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三 漢紀五

首頁
    下,諸侯、四夷遠近驩洽;乃脩代來功,封宋昌為壯武侯。

     帝益明習國家事。

    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不知;又問:「一歲錢穀入幾何?」勃又謝不知;惶愧,汗出沾背。

    上問左丞相平。

    平曰:「有主者。

    」上曰:「主者謂誰?」曰:「陛下卽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內史。

    」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謝曰:「陛下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帝乃稱善。

    右丞相大慚,出而讓陳平曰:「君獨不素敎我對!」陳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卽問長安中盜賊數,君欲強對邪?」於是絳侯自知其能不如平遠矣。

    居頃之,人或說勃曰:「君旣誅諸呂,立代王,威震天下。

    而君受厚賞,處尊位,久之,卽禍及身矣。

    」勃亦自危,乃謝病,請歸相印,上許之。

    秋,八月,辛未,右丞相勃免,左丞相平專為丞相。

     初,隆慮侯竈擊南越,會暑濕,士卒大疫,兵不能隃領。

    歲餘,高後崩,卽罷兵。

    趙佗因此以兵威財物賂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

    東西萬餘裡,乘黃屋左纛,稱制與中國侔。

     帝乃為佗親冢在真定者置守邑,歲時奉祀;召其昆弟,尊官、厚賜寵之。

    復使陸賈使南越,賜佗書曰:「朕,高皇帝側室之子也,棄外,奉北藩于代。

    道裡遼遠,壅蔽樸愚,未嘗緻書。

    高皇帝棄羣臣,孝惠皇帝卽世;高後自臨事,不幸有疾,諸呂為變,賴功臣之力,誅之已畢。

    朕以王、侯、吏不釋之故,不得不立;今卽位。

    乃者聞王遺將軍隆慮侯書,求親昆弟,請罷長沙兩將軍。

    朕以王書罷將軍博陽侯;親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問,脩治先人冢。

    前日聞王發兵於邊,為寇災不止。

    當其時,長沙苦之,南郡尤甚。

    雖王之國,庸獨利乎!必多殺士卒,傷良將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獨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為也。

    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問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長沙土也。

    』朕不得擅變焉。

    今得王之地,不足以為大;得王之財,不足以為富。

    服領以南,王自治之。

    雖然,王之號為帝。

    兩帝並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爭也;爭而不讓,仁者不為也。

    願與王分棄前惡,終今以來,通使如故。

    」 賈至南越。

    南越王恐,頓首謝罪;願奉明詔,長為藩臣,奉貢職。

    於是下令國中曰:「吾聞兩雄不俱立,兩賢不並世。

    漢皇帝,賢天子。

    自今以來,去帝制、黃屋、左纛。

    」因為書,稱:「蠻夷大長、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上書皇帝陛下曰:老夫,故越吏也,高皇帝幸賜臣佗璽,以為南越王。

    孝惠皇帝卽位,義不忍絕,所以賜老夫者厚甚。

    高後用事,別異蠻夷,出令曰:『毋與蠻夷越金鐵、田器、馬、牛、羊;卽予,予牡,毋予牝。

    』老夫處僻,馬、牛、羊齒已長。

    自以祭祀不脩,有死罪,使內史藩、中尉高、禦史平凡三輩上書謝過,皆不反。

    又風聞老夫父母墳墓已壞削,兄弟宗族已誅論。

    吏相與議曰:『今內不得振於漢,外亡以自高異。

    』故更號為帝,自帝其國,非敢有害於天下。

    高皇後聞之,大怒,削去南越之籍,使使不通。

    老夫竊疑長沙王讒臣,故發兵以伐其邊。

    老夫處越四十九年,于今抱孫焉。

    然夙興夜寐,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視靡曼之色,耳不聽鍾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漢也。

    今陛下幸哀憐,復故號,通使漢如故;老夫死,骨不腐。

    改號,不敢為帝矣!」 齊哀王襄薨。

     上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召以為廷尉。

    吳公薦洛陽人賈誼,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賈生年二十餘。

    帝愛其辭博,一歲中,超遷至太中大夫。

    賈生請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興禮樂,以立漢制,更秦法;帝謙讓未遑也。

     孝文皇帝二年(癸亥、前一七八年) 冬,十月,曲逆獻侯陳平薨。

     詔列侯各之國;為吏及詔所止者,遣太子。

     十一月,乙亥,周勃復為丞相。

     癸卯晦,日有食之。

    詔:「羣臣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及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匡朕之不逮。

    」因各敕以職任,務省繇費以便民;罷衞將軍;太僕見馬遺財足,餘皆以給傳置。

     潁陰侯騎賈山上書言治亂之道曰:「臣聞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

    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執重,非特萬鈞也。

    開道而求諫,和顏色而受之,用其言而顯其身,士猶恐懼而不敢自盡;又況於縱欲恣暴、惡聞其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