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人天修羅皆悉光揚。
善男子,如月天子身心清淨光明照耀業報所生。
菩薩亦爾。
身心清淨光明遍照。
法性所出自然化生。
非因父母迦羅羅等五時不淨之所污染。
善男子,如月天子乘清淨乘而照四方。
菩薩亦爾。
乘最勝乘遍照無量無邊世界。
善男子,如月天子常為莊嚴無時有翳。
菩薩亦爾。
常為功德所莊嚴故。
善男子,如月天子恒有自然歡喜快樂。
菩薩亦爾。
恒住法樂不住欲樂。
善男子,如月天子有大神通有大威德。
菩薩亦爾。
具諸功德自在智慧。
神通變化随意無礙。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是十法故喻於月。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譬喻如日。
何等為十。
一者滅無明暗。
二者能令開悟。
三者能照十方。
四者善法因起。
五者能滅諸流。
六者能作光明。
七者能翳外道邪見。
八者顯現好鬼。
九者造作善法諸業。
十者善人恭敬。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诃薩。
滅無明暗乃至雲何善人恭敬。
善男子,如日出時滅一切暗。
菩薩日出滅無明暗亦複如是,善男子,如日出時蓮華開敷。
菩薩日出開悟衆生。
諸受化者亦複如是,善男子,如日出時照了十方。
菩薩日出智慧光明遍照十方。
而不損惱一切衆生。
善男子,如日出時放千光明照閻浮提。
世人方知是日出已,菩薩日出智光明照。
爾時方知有諸善法。
善男子,於閻浮提。
日光滅時即知日沒。
菩薩日出於諸衆生作智光明。
能滅衆生一切癡暗。
重昏盲冥癡暗滅故。
名為漏盡菩薩不現。
善男子,如日出時諸馀光明翳不能照。
日於爾時不作是念。
我令是等諸馀光明翳不令照。
以法爾故自然不現。
菩薩日出一切外道邪見盲暗自然退滅。
是時菩薩亦不作念。
我令是等退滅不現。
善男子,如日出時於閻浮提一切衆生。
為現好鬼高下邪正。
菩薩日出亦複如是,為諸衆生顯了好鬼高下邪正。
所言好者,則是聖道。
所言鬼者,一切邪道。
善男子,如日出時種植等業因之得成。
菩薩日出善法方生。
善男子,如日出時善人歡喜供養稱歎。
而諸不良愁毒不樂。
菩薩日出有智之人。
聰哲利根歡喜稱歎。
行邪道者,嬰兒凡夫鈍根不良無智慧眼。
願樂生死背涅槃道而不恭敬。
是名菩薩滅無明暗。
乃至善人恭敬。
如是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譬喻如日。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喻師子王。
何等為十。
一者不怖。
二者無有怯弱。
三者不回轉顧。
四者能師子吼。
五者不驚。
六者行於山林。
七者居住山窟。
八者無所儲畜。
九者獨步無侶。
十者住阿蘭若。
善男子,雲何菩薩不怖乃至住阿蘭若。
善男子,如師子王遍行諸處不怖不驚。
恒見自身獨步無敵。
菩薩亦爾。
諸處來往不怖不驚。
恒見自身無對敵故。
善男子,如師子王無怯弱想。
菩薩亦爾。
與諸外道設捔力時論議鬥诤無怯弱想不勇不劣。
善男子,如師子王脫被辱時亦不回顧。
菩薩亦爾。
若為外道之所損辱。
亦不可轉亦不默然。
善男子,如師子王作師子吼。
一切禽獸及諸豺狼遠走退散。
菩薩亦爾。
說法無我作師子吼。
執著我見外道豺狼退散滅荊於十方界而是菩薩不為惱彼。
以無我法作師子吼。
但為回轉所化衆生故。
善男子,如師子王無所怖畏遍觀十方。
菩薩亦爾。
性樂寂靜行於山林。
善男子,如師子王住於山窟。
菩薩亦爾。
安住智慧寂靜山窟。
善男子,如師子王無所儲畜。
菩薩亦爾卻除一切煩惱重擔無所儲畜。
善男子,如師子王獨步無侶降禽獸群。
菩薩亦爾。
坐於道場獨自無侶而破魔軍。
善男子,如師子王所住之處。
一切禽獸不得侵損一切苗稼。
菩薩亦爾。
國土聚落居住之處。
外道禽獸不能損侵善法苗稼。
如是菩薩不怖不畏。
乃至能護衆生善根。
如是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是十法喻師子王。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善能調伏。
何者為十。
一者菩提心堅固。
二者領理菩提心。
三者守護六情。
四者修行聖道。
五者荷負重擔。
六者利益衆生心不疲倦。
七者正命。
八者實無貢高。
九者無谄曲欺诳。
十者質直。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是十法善能調伏。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世所知識。
何等為十。
一者坐禅攝心。
二者多修空行。
三者學法不息。
四者不緣境界離煩惱使。
奉行如來一切經教一向不犯。
随順一切法宗平等。
通法界宗故。
五者行於世間如旃陀羅卑下之子。
以下卑心遠離自高傲慢狂醉故。
六者恒乞食活次第平等故。
七者心無疑惑住於世間。
於佛法中如實知見故。
八者心無猶豫内證法故。
九者不複他信不可誘引。
自見道理故。
十者世間福田。
善修行故。
如是菩薩摩诃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