而乘之。

    将士皆北人,春夏之交,瘴疠将作,饋饷且盡。

    今出兵分定其地,招降納附,勿縱士卒侵掠,急捕日烜,此策之善者也。

    ”時日烜複遣使請隆以款師,諸将信其說,久之不降,擁衆據海口。

    阿巴齊率衆攻之,将士多被疫,不能進。

    諸蠻複叛,所得險隘皆失守,遂謀引還。

     日烜複集散兵三十萬守禦東關,遏托歡歸路,諸軍且戰且行,日數十合。

    賊據險發毒矢,将士裹瘡以戰。

    樊楫、阿巴齊皆死。

    前軍錫都爾奮勇乘之,交人小卻。

    托歡由單已縣趣盝州,間道以出,次思明州,命安噜引兵還雲南,鄂啰齊以諸軍北還。

    日烜尋遣使來謝,進金人代已罪。

    帝以托歡無功而還,令出鎮揚州,終身不容入觐。

     夏,四月,辛酉,僧格言:“自至元丙子置應昌和籴所,其間必多盜詐,宜加鈎考。

    扈從之臣。

    種地極多,宜依軍站例,除四頃之外,驗畝征租。

    ”并從之。

     癸亥,渾河決,發軍築隄捍之。

     癸酉,尚書省言:“近以江淮饑,命行省赈之,吏之富民因緣為奸,多不及于貧者。

    今杭、蘇、湖、秀四州複大水,民鬻妻女易食,請辍上供米二十萬石,審其貧者赈之。

    ”帝是其言。

     甲戌,萬安寺成,佛像及窗壁皆金飾之,凡費金五百四十兩有奇,水銀二百四十斤。

     增立直沽海運米倉。

     命征交趾諸軍還家,休息一歲。

     敕緬中行省:“比到緬中,一禀雲南王節制。

    ” 庚辰,安南國王陳日烜遣其中大夫陳克用來貢方物。

     甲申,诏皇孫特穆爾撫諸軍,讨叛王和爾果斯、哈坦、圖噜罕。

     廣東民董賢舉,循州民鐘明亮,各擁衆萬馀相繼起,皆稱:“大老”,明亮勢尤猖獗。

    诏遣江浙行省丞相蒙古岱、行樞密使頁特密實發四省兵讨之。

     湖南盜詹一仔,誘衡、永、寶慶、武岡人嘯聚四望山,久不能讨。

    行省左丞劉國傑帥師擊破之,斬首盜,馀衆悉降。

    将校請曰:“此輩久亂,急則降,降而有釁,複反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