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善男子,如是菩薩具足十法淨命自活。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心不疲倦。
何等為十。
所謂但為利益衆生善因緣故。
住在生死不覺疲倦。
為利益衆生故。
受生死苦不覺疲倦。
為勸衆生令修善法不覺疲倦。
為同衆生諸事業故而不疲倦。
為小乘衆說聲聞道而不疲倦。
於聲聞人而不憎惡。
修助道法而不疲倦。
為滿菩提行不生疲倦。
願求涅槃不取涅槃。
行菩提行心不暫息。
善男子,如是菩薩是具十法心不疲倦。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奉行佛教。
何等為十。
所謂遠離一切放逸住無放逸。
善自守護不作身之惡業。
善自守護不作口之惡業善自守護不作心之惡業。
恒畏惡道遠離一切諸不善法。
谛說道理離諸非道。
恒說正法毀諸非法。
遠離鄙業随順德業。
不污如來正法戒律。
遠離一切煩惱毒臭廣護佛法。
於不善法常守自心。
善男子,如是菩薩具足十法奉行佛教。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
姿顔光悅面無颦蹙。
何等為十。
所謂諸根澄淨。
諸根清淨。
諸根光徹。
諸根無染。
諸根皎潔。
遠離忿恨。
遠離諸使。
無複結縛。
離蓋怨憾離諸瞋恚。
善男子,如是菩薩具足十法姿顔光悅面無颦蹙。
降伏一切障礙菩薩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之義。
諸根淨故菩薩摩诃薩顔色和悅。
離煩惱故面無颦蹙。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說,諸根淨故菩薩摩诃薩顔色和悅。
離煩惱故面無颦蹙。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多聞具足。
何等為十。
所謂生死熾然淫欲猛火。
菩薩摩诃薩如實知之。
瞋恚猛火如實知之。
愚癡亂心如實知之。
諸行無常如實知之。
三界皆苦如實知之。
世間空虛如實知之。
諸法無我如實知之。
世間虛诳著於妄想。
受生分别如實知之。
一切諸法藉因緣生。
如實知之。
涅槃寂靜如實知之。
是三無性聞思修慧如實知已,不但音聲分别說其名字而已,雖如是知發增廣心。
興大慈悲誓願堅固。
為諸衆生拔苦根栽正勤勇猛。
善男子,如是菩薩具足十法多聞具足。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受持正法。
何等為十。
所謂於末世時。
後五百歲正法滅時。
如來經教诤訟競起。
無量衆生行於邪道。
智燈欲滅無示導者,微妙甚深修多羅經。
廣大之義有大威德。
是一切法摩德勒伽(此雲法母)而能受持讀誦宣說恭敬供養。
亦能為他顯示其義廣為解釋令得易解。
於行法者生大歡喜。
善護念之心無希望。
樂聽正法於說法人生世尊想。
於正法中生甘露想生妙藥想。
不惜身命求於正法。
得正法已努力修行。
善男子,如是菩薩具足十法受持正法。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生法王子。
何等為十。
所謂以相嚴身具随衆好。
微妙修飾諸根滿足。
随於如來所行之道住在如來境界之處。
覺了諸佛不退還法。
善能救濟衆生苦難。
善能習學衆聖軌則。
善能遊觀四無量心。
衆梵住處如來所居。
一切智城能随鎮之。
善男子,如是菩薩具足十法生法王子。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
釋梵四王之所奉迎。
何等為十。
所謂不退菩提之心。
一切衆魔不能惱亂。
於佛正法不動不遙深入諸法微妙秘藏。
随順一切法平等智。
於佛法中不随他語。
於佛法中得無礙智。
不同一切聲聞緣覺。
於諸世間而登上首。
安隐住於不生法忍。
善男子,如是菩薩具足十法。
釋梵四王之所奉迎。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知諸機性。
何等為十。
所謂有諸衆生。
性多淫欲如實知之。
若瞋恚性。
若愚癡性。
若剛強性。
若中庸性。
若善軟性。
若?參毒性。
若弊急性。
若遲緩性。
如實知之。
如知一人遍衆生界。
亦如是知。
善男子,如是菩薩具是十法知諸機性。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
善知成熟衆生。
何等為十。
所謂若以佛色身應得度者,即為示現如來色身。
若以菩薩色身應得度者,即為示現菩薩色身。
若以辟支佛身應得度者,即為示現辟支佛身。
若以聲聞身應得度者,則為示現聲聞身。
應以帝釋身應得度者,即現帝釋之身。
若以魔身應得度者,則現魔身。
若以梵身應得度者,則現梵身。
若以婆羅門身應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
若以刹利王身應得度者,即為現身。
若以長者居士身應得度者,即為現之。
善男子,随因随緣種種方法。
但令衆生得成熟者,随其因緣則為現之。
善男子,如是菩薩具足十法成熟衆生。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堪任正法。
何等為十。
所謂質直柔軟。
無谄曲心。
善調伏心。
無垢污心。
内心清淨。
性無粗疏。
無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