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六(竺法護譯)

首頁
    地說法。

    八地眷屬成就。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夢騎乘在園林中。

    此菩薩是九地初地。

    見此菩薩不知是世間利養飲食。

    為魔所牽縛。

    少於業障。

    應供給法師供養所須應習寂默。

    如是趣向彼。

    初地無智行。

    二地無慧。

    三地無決定智。

    四地無禅智。

    五地無無礙智。

    七地無出生智。

    八地無莊嚴智。

    九地無願智。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夢見所未見有村落僧坊人衆。

    此菩薩是初地六地。

    彼多艱難應修念佛。

    如是清淨。

    修信心施修一切信解。

    見如是行相者是初地。

    若卒有所作是二地。

    若莊嚴是三地。

    若見莊嚴竟是四地。

    若見四衆聚會是五地。

    若見天衆是六地。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夢中得蓋是初地七地。

    見佛所持多艱難不為所屈。

    彼於說法人不應起惡意。

    如是清淨。

    若見花蓋是初地。

    若見琉璃蓋是二地。

    若見花及蓋是三地。

    若見物蓋是四地。

    若見畫莖蓋是五地。

    若鈴網蓋是六地。

    若見寶網蓋寶網垂覆是七地。

    除魔業不勤精進。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菩薩自夢與多人說法。

    此菩薩一切十地。

    見彼地地應覺知魔業業障。

    欲得決定辯當出推求。

    於一切物不應愛著。

    於求法人生清淨信心。

    修六和敬戒。

    如是清淨。

    若夢說雲何修行施。

    此是初地。

    雲何十善法是二地。

    雲何聞是三地。

    雲何頭陀德是四地。

    雲何說空是五地。

    雲何說诃責習是六地。

    雲何說無染著是七地。

    雲何說莊嚴定是八地。

    雲何說莊嚴佛是九地。

    雲何說妙時是十地。

    初地施财二地戒财。

    三地方便财。

    四地具七财。

    五地奉給财是。

    六地決斷财。

    七地決定财。

    八地通無礙财。

    九地行财。

    十地得财。

    彼初地善根增上。

    二地戒增上。

    三地方便增上。

    四地所作增上。

    五地十二因緣增上。

    六地甚深忍增上。

    七地壞智增上。

    八地。

    壞教化衆生增上。

    九地調伏增上。

    十地壞淨國土增上。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自夢見初立城郭。

    此菩薩是八地。

    受不退轉記。

    應親近供養甚深信解。

    人多決定疑悔法障。

    彼應供養法師得除疑悔。

    如是清淨。

    彼中住初地疑道為得佛為不得佛是二地。

    教化衆生智疑是三地。

    出生定疑是四地。

    應作智疑是五地。

    道果疑是六地。

    出生疑是七地。

    遊戲疑是八地。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夢縛筏濁水中過。

    彼是七地初地業障魔業增盛。

    應生增上欲心堅固不壞和合相應。

    無生明淨。

    若智方便艱難是初地。

    若欲修勤善身懈怠是二地。

    若心非時是三地。

    或時明是四地。

    若少無畏是五地。

    若教化艱難是六地。

    若佛法艱難是七地。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自夢集船。

    此菩薩是六地。

    若平等行六波羅蜜有艱難。

    當行無依六波羅蜜。

    如是清淨。

    若夢作船未竟是初地作船竟是二地。

    若夢二船并是三地。

    若并縛二船是四地。

    見大衆上船是五地。

    見入船去是六地。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自夢見雲雷放電。

    是菩薩五地初地。

    彼魔業增上。

    少於業障。

    當多思善念舍所愛物。

    集陀羅尼。

    如是清淨。

    若見雲雨電驚怖是初地。

    若不驚怖是二地。

    若憶念法是三地。

    若住山頂憶念是四地。

    若空中念是五地。

    除魔業。

    若上地龍來集。

    會奉事所。

    作不生驚怖。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夢莊嚴得刀。

    此菩薩是初地三地。

    此魔業業障增盛。

    彼應親近忍波羅蜜。

    毗梨耶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

    如是清淨。

    若是垢膩刀是初地。

    得無垢刀是二地。

    得利刀是三地。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夢中得器物。

    此菩薩是七地。

    如是相應當修行。

    彼不定有魔業業障。

    應勤行四攝法。

    如是清淨。

    應淨除六地退法得增上七地。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自夢示衆生道。

    此是一切十地相。

    此如是初相應覺業障煩惱障。

    應供養親近法師。

    舍一切物勤修精進。

    如是趣向。

    若見乘在道轉動是初地。

    示趣園觀道是二地。

    示趣城道是三地。

    示阿練若道是四地。

    示山道是五地。

    示趣海道是六地。

    示天道是七地。

    示聲聞道是八地。

    示菩薩道是九地。

    示佛道是十地。

    說示道竟示地初地。

    覺魔業覺煩惱業。

    此前六地無過也。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夢中入園林中。

    此菩薩八地初地。

    彼夢中受魔業煩惱業。

    夢驚怖悟已生愁苦。

    此應當修空聽甚深法。

    應當默然離於睡眠。

    應親近決定說道法者,如是清淨。

    若自夢退失王位心生驚怖是初地。

    夢破戒驚怖是二地。

    夢法沒盡驚怖是三地。

    夢法師無常驚怖是四地。

    若夢為火所燒驚怖是五地。

    夢被驚怖是六地。

    夢堕山驚怖是七地。

    夢見世尊入涅槃驚怖是八地。

    不勤進六地覺魔業。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夢中見五穀聚。

    此菩薩是八地上地祝初地第二地如是見不勤進。

    見魔業不要談說。

    前身曾供養諸佛。

    多諸艱難。

    不依一切世間。

    不觀於舍守護三業。

    如是清淨。

    夢見聚穀是七地。

    夢聚三千大千世界穀是八地。

    若夢五穀聚熟是九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