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九(竺法護譯)

首頁
    來成佛名曰供養。

    次有太子名曰光首。

    後成佛時号曰妙華。

    次有太子名曰蓮華氏。

    後成佛時号曰奉養。

    次有太子名離垢光。

    後成佛時号曰善目。

    次有太子名兵氏。

    後成佛時号曰快臂。

    次有太子名曰意妙。

    後成佛時号曰焰光。

    次有太子名曰淨複淨。

    後成佛時号曰焰味。

    次有太子名曰富黨。

    後成佛時号無退沒。

    次有太子名曰離垢淨。

    後成佛時号曰執德。

    次有太子名曰堅強。

    後成佛時号曰寶事。

    次有太子名曰寶稱。

    後成佛時号曰無欺世。

    於是寂意。

    取要言之。

    次廣具足。

    有太子名曰甘铠。

    莊嚴第九百九十九。

    千不滿一。

    後成佛時号曰無量德寶稱。

    在是賢劫立興來世。

    佛言如是寂意。

    有太子名意無量。

    得最後籌。

    是王太子當在最後成行覺道。

    時其諸太子。

    輕易調戲數數笑之。

    衆等各言:我當成佛時降魔官屬轉于法輪。

    開化度脫無量衆生令至滅度。

    假衆生盡後何所設。

    當何救濟。

    其後太子名意無量。

    目自睹見。

    得最後籌窮底成佛。

    應時愁惱。

    吾獨何釁窮底得籌。

    五體投地猶太山崩。

    口自宣言:諸佛道法不可稱量。

    衆生之界亦無有限。

    所願殊特不可思議。

    尋即立一切願。

    令我兄弟千人成佛。

    後所教弟子所度多少。

    其壽長短計合是等一切壽命。

    與我成佛道時所壽久長若幹適同。

    仁等所有一切聖衆。

    我成佛時聖衆獨爾。

    頒宣經法所化度脫一切衆生。

    亦複如是,與仁千人功勳巍巍適等無異不可限量。

    假使吾身所言至誠合成不虛。

    三千大千世界為吾現瑞。

    六反震動天雨衆華。

    箜篌樂器不鼓自鳴。

    時意無量國王太子適立斯誓。

    尋時三千大千世界。

    六反震動天雨衆華。

    箜篌樂器不鼓自鳴。

    上虛空中諸天百千。

    而歎頌曰:當如所願最後成佛。

    名曰樓由如來至真等正覺。

    佛言寂意何故名之樓由。

    爾時愁感自投於地。

    用得下籌自積誓願。

    由斯世尊号之樓由(樓由者晉言涕泣)於彼世時。

    其王太子誓願已竟。

    說此偈言: 是諸佛道法,猶等如虛空。

    意覺若如幻,衆生不可荊所願誓吉祥,戒禁成清淨。

    諸仁且聽是,我所欲誓願。

     合集諸仁君,所壽之有限。

    諸重尊聖王,一切皆盡見。

    計是諸佛名,與我一壽等。

    成佛名樓由,比丘衆如是, 其王太子感,故宣是言辭。

    諸天立虛空,舉聲歎頌曰:如今清淨人,所願必當成。

    因以衆生故,會成所要誓。

     佛告寂意菩薩。

    欲知爾時意無量太子乎。

    答曰不及。

    佛言:在是賢劫最後成佛号曰樓由。

    於賢劫中。

    所與諸佛千不滿一。

    所度衆生諸菩薩學比丘聖衆。

    不及樓由。

    最後成佛而壽半劫。

    所度衆生菩薩聲聞一切聖衆。

    竟於賢劫。

    與九百九十九佛。

    所度適等無有差特。

    佛告寂意。

    且觀菩薩善權方便。

    成就禁戒而有殊特。

    具足誓願獨步獨坐。

    周旋三界曾無休廢。

    所以者何。

    樓由如來獨以一身開化衆生。

    與千佛興所度無異。

    所益無限巍巍若斯。

    如是寂意。

    王千太子。

    其後二子各心念言:汝等正士所志雲何。

    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諸人成得佛時。

    當作金剛力士。

    常親近佛在外威儀。

    省諸如來一切秘要。

    常委讬依。

    普聞一切諸佛秘要密迹之事。

    信樂受喜不懷疑結。

    法念太子曰:諸正士聽。

    吾心自誓言:諸仁成佛道。

    身當勸助使轉法輪適見相勸辄轉法輪。

    寂意。

    欲知爾時勇郡轉輪聖王乎。

    答曰不及也。

    佛言:則往過去定光如來是也。

    其時諸子。

    此賢劫中千佛興者是也。

    從拘留孫為始作佛。

    至樓由竟千佛也。

    其法意太子,則今金剛力士名密迹是也。

    其法念太子者,今識其梵天是也。

    彼時聖王中宮夫人采女。

    今諸來會者是也。

    彼世之時,王諸太子所勸。

    出家作沙門者,及所教化。

    皆此賢劫稍漸受決當次第成最正覺。

    寂意。

    且觀十二緣起。

    不亂德本獲報應果。

    諸所發意不失其功。

    斯等正士十力普備悉獲所願。

    是故寂意。

    若有菩薩疾欲逮成無上正真道為最正覺。

    當學斯等諸正士業。

    勤修奉行悉存佛道。

    彼何謂佛道。

    不以害心於衆生。

    興乎慈心奉度無極習行四恩常修梵行。

    遵道品法具進神通。

    行權方便成就德本。

    是為佛道。

    佛複告寂意。

    其道心淨斯性通達。

    其道和雅志性安隐。

    其道質樸而無谀谄。

    其道廣普無所罣礙。

    其道平等心無偏黨。

    其道無畏不犯衆惡其道财富施度無極。

    其道豐饒戒度無極。

    其道不谘忍度無極。

    其道離處進度無極。

    其道不亂寂度無極。

    其道善擇智度無極。

    道歸己慧奉于大慈。

    道不曲意至于大哀。

    道受喜悅行以大喜。

    道歸妙禦至於大護。

    其道以除衆苦之惱。

    消去貪害瞋恚之想。

    其道趣安心不懷色。

    道化難調刈色聲香味細滑之法。

    道降魔官屬令化去心自大及衆怨賊。

    道消除陰種諸入悉無所著。

    道舍魔事。

    在衆塵勞而得自在。

    道歸上心離於聲聞緣覺之念。

    道習諸去來所行緻平等覺。

    道禦大寶順一切智。

    道常分别無礙慧明。

    道宣善行攝善親友。

    道廢坑塹消衆結著。

    道棄塵勞越瞋诤地。

    道歸安隐捐衆非惡。

    道歸吉祥趣泥洹業。

    是為菩薩行佛道業三十二事。

    菩薩住此。

    疾成無上正真之道。

    逮最正覺。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