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四(竺法護譯)

首頁
    四面一切衆會。

    而口宣言:汝等正士。

    為能堪任。

    於斯如來。

    從無數劫億百千垓。

    積功累德總持無上正真之道。

    以持擁護無所罣礙。

    從是以來至今蒙濟。

    去來今佛之所由生。

    於是菩薩衆會之中。

    三萬二千菩薩即從坐起叉手而祝稽首禮佛。

    說是偈言: 棄其身壽命,思惟好寂然。

    受持是經法,世護之所歎。

    其是經如藥,療治一切玻受持所言教,發生世尊意。

     爾時賢王天子之等五百天子。

    說是偈言:用一切衆生,以故想積德。

    受持是經典,最勝特深妙於是密迹金剛力士。

    時說頌曰:是議無文字,而反宣文字。

     人中尊所作,班宣我當持。

     爾時世尊,告識氏梵天。

    如來有三不可限量無上供養。

    德無有極何謂為三。

    一曰至心仁和發其道心。

    二曰以發道心護於正法。

    三曰如所聞法為人解說。

    身行如是,是為至不可計德。

    梵天當知。

    如來以是三事。

    積累功勳。

    假使其壽住世一劫。

    廣分别說不能究暢。

    是故梵天。

    當以随順恭敬奉事如來至真。

    是為三事。

    梵天。

    供養如來。

    受四句頌。

    是去來今佛世尊之所說法。

    受而擁護。

    所以者何。

    諸佛世尊皆從是法生。

    故當供法。

    供法不用衣食。

    以法供養。

    諸養中尊。

    為上為長為無俦匹。

    為無等倫。

    是故梵天。

    當以正法而相供養。

    是養真谛無以衣食。

    佛自憶念。

    梵天王,過去曾生為王太子。

    名曰意行。

    生於王家。

    以是見教。

    谛樂道法。

    時卧夢中聞是四句頌。

    本行放逸無脫路。

    以衆生故志於道心在山空閑随順念無所貪受本悉安。

    佛語梵天。

    彼時聞是頌教。

    從夢中覺。

    思惟了了。

    惟是忻然大悅。

    心中解暢。

    即時以偈而歎頌曰: 快哉安上樂,得法藏無荊當充滿衆生,諸貧天人民。

     佛告善安大梵天。

    時王大子得安谛藏。

    曉文字無。

    心自念言:以是偈義。

    充滿衆生貧匮之人。

    往語父母。

    甯有金銀琉璃水精車磲馬瑙明珠藏乎欲濟窮乏以是歡喜。

    父母報言:一切财業非是真寶。

    五家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縣官惡子分耳。

    博聞之慧。

    無衣食求。

    甚為難得。

    父母言善。

    如子所志。

    便取廣施與諸乏者,了三界空。

    令得難緻無盡之慧。

    以故梵天聞是一四句偈。

    化八千人勸入道意。

    無數衆生當生天上。

    以故梵天。

    其有受是深妙之法。

    持諷誦讀為人廣說。

    聞之歡喜若奉行。

    是德不可量逮無極藏。

    假使梵天行大乘業有三事法。

    多益菩薩。

    何謂為三。

    一曰聞行得立受之無厭。

    二曰以聞建立。

    以行為要守口第一。

    不以害心加於衆生。

    三曰不舍大哀。

    是為三。

    以故梵天。

    益於衆生。

    當加勸助是經典要。

    複有二事。

    所造行願無所忘失。

    何謂為二。

    一曰佛初成道。

    勸助如來使轉法輪。

    二曰梵天。

    當勸助是賢劫中當來具千如來至真等正覺。

    使轉法輪。

    令化出家衆人作菩薩行。

    如佛世尊,為自在法王。

    善教訓誨少有能及。

    難逮如是,以故梵天。

    如是比像多所親立。

    一切衆人除老病死。

    至無為業。

    於色無著。

    以解了是能忍衆苦忍無所求。

    主諸天人造立三忍。

    執持正法。

    受諷誦讀是乃甚難。

    受是經者,當作是觀。

    受我身億百千垓劫。

    修清淨行嚴淨佛土。

    擁護正法疾成正覺。

    佛告賢者阿難。

    受是經典持諷誦讀。

    為他人說。

    阿難曰諾。

    當受持之令其堅固。

    佛言阿難。

    勿持是法授非法器。

    莫得授與諸惡知友。

    當施善友慕樂學者,授是經法。

    常當奉護。

    阿難。

    是經不歸非法。

    當歸應器。

    能奉行法。

    常慈心衆。

    又是經者無有妄想。

    瑞應現前精進所緻。

    行是經典有是福報。

    阿難白曰:當受是經。

    承佛威神常令普流。

    若受是法承佛威神。

    其光遠照是等不随無器之業。

    又是經者,所号為何。

    雲何奉行。

    佛言:是經名曰佛所訓誨。

    阿難。

    又有号曰密迹金剛力士所宣布義。

    當持奉行。

    又名如來功勳報應。

    當奉持之。

    又複名曰如來秘要經法之品。

    為他分别無冀養心。

    歸於無量功德而順法律。

    當奉持之。

    所以者何。

    若有奉持是經法者,令以佛眼普見佛土及十方國。

    從地以上高至三十三天思想天。

    滿中七寶百種衆膳。

    貢施如來。

    若有受是經學持奉行。

    以無冀養為他人說。

    是德最多。

    又以衣食供養是經典要。

    宣如來德。

    得福無量不可為喻。

    說是經時。

    無量衆生發大道心。

    不可計菩薩逮得法忍。

    複無央數菩薩逮一生補處。

    佛說如是,賢者阿難。

    密迹金剛力士寂意菩薩。

    及大聲聞一切衆會。

    及諸天人。

    諸阿須輪。

    揵沓和。

    及世間人。

    聞佛所說,莫不歡喜。

    稽首而去。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