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服行缽際上。
於時彼佛言:諸族姓子。
慎勿發心輕慢此賢。
所以者何。
今斯耆年名大目連。
是釋迦文佛諸聲聞中大弟子。
神足第一。
時光明王佛告大目連。
吾土菩薩及諸聲聞。
見卿身小鹹發輕慢。
仁當自顯現神足力。
承釋迦文佛威德聖勢。
時大目連往詣光明王佛所。
稽首足下。
右繞七匝卻在前祝白其佛言:又今是身我欲加趺坐此地容不。
佛告之曰:如意所樂。
時大目連踴在虛空億百諸仞。
在彼寶域便作一床。
加趺而坐。
從其床座。
垂衆名寶珠嬰億百千垓。
一一珠嬰一一珠中。
演百千光。
一一光明各有蓮華一切蓮華現釋迦文身坐蓮華上。
其所說音如釋迦文音響。
清淨頒宣經典。
等無有異。
時大目連。
顯神足力已複往佛前。
時諸菩薩得未曾有。
怪之所以前白佛言:是大目連以何等故詣此世界。
世尊告曰:欲試釋迦文佛音響所徹遠近故到此土。
時光明王佛告賢者大目連。
仁者不宜試如來至真音響。
無限無有遠近。
豈欲知限卿甚大誤假使目連仁以神足過江河沙劫西行不休。
不能得知如來音響所聞。
諸佛世尊音響曠遠超絕無限。
巍巍無量不可為喻。
時大目連在彼世尊,自投足下自忏悔過。
唯然世尊,我身不敏。
佛音無量而橫生心。
欲知其限所聞遠近。
其光明王告目連曰:汝雖遠來過九十九江河沙諸佛世界到此佛土。
複白佛言:甚遠甚遠天中之天。
身甚勞極不能複還至其本土。
世尊告曰:於目連意所在雲何。
以己神力到此世界。
莫作是觀。
故是世尊釋迦文佛威德所立到此世界。
當遙自歸稽首作禮於釋迦文佛。
其佛聖旨将仁本土。
假使卿身以己神足欲還本國。
一劫不至。
卿既未至。
到不見能仁佛滅度時。
於目連意所念雲何。
我從何方。
東方南西北方乎。
目連答曰不知何方也。
今以迷惑。
不知本土何所在處。
為在何方。
世尊告目連。
釋迦文佛在於東方。
時大目連右膝著地向釋迦文佛所在東方。
叉手自歸。
爾時頌曰:
唯天人之尊,見垂力愍念。
威德大巍巍,天人所恭敬。
音響徹無量,其慧無邊際。
願顯其國土,今欲還斯土。
如是寂意。
諸佛世尊音聲無際不可限量。
釋迦文佛遊在靈鹫山。
時舍利弗。
聞賢者大目連宣揚大音。
怪之所以。
賢者阿難前白佛言:誰為於今宣揚大音遙自歸命。
佛語阿難。
耆年大目連在西方境。
去是九十九江河沙佛土。
世界名光明幡。
其土佛号光明王如來至真。
今現說法。
耆年大目連到彼佛土。
意中欲還歸斯國土故。
遙宣揚此大洪音。
阿難又問。
以何因緣到彼佛土。
佛告阿難。
大目連至當問其意。
時大衆會各白佛言:欲樂得見光明幡世界及光明王佛如來至真等正覺。
睹大目連遊在其國。
爾時世尊,見諸衆會勸助意。
時從眉間相。
有大光明名俱受。
照九十九江河沙等諸佛世界。
至光明幡佛土。
其大光明普遍衆會。
悉睹其土光明王如來至真。
大目連見之自投其地稱宣大音。
爾時世尊釋迦文佛。
告賢者大目連。
承其光明來還此土時目揵連依佛光明。
發意之頃還到此土。
稽首佛足右繞七匝,則住佛前悔過自歸。
重自克責我甚迷誤。
如來音響不可限量。
而欲試之。
我所至到極為曠遠。
所至到處聽音適等。
近不覺遠。
如來音響巍巍無際。
佛言:如是目連。
如汝所雲:如來音響徹遠。
無以為喻。
欲知如來音響遠近。
猶限虛空欲得邊際。
所以者何,猶如虛空普周無邊。
如來言辭響徹無際。
回遠如是,寂意。
當說目連往反品時。
尋於彼會。
一萬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是為如來言辭秘要。
密迹金剛力士言:於寂意所知雲何。
一切衆生心各所念。
甯可知乎。
寂意答言:一人心念思想難限。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衆生。
一劫共計觀察多少不能知之。
何況一切衆生心念思想。
不可稱限乃如是也。
今故語汝殷勤囑累。
計如一切衆生心想。
所演音響無限若斯。
何況一切衆生心性。
是無形想。
不可計喻。
於是頌曰:
三千界衆生,皆使成緣覺。
一人一劫中,心念不能知。
一切心所念,佛悉知志思。
以無想之心,佛悉了此念。
其一切衆生,三世所想念。
世護口所言,所布各得解。
佛随之所念,宣音講經典。
斯音響在心,乃演其道宜。
如一切衆生,所思諸名色。
世雄一毛孔,所演光如是,如一切衆生,名色及心念。
如來演音響,過於彼衆想。
佛頒宣一切,引喻計諸想。
其音不休廢,不得佛言際。
無色誰能得,愍無言之辭。
無色無有言,消滅無色塵。
假使塵無色,一切不可得。
以是無色塵,究竟不可獲。
設言虛無實,無内亦無外。
塵勞虛空等,故曰無内外。
如使不得辭,佛言通十方。
塵勞亦無際,斯建立所處。
一切衆生言,上中下之辭。
無身口心事,不舍無所立。
想應如倡妓,諸天之音樂。
亦無身言辭,而音響普周。
如是本甚淨,衆生心若斯。
佛皆頒宣之,其心無所想。
猶如呼聲響,無内亦無外。
人尊言如是,乃無内無外。
無想如妙寶,所說悅衆生。
其言無妄想,可一切萌類。
密迹金剛力士。
謂寂意曰:是則如來口言秘要。
又如來密要随其音聲。
而為衆生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