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曲巴都爾壓其前。
夾營吹銅角以震蕩之,敵亂,自相擊,已乃西遁。
遲明,追及于昌平北,斬首數千級,降者萬馀人。
帝遣使賜雅克特穆爾上尊,谕旨曰:“丞相每臨陣,躬冒矢石,脫有不虞,奈何?自今第以大将旗鼓憑高督戰可也。
”雅克特穆爾對曰:“凡戰,臣必以身先之。
若委之諸将,萬一失利,悔将何及!”是日,敵軍再戰再北,旺沁單騎亡命,薩敦追之不及,還至昌平南。
俄報古北口不守,上都軍掠石槽,乃遣薩敦為先驅,雅克特穆爾以大軍繼其後。
至石槽,敵軍方炊,掩其不備,直搗之。
大軍并進,追擊四十裡,至牛頭山,擒驸馬博啰特穆爾等獻阙下,戮之。
各衛将士降者不可勝計,馀兵奔竄。
夜,遣薩敦襲之,逐出古北口。
清安王庫布哈等将陝西兵潛由潼關南水門入,萬戶博啰棄關走,庫布哈等分據陝州諸縣,引兵前進,河南告急之使狎至。
丁亥,圖們岱爾及諸王額森特穆爾軍陷通州,将襲京師。
雅克特穆爾急引軍還,會京城裡長,召募丁壯及百工合萬人,與兵士為伍,乘城守禦。
命居庸關及冀甯、保德、靈石、代、崞、岚石、汾、隰、吉州諸關,皆穿塹壘石為固,調丁壯守之。
戊子,陝西行台禦史大夫額森特穆爾引兵從大慶關渡河,擒河中府官,殺之。
萬戶薩裡特穆爾軍潰而遁,官帶領皆棄城走,額森特穆爾悉以其黨代之。
有司持诏自江浙還,言行省臣意有不服者,诏遣使問不敬狀,将悉誅之。
中書左司郎中策丹言于雅克特穆爾曰:“上新即位,雲南、四川猶未定,乃以使臣一言殺行省大臣,恐非盛德事。
況江浙豪奢之地,使臣不得厭其所需,則造言以陷之耳。
”雅克特穆爾以言于帝,事乃止。
冬,十月,己醜朔,日将昏,雅克特穆爾抵通州。
乘圖們岱爾等初至,擊之,敵軍狼狽走,渡潞河。
庚寅,夾河而軍,敵列植秫稭,衣以氈衣,然火為疑兵夜遁。
辛卯,渡河追之。
上都諸王呼喇台等兵入紫荊關,将士皆潰,遣托克托穆爾等将兵四千援之。
紫荊關潰卒南走保定,因肆剽掠,同知路事阿裡錫及故蔡國公張珪子武昌萬戶景武等率民持梃擊死數百人。
壬辰,額森特軍至保定,殺阿裡錫及張景武兄弟五人,并取其家赀。
癸巳,雅克特穆爾及陽翟王太平、國王多羅岱等戰于檀子山之棗林,騰吉斯陷陣,殺太平,死者蔽野。
馀宵遁,遣薩敦追之,不及而還。
忽喇台等兵自紫荊關進逼涿州,至良鄉,遊騎犯南城。
甲午,托克托穆爾、章吉與額森特合兵擊之,轉戰至盧溝橋,呼喇台被創,據橋而宿。
乙未,雅克特穆爾率諸将循北山而西,令脫銜系囊,盛莝豆以飼馬,士行且食,晨夜兼程,至于盧溝河,呼喇台聞之,望風西走。
是日,凱旋,入自肅清門,帝大悅。
丙申,賜宴興聖殿,盡歡而罷。
丁酉,以缙山縣民十人嘗為旺沁鄉導,誅其為首者四人,馀各杖一百,籍其家赀,妻子分賜守關軍士。
戊戌,諸将追阿喇特穆爾等至紫荊關,獲之,送京師,皆棄市。
己亥,圖們岱爾軍複入古北口,雅克特穆爾以師赴之,戰于檀州南野,敗之。
東路蒙古萬戶哈喇那懷率麾下萬人降,馀兵皆潰,圖們岱爾走還遼東。
乙未,使者頒诏于甘肅,至陝西行省,行台官塗毀诏書,械使者送上都。
湘甯王巴喇實裡引兵入冀甯,殺掠吏民;時太行諸關守備皆缺,冀甯路來告急,敕萬戶和尚将兵由故關援之。
冀甯路官募民兵迎敵,和尚以師為殿,殺獲甚衆。
會上都兵大至,和尚退保故關,冀甯遂陷。
初,齊王伊噜特穆爾,東路蒙古元帥布哈特穆爾,聞帝即位,乃趣上都,圍之。
上都屢敗,勢蹙。
辛醜,都爾蘇奉皇帝寶出降,梁王旺沁遁,遼王托克托為齊王所殺,遂收上都諸王符印;天順帝喇實晉巴不知所終。
壬寅,以宣徽使額森特知行樞密院事,宣徽副使章吉為行樞密院副使,與知樞密院事伊蘇岱爾等将兵西行,擊潼關軍。
以張珪女歸額森特。
癸卯,額森特穆爾軍至晉甯,本路軍皆遁。
甲辰,晉邸及遼王所轄路府州縣達噜噶齊并罷免禁锢,選流官代之。
丙午,中書省言;“凡有罪者,既籍其家赀,又沒其妻子,非古者罪人不孥之意,今後請勿沒人妻子。
”制可。
丁未,告祭于南郊。
己酉,陝西兵奪武關,萬戶楊克忠等兵潰。
庚戌,帝禦興聖殿,齊王伊噜特穆爾及諸王大臣奉上皇帝寶。
都爾蘇等從至京師,下之獄。
分遣使者檄行省内郡罷兵,以安百姓。
壬子,以河南、江西、湖廣入貢鴐鵝太頻,令減其數以省驿傳。
癸醜,雅克特穆爾辭知樞密院事,命其叔父東路蒙古元帥布哈特穆爾代之。
禦史台言:“近北兵奪紫荊關,官軍潰走,掠保定之民。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