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

首頁
    男子,譬如水大一切地上。

    不淨塵埃粗澀垢穢。

    悉令潤澤淨無有馀。

    菩薩亦爾。

    有諸衆生心性粗獷煩惱客塵。

    依因定慧淨盡無馀。

    是名菩薩淨煩惱塵。

    善男子,具是十法一切菩薩與水平等。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與火平等。

    何者為十。

    一者能燒煩惱糞穢。

    二者成熟一切佛法。

    三者乾燥煩惱淤泥。

    四者譬如火聚。

    五者能作光明。

    六者能令恐怖。

    七者善能安慰。

    八者於諸衆生平等。

    九者世所供養。

    十者不可輕蔑。

    善男子,雲何菩薩能燒煩惱糞穢。

    善男子,譬如火性能燒一切糞掃穢惡草木叢林諸藥樹等。

    菩薩亦爾。

    以智慧火能燒一切随眠煩惱一切結使貪瞋癡等煩惱糞掃。

    及對治道鑽火之具皆悉燒荊是名菩薩能燒一切煩惱糞穢。

    雲何菩薩成熟一切佛法。

    善男子,譬如火性成熟一切苗稼藥草。

    菩薩亦爾。

    以智慧火成熟一切内諸佛法。

    如是成熟永無有失。

    是名菩薩成熟一切佛法。

    雲何菩薩乾燥煩惱淤泥。

    善男子,譬如火性炙燥一切諸地淤泥。

    菩薩亦爾。

    以智慧火炙燥一切有流之法。

    是名菩薩乾燥煩惱淤泥。

    雲何菩薩喻如火聚。

    善男子,如諸火聚於寒冰者卻其寒凍。

    菩薩亦爾。

    一切衆生煩惱寒瘧。

    以智慧火而為卻之。

    是名菩薩喻如火聚。

    雲何菩薩能作光明。

    善男子,如大火聚絕炎熾盛。

    若雪山上頻耶山頂。

    若一由旬若二由旬。

    三四由旬而作光明。

    菩薩亦爾。

    以智光明能遠照了。

    若千由旬若萬由旬。

    乃至無量阿僧祇界。

    為諸衆生作大光明照了明徹。

    以智光明悉能卻除一切無智盲暗之法。

    是名菩薩能作光明。

    雲何菩薩能作怖畏。

    善男子,譬如禽獸若師子王。

    見大火聚而生怖畏。

    所謂畏損我身遠避是處。

    如是惡魔及諸魔衆。

    若見菩薩而生怖畏。

    無威德故即便遠避。

    乃至不能得聞菩薩名号。

    何況視之。

    是名菩薩能作怖畏。

    雲何菩薩善能安慰。

    善男子,譬如一人迷於稠林曠野失其道路。

    忽然得見一大火聚而往就之。

    能於是中得見聚落若見群牛。

    得見是已便生安慰離諸恐怖。

    如是一切無量衆生。

    遭於生死稠林曠野。

    若見菩薩則得安慰離諸怖懼。

    是名菩薩善能安慰。

    雲何菩薩一切衆生平等。

    善男子,譬如火性於諸衆生悉皆平等。

    如於國王及旃陀羅平等無二。

    菩薩亦爾。

    於諸衆生悉皆平等。

    如於國王悉作利益。

    於屠殺者亦作利益。

    是名菩薩於諸衆生皆悉平等。

    雲何菩薩世所供養。

    善男子,譬如火性為諸刹利婆羅門等之所供養。

    菩薩亦爾。

    為諸天人阿修羅乾闼婆一切世間之所供養作師範想。

    是名菩薩世所供養。

    雲何菩薩不可輕蔑。

    善男子,如火雖小不可輕觸無憍慢故。

    菩薩亦爾。

    住於信行從初發心未得勢力。

    於大乘法不可輕蔑。

    若天若人一切世間天龍夜叉乾闼婆等所知所悉。

    作如是言:今此菩薩不久當坐菩提道常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名菩薩不可輕蔑。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與火平等。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與虛空平等。

    何者為十。

    一者廣大。

    二者無礙。

    三者寂靜。

    四者無邊慧。

    五者無邊智。

    六者随順法界。

    七者信一切法同虛空性。

    八者無處所。

    九者過想境界。

    十者超越思量。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是十法得與虛空平等。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複有十法與虛空平等。

    何等為十。

    一者於色好鬼不貪不瞋。

    二者於聲好鬼不愛不憎。

    三者於香好鬼不欲不恚。

    四者於味好鬼不耽不棄。

    五者於觸好鬼不淫不怒。

    六者於法好鬼不執不責。

    七者於得不得不喜不恨。

    八者於苦不慼於樂不欣。

    九者於好惡名不慕不卻。

    十者稱歎毀謗不親不疏。

    如是十法與虛空平等。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引喻於月。

    何等為十。

    一者清涼衆生。

    二者見之歡喜。

    三者增長白法。

    四者除滅黑法。

    五者世所稱歎。

    六者形貌清淨。

    七者乘最勝乘。

    八者常為莊嚴。

    九者遊戲正法。

    十者有大神通威德巍危雲何菩薩清涼衆生。

    乃至有大神通威德。

    善男子,譬如月出一切衆生悉得涼冷。

    以可愛故。

    菩薩亦爾。

    能除衆生煩惱蒸熱令得歡喜。

    怡悅踴躍而作清涼。

    善男子,如月出時見之歡喜。

    以清涼故欣悅其心。

    菩薩亦爾。

    滅煩惱熱諸根清淨。

    威儀動止功德具足。

    善男子,如上旬月從其初生漸漸增長。

    至十五日具足圓滿。

    菩薩亦爾。

    從初發心至坐道常日夜白法增長圓滿種種具足。

    善男子,如下旬月。

    色相光明可愛之貌漸漸損減。

    乃至月盡不複現相。

    菩薩亦爾。

    得出世智一切妄相皆悉損減。

    坐道場時畢竟不現。

    善男子,如月出時。

    一切世間大小道俗臣民男女悉稱歎之。

    菩薩亦爾。

    一切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