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

首頁
    人,  為報母恩行孝養, 割肉刺血常供給,  如是數盈于一劫, 種種勤修于孝道,  猶未能報暫時恩。

     十月處于胎藏中,  常銜乳根飲脂血, 自為嬰孩及童子,  所飲母乳百斛餘, 飲食湯藥妙衣服,  子先母後為常則。

     子若愚癡人所惡,  母亦恩憐不棄遺。

     昔有女人抱其子,  渡于恒河水瀑流, 以汎水故力難前,  與子俱沒無能捨。

     為是慈念善根力,  命終上生于梵天, 長受梵天三昧樂,  得遇如來受佛記。

     是故悲母有十德,  随應義利立其名: 一名大地二能生,  三能正者四養育, 五與智者六莊嚴,  七名安隐八教授, 九教誡者十與業,  餘恩不過于母恩。

     何法世間最富有?  何法世間最貧無? 母在堂時為最富,  母不在時為最貧。

     母在之時為日中,  悲母亡時為日沒; 母在之時皆圓滿,  悲母亡時悉空虛。

     世間一切善男女,  恩重父母如丘山, 應當孝敬恒在心,  知恩報恩是聖道。

     不惜身命奉甘旨,  未曾一念虧色養, 如其父母奄喪時,  将欲報恩誠不及。

     佛昔修行為慈母,  感得相好金色身, 名聞廣大遍十方,  一切人天鹹稽首, 人與非人皆恭敬,  自緣往昔報慈恩。

     我昇三十三天宮,  三月為母說真法, 令母聽聞歸正道,  悟無生忍常不退。

     如是皆為報悲恩,  雖報恩深猶未足。

     神通第一目犍連,  已斷三界諸煩惱, 以神通力觀慈母,  見在受苦餓鬼中。

     目連自往報母恩,  救免慈親所受苦, 上生他化諸天衆,  共為遊樂處天宮。

     當知父母恩最深,  諸佛聖賢鹹報德。

     若人至心供養佛,  複有精勤修孝養, 如是二人福無異,  三世受報亦無窮。

     世人為子造諸罪,  堕在三塗長受苦, 男女非聖無神通,  不見輪回難可報。

     哀哉世人無聖力,  不能拔濟于慈母, 以是因緣汝當知,  勤修福利諸功德。

     以其男女追勝福,  有大金光照地獄, 光中演說深妙音,  開悟父母令發意。

     憶昔所生常造罪,  一念悔心悉除滅, 口稱南無三世佛,  得脫無暇苦難身, 往生人天長受樂,  見佛聞法當成佛。

     或生十方淨土中,  七寶蓮華為父母, 華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同學, 獲六神通自在力,  得入菩提微妙宮。

     皆是菩薩為男女,  乘大願力化人間, 是名真報父母恩,  汝等衆生共修學。

     有情輪回生六道,  猶如車輪無始終, 或為父母為男女,  世世生生互有恩。

     如見父母等無差,  不證聖智無由識, 一切男子皆是父,  一切女人皆是母。

     如何未報前世恩,  卻生異念成怨嫉, 常須報恩互饒益,  不應打罵緻怨嫌。

     若欲增修福智門,  晝夜六時當發願, 願我生生無量劫,  得宿住智大神通。

     能知過去百千生,  更相憶識為父母, 循環六趣四生中,  令我一念常至彼。

     為說妙法離苦因,  使得人天長受樂, 勸發堅固菩提願,  修行菩薩六度門, 永斷二種生死因,  疾證涅槃無上道。

     十方一切諸國王,  正法化人為聖主, 國王福德為最勝,  所作自在名為天。

     三十三天及餘天,  恒将福力助王化, 諸天擁護如一子,  以是得稱天子名。

     世間以王為根本,  一切人民為所依, 猶如世間諸舍宅,  柱為根本而成立。

     王以正法化人民,  如大梵王生萬物, 王行非法無政理,  如琰魔王滅世間。

     王所容受姧邪人,  象蹋華池等無異, 勿謂時逢濁惡世,  當知善惡是王修。

     如日天子照世間,  國王化世亦如是, 日光夜分雖不照,  能使有情得安樂, 王以非法化于世,  一切人民無所依。

     世間所有諸恐怖,  依王福力不能生, 人民所成安隐樂,  當知是王福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