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河東守不意行至,不辦,自殺。
十一月,甲子,立後土祠於汾陰脽上,上親望拜,如上帝禮。
禮畢,行幸滎陽,還,至洛陽,封周後姬嘉為周子南君。
春,二月,中山靖王勝薨。
樂成侯丁義薦方士欒大,雲與文成將軍同師。
上方悔誅文成,得欒大,大說。
大先事膠東康王,為人長美言,多方略,而敢為大言,處之不疑。
大言曰:「臣常往來海中,見安期、羨門之屬,顧以臣為賤,不信臣;又以為康王諸侯耳,不足與方。
臣之師曰:『黃金可成而河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緻也。
』然臣恐效文成,則方士皆掩口,惡敢言方哉!」上曰:「文成食馬肝死耳。
子誠能脩其方,我何愛乎!」大曰:「臣師非有求人,人者求之。
陛下必欲緻之,則貴其使者,令為親屬,以客禮待之,乃可使通言於神人。
」於是上使驗小方,鬬旗,旗自相觸擊。
是時,上方憂河決而黃金不就,乃拜大為五利將軍,又拜為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
夏,四月,乙巳,封大為樂通侯,食邑二千戶,賜甲第,僮千人,乘輿斥車馬、帷帳、器物以充其家,又以衞長公主妻之,齎金十萬斤,天子親如五利之第,使者存問共給,相屬於道。
自太主、將、相以下,皆置酒其家,獻遺之。
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將軍」,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將軍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以示不臣。
大見數月,佩六印,貴震天下。
於是海上燕、齊之間,莫不搤腕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
六月,汾陰巫錦得大鼎於魏脽後土營旁,河東太守以聞。
天子使驗問,巫得鼎無姦詐,乃以禮祠,迎鼎至甘泉,從上行,薦之宗廟及上帝,藏於甘泉宮;羣臣皆上壽賀。
秋,立常山憲王子商為泗水王。
初,條侯周亞夫為丞相,趙禹為丞相史,府中皆稱其廉平,然亞夫弗任,曰:「極知禹無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
」及禹為少府,比九卿為酷急;至晚節,吏務為嚴峻,而禹更名寬平。
中尉尹齊素以敢斬伐著名,及為中尉,吏民益彫敝。
是歲,齊坐不勝任抵罪。
上乃復以王溫舒為中尉,趙禹為廷尉。
後四年,禹以老,貶為燕相。
是時吏治皆以慘刻相尚,獨左內史兒寬,勸農業,緩刑罰,理獄訟,務在得人心;擇用仁厚士,推情與下,不求名聲,吏民大信愛之;收租稅時,裁闊狹,與民相假貸,以故租多不入。
後有軍發,左內史以負租課殿,當免;民聞當免,皆恐失之,大家牛車、小家擔負輸租,繈屬不絕,課更以最。
上由此愈奇寬。
初,南越文王遣其子嬰齊入宿衞,在長安取邯鄲樛氏女,生子興。
文王薨,嬰齊立,乃藏其先武帝璽,上書請立樛氏女為後,興為嗣。
漢數使使者風諭嬰齊入朝。
嬰齊尚樂擅殺生自恣,懼入見要,用漢法比內諸侯,固稱病,遂不入見。
嬰齊薨,諡曰明王。
太子興代立,其母為太後。
太後自未為嬰齊姬時,嘗與霸陵人安國少季通。
是歲,上使安國少季往諭王、王太後以入朝,比內諸侯,令辯士諫大夫終軍等宣其辭,勇士魏臣等輔其決,衞尉路博德將兵屯桂陽待使者。
南越王年少,太後中國人;安國少季往,復與私通,國人頗知之,多不附太後。
太後恐亂起,亦欲倚漢威,數勸王及羣臣求內屬;卽因使者上書,請比內諸侯,三歲一朝,除邊關。
於是天子許之,賜其丞相呂嘉銀印及內史、中尉、太傅印,餘得自置;除其故黥、劓刑,用漢法,比內諸侯。
使者皆留,填撫之。
上行幸雍,且郊,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
宜立泰一,而上親郊。
」上疑未定。
齊人公孫卿曰:「今年得寶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與黃帝時等。
」卿有劄書曰:「黃帝得寶鼎,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凡三百八十年,黃帝仙登于天。
」因嬖人奏之。
上大悅,召問,卿對曰:「受此書申公,申公曰:『漢興復當黃帝之時,漢之聖者在高祖之孫且曾孫也。
寶鼎出而與神通,黃帝接萬靈明庭,明庭者甘泉也。
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旣成,有龍垂胡〈{彡冄}頁〉下迎黃帝,黃帝上騎龍,與羣臣後宮七十餘人俱登天。
』」於是天子曰:「嗟乎!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屣耳!」拜卿為郎,使東候神於太室。
武帝元鼎五年(己巳、前一一二年)
冬,十月,上祠五畤於雍,遂踰隴,西登崆峒。
隴西守以行往卒,天子從官不得食,惶恐,自殺。
於是上北出蕭關,從數萬騎獵新秦中,以勒邊兵而歸。
新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