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世尊,其彼雪山雨雪生長樹木。
不為諸風所見災害。
菩薩如是随時應行。
生慧光明照於一切。
不於衆生有所計數。
所遊居處無所忘失也,猶如世尊,轉輪聖王生種姓家七寶則現。
何謂為七。
一曰紫金輪有千輻。
二曰白象有六牙。
三曰绀色神馬烏頭朱髦。
四曰明月化珠八角。
五曰玉女後口優缽香身栴檀香。
六曰主藏聖臣。
七曰主兵大将軍禦四域兵。
如是大聖。
菩薩大士以七寶現於世時。
自然道寶現於世間。
何謂為七。
一曰施度無極。
寶。
戒忍精進一心智慧。
善權方便度無極寶。
出現於世度濟一切,猶如轉輪聖王遊四方域。
不可計人民有若幹念。
菩薩如是,以四恩法救攝衆生。
不想衆生有若幹品。
解之本無,猶如轉輪聖王所舉事業。
坐於正座無鬥诤者無理曲直。
衆民自然而順其命。
菩薩如是處佛法座。
無鬥诤者何所從來。
魔諸官屬。
雖抱惡意自然為降,猶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前第一立鐵圍。
大鐵圍山須彌山王。
如是大聖。
學者菩薩如是,先建大乘。
次立大哀。
志性仁和最住無極。
譬如日初出時。
其大光明先照鐵圍大鐵圍山須彌山王。
乃照其馀。
菩薩如是,演慧日明普曜三界以仁和心先照衆生。
大乘光明去三毒之冥皆得神通,猶如世尊,一切諸樹郡國縣邑樂依於地。
一切所生百穀草木皆悉仰地。
所生萬物而得自在。
菩薩如是,一切德本悉因道心。
長育聖慧而成正覺也。
爾時世尊,贊賢王菩薩曰:善哉善哉!仁族姓子。
解引其譬。
說功勳業。
快乃如是,又族姓子。
如衆生界及與法界。
逮得總持菩薩聖慧。
亦複如是,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引喻說相皆能堪任。
取要言之。
未曾患厭。
亦複如是,悉能敷演其所說者,所以者何。
皆無口辭亦無所說若有菩薩未得總持。
無有言教所造因緣。
又其菩薩無有罣礙。
不興辯才。
其馀聲聞無此辯才。
不思觀本乃為說法。
所以者何。
此菩薩衆得無礙辯。
言不可荊無有陰蔽。
無閑無休。
分别辯才。
諸佛尊前說經法。
不怯無弱。
菩薩如是,佛所建立逮總持門故有所說,不懷怯劣菩薩如是得三無礙。
何謂為三。
一曰總持無所罣礙。
二曰辯才無所罣礙。
三曰道法無所罣礙。
是為三。
複有三事。
得入清淨業。
何謂為三。
一曰自然清淨。
二曰本無清淨。
三曰本際清淨。
是為三。
複有三事。
得入無盡矣。
何謂為三。
一曰經法不可窮荊二曰文字之義而不可荊三曰所宣訓誨而不可荊是為三。
又複得入三無住處。
何謂為三。
一曰聖慧而無住處。
二曰言辭文飾亦無住處。
三曰所修建立亦無住處。
是為三。
又複逮得三卒決對。
何謂為三。
一曰應譏宣慧。
二曰尋發辯才。
三曰應時智慧。
是為三。
複有三疾得歸慧。
何謂為三。
一曰決疑令無馀結。
二曰斷猶豫使無沈吟。
三曰可悅一切衆生心意。
是為三。
說是語時。
八千菩薩逮得總持於是密迹金剛力士前白佛言:願佛世尊建立法典。
然後如來滅度之時,最後末世遍布天下。
閻浮利地使得久存令不滅荊爾時世尊周觀四方。
觀察已竟。
時說頌曰:
降根自然勝,寂根無所害。
無本斷其無,伏魔兵衆黨。
解脫解清淨,無恐解所畏。
舍棄於重檐,醫神咒上師。
降制外異學,以法而救攝。
護於行法者,神咒佛所說,無我以除我,其義宜以度。
斯於四天王,說無澤之句。
勇持章句勳,淨複淨正等。
梵天釋天帝,作是如此乘。
慈氏彼通忍,以觀哀所察。
愛敬睹梵天,此者無所犯。
曠野離空曠,無根法曰淨。
降伏魔官屬,故說此神咒。
人中尊建立,是經善義辭。
爾時普流布,随器能受者,
以說此咒術,其地則大動。
諸魔皆悉來,各口宣是言:用言護頭首,是曰為法師。
若手得斯經,歸逮佛所說,
爾時佛告密迹金剛力士。
以建立竟是經典要。
今建立是無能亂者,所以者何。
佛憶識念過去世時。
有佛名寶月。
興出於世。
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号佛世尊,世界曰無悅。
其佛世時。
有二比丘而為法師一名智寂。
二名持至誠。
威神變化高德無極。
大尊巍危受彼如來是章句咒。
而奉持之。
如來滅度之後半劫持法。
其彼三千大千世界百千億魔。
皆見開化。
承無上正真之道。
密迹。
欲知爾時二比丘。
為法師者,豈異人乎。
莫造斯觀。
所以者何。
其法寂者,則我身是也。
持至誠法師比丘者,則密迹金剛力士是也。
此諸章句令是經法。
多所饒益成護正法。
彼時世尊,觀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