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

首頁
    若波羅蜜具足。

    何者為十。

    一者善解無我真理。

    二者善解諸業果報。

    三者善解有為之法。

    四者善解生死相續。

    五者善解生死不相續。

    六者善解聲聞辟支佛道。

    七者善解大乘之道。

    八者善解遠離魔業。

    九者智慧不倒。

    十者智慧無等。

    善男子,雲何菩薩善解無我真理。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以善正慧觀察色陰。

    乃至受想行識皆善觀察。

    如是觀察不見色生不見色集不見色滅。

    乃至受想行識亦不見生亦不見集亦不見滅。

    何以故?以真實故。

    不以假名世俗性故。

    其真實性與世俗性。

    是二種性文字章句所不能說。

    以是因緣精進不息如救頭然。

    精進勇猛利益衆生。

    如是菩薩善解無我真理。

    雲何菩薩善解諸業果報。

    菩薩應作如是觀察。

    所言世間有諸果報。

    皆似伎兒乾闼婆城本性自空。

    所言衆生則非衆生。

    而橫執相著於我見。

    以是因緣不達真理。

    既不能了真道理故。

    作如是見。

    若言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無士夫無養育無男女等。

    及諸善惡業因果報。

    誰生誰死。

    爾時菩薩雖無衆生。

    有業有報如是悉知。

    非是衆生非諸善惡業因果報菩薩亦知。

    以正慧故。

    以真實故。

    如是菩薩善解業因果報。

    雲何菩薩善知諸有為之法。

    菩薩摩诃薩應於一切有為之法。

    以善慧故而善通達。

    作如是觀。

    是諸行法搖動不祝如朝露滴日出消荊如山水流唯去不歸。

    何有智者,於行法中而生貪著其心戀慕。

    若能觀見如是真實。

    見實因緣則生厭離寂滅之心。

    如是菩薩善知有為之法。

    雲何菩薩善解生死流轉。

    菩薩以善智慧通達有為諸法。

    作是思量。

    遍諸世間被無明暗之所覆蔽障其慧眼。

    如生盲人不見正路。

    何由能得出離生死。

    唯著生死貪愛繩索之所纏系。

    而取四取趣向三趣。

    沈滞生死以取因緣。

    而能造作善不善業。

    以善不善諸業行故。

    受三有生有因緣生。

    以生因緣有老有死。

    老死因緣憂悲苦惱種種不絕。

    如是流轉猶若車輪。

    生死輪回無複斷絕。

    如是菩薩善知生死流轉。

    善男子,雲何菩薩善知生死不複流轉。

    菩薩摩诃薩作如是觀。

    無明滅故不著生死。

    不執著故貪愛不生。

    貪不生故取則不生。

    取不生故有不相續。

    不接續故生則不生。

    生不生故老死憂悲諸苦惱等。

    悉皆斷滅究竟無馀。

    菩薩摩诃薩依此道理。

    以善慧故悉皆通達。

    如是菩薩善知生死不複流轉。

    雲何菩薩善知聲聞辟支佛乘。

    作如是觀。

    若行是法得須陀洹果。

    若得斯陀含果。

    若得阿那含果。

    若阿羅漢。

    流盡六通盡諸有結。

    無複系縛向涅槃道。

    若行是法得成緣覺。

    自度自脫等於犀角。

    如是諸法菩薩以善慧故皆得通達。

    雖爾通達而不取證。

    所以者何。

    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

    我今荷負諸衆生類。

    作師子吼誓度脫之。

    是故我今不應未度一切衆生生死稠林曠野險難。

    而獨度身於生死險。

    如是菩薩善知聲聞緣覺乘道。

    善男子,雲何菩薩善知大乘。

    菩薩乃學一切諸佛所制戒律種種經法。

    究竟無馀。

    不得學者不得學道。

    不得所學一切種法。

    不以如是之因緣故而堕斷見。

    如是菩薩善知大乘正道。

    善男子,雲何菩薩善知遠離魔業。

    菩薩摩诃薩於惡知識究竟遠離。

    及非所宜國土聚落。

    受持讀誦路伽夜多外典咒術。

    貪求利養殷重恭敬。

    菩薩知已皆悉遠離究竟避之。

    及諸結使諸縛惱惑。

    能障菩薩清淨道者皆悉遠離修對治門究竟斷之。

    如是菩薩善知遠離魔業。

    善男子,雲何菩薩智慧不颠倒。

    菩薩摩诃薩一切世間技藝道術悉皆學知。

    何以故?為欲成就利衆生故。

    不為欲得所知識故。

    但為光揚顯示如來正法功德之最勝故。

    於諸外法不生優勝功德之想。

    唯作是解。

    如來經教最深最極。

    諸律毗尼功德無量。

    是故菩薩不取外道邪見法則而為清淨。

    如是菩薩智慧不颠倒。

    善男子,雲何菩薩無比智慧。

    菩薩摩诃薩於此世間若魔若梵若沙門若婆羅門若人若天一切十方。

    無有一人等於菩薩之智慧故。

    唯除如來應供正遍知。

    無有智慧能勝之者,若天若梵若人若魔。

    一切世間所有智慧無能及者,如是菩薩智慧無比。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

    般若波羅蜜滿足。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

    善解方便波羅蜜。

    何等為十。

    一者善解回向滿願方便。

    二者善解轉諸外道方便。

    三者善解轉諸毒塵方便。

    四者善解調伏疑悔方便。

    五者善解救濟衆生方便。

    六者善解延衆生命方便。

    七者善解攝受方便。

    八者善解處非處方便。

    九者善解勸化利喜教導方便。

    十者善解供養承事方便。

    善男子,雲何菩薩善解回向滿願方便。

    善男子,菩薩設見若華若果無有主甲非人所護。

    以此華果於夜三時日中三時。

    而供養佛及諸菩薩。

    以是因緣所得功德。

    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設見香樹寶樹意樹無有主甲非人所護。

    日夜六時而設供養。

    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諸經中所聞種種供養之具勝妙殊特。

    以内深心皆悉回向。

    十方世界諸佛世尊,一切菩薩一切衆生。

    所有善業菩提修行。

    以深心故皆悉随喜。

    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佛塔像若華若果。

    而設供養皆悉回向。

    願諸衆生遠離破戒臭穢之氣。

    願諸衆生得於如來戒定慧等芬馥之香。

    若以掃灑供養佛時。

    願諸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