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三 漢紀五

首頁
    、楚、淮陽、琅邪、齊、代之強。

    方今高帝子,獨淮南王與大王;大王又長,賢聖仁孝聞於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

    大王勿疑也!」代王報太後計之。

    猶豫未定。

    蔔之,兆得大橫,占曰:「大橫庚庚,餘為天王,夏啟以光。

    」代王曰:「寡人固已為王矣,又何王?」蔔人曰:「所謂天王者,乃天子也。

    」於是代王遣太後弟薄昭往見絳侯,絳侯等具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

    薄昭還報曰:「信矣,毋可疑者。

    」代王乃笑謂宋昌曰:「果如公言。

    」 乃命宋昌參乘,張武等六人乘傳,從詣長安。

    至高陵,休止,而使宋昌先馳之長安觀變。

    昌至渭橋,丞相以下皆迎。

    昌還報。

    代王馳至渭橋,羣臣拜謁稱臣,代王下車答拜。

    太尉勃進曰:「願請閒。

    」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無私。

    」太尉乃跪上天子璽、符。

    代王謝曰:「至代邸而議之。

    」 後九月,己酉晦,代王至長安,舍代邸,羣臣從至邸。

    丞相陳平等皆再拜言曰:「子弘等皆非孝惠子,不當奉宗廟。

    大王,高帝長子,宜為嗣。

    願大王卽天子位!」代王西鄉讓者三,南鄉讓者再,遂卽天子位;羣臣以禮次侍。

     東牟侯興居曰:「誅呂氏,臣無功,請得除宮。

    」乃與太僕汝陰侯滕公入宮,前謂少帝曰:「足下非劉氏子,不當立!」乃顧麾左右執戟者掊兵罷去;有數人不肯去兵,宦者令張釋諭告,亦去兵。

    滕公乃召乘輿車載少帝出。

    少帝曰:「欲將我安之乎?」滕公曰:「出就舍。

    」舍少府。

    乃奉天子法駕迎代王於邸,報曰:「宮謹除。

    」代王卽夕入未央宮。

    有謁者十人持戟衞端門,曰:「天子在也,足下何為者而入!」代王乃謂太尉。

    太尉往諭,謁者十人皆掊兵而去,代王遂入。

    夜,拜宋昌為衞將軍,鎮撫南北軍;以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

    有司分部誅滅梁、淮陽、恆山王及少帝於邸。

    文帝還坐前殿,夜,下詔書赦天下。

     太宗孝文皇帝元年(壬戌、前一七九年) 冬,十月,庚戌,徙琅邪王澤為燕王;封趙幽王子遂為趙王。

     陳平謝病;上問之,平曰:「高祖時,勃功不如臣,及誅諸呂,臣功亦不如勃;願以右丞相讓勃。

    」十一月,辛巳,上徙平為左丞相,太尉勃為右丞相,大將軍灌嬰為太尉。

    諸呂所奪齊、楚故地,皆復與之。

     論誅諸呂功,右丞相勃以下益戶、賜金各有差。

    絳侯朝罷趨出,意得甚;上禮之恭,常目送之。

    郎中安陵袁盎諫曰:「諸呂悖逆,大臣相與共誅之。

    是時丞相為太尉,本兵柄,適會其成功。

    今丞相如有驕主色,陛下謙讓;臣主失禮,竊為陛下弗取也!」後朝,上益莊,丞相益畏。

     十二月,詔曰:「法者,治之正也。

    今犯法已論,而使無罪之父母、妻子、同產坐之,及為收帑,朕甚不取!其除收帑諸相坐律令!」 春,正月,有司請蚤建太子。

    上曰;「朕旣不德,縱不能博求天下賢聖有德之人而禪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其安之!」有司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廟、社稷,不忘天下也。

    」上曰:「楚王,季父也;吳王,兄也;淮南王,弟也:豈不豫哉?今不選舉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為忘賢有德者而專於子,非所以優天下也!」有司固請曰:「古者殷、周有國,治安皆千餘歲,用此道也;立嗣必子,所從來遠矣。

    高帝平天下為太祖,子孫繼嗣世世不絕,今釋宜建而更選於諸侯及宗室,非高帝之志也。

    更議不宜。

    子啟最長,純厚慈仁,請建以為太子。

    」上乃許之。

     三月,立太子母竇氏為皇後。

    皇後,清河觀津人。

    有弟廣國,字少君,幼為人所略賣,傳十餘家,聞竇後立,乃上書自陳。

    召見,驗問,得實,乃厚賜田宅、金錢,與兄長君家於長安。

    絳侯、灌將軍等曰:「吾屬不死,命乃且縣此兩人。

    兩人所出微,不可不為擇師傅、賓客;又復效呂氏,大事也!」於是乃選士之有節行者與居。

    竇長君、少君由此為退讓君子,不敢以尊貴驕人。

     詔振貸鰥、寡、孤、獨、窮困之人。

    又令:「八十已上,月賜米、肉、酒;九十已上,加賜帛、絮。

    賜物當稟鬻米者,長吏閱視,丞若尉緻;不滿九十,嗇夫、令史緻;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稱者督之。

    」 楚元王交薨。

     夏,四月,齊、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潰出。

     時有獻千裡馬者。

    帝曰:「鸞旗在前,屬車在後,吉行日五十裡,師行三十裡;朕乘千裡馬,獨先安之?」於是還其馬,與道裡費;而下詔曰:「朕不受獻也。

    其令四方毋求來獻。

    」 帝旣施惠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