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六(竺法護譯)

首頁
    金剛摧菩薩。

    若菩薩夢中見阿耨龍王池。

    此是八地初地。

    少衆煩惱彼疾出生明。

    若無奸詐勤修進行不顧身命。

    一切所須滿適他意。

    如是清淨。

    若見阿耨龍池岸際此是初地。

    若見池中是二地。

    若一切見是三地。

    若手觸水是四地。

    若洗是五地。

    若岸際坐是六地。

    若見阿耨龍王是七地。

    若入龍宮增與氣力是八地。

    除魔業九地。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菩薩夢見天子。

    此菩薩上地五地見處處地。

    彼少業障少魔業,猶如微滴。

    應三月勤修寂靜除業障得明淨。

    如是人應念十方佛。

    應修不愁惱。

    彼若見四大天王衆。

    是見六地見三十三天是七地。

    見兜率天是八地。

    見梵天衆是九地。

    見淨居天是十地。

    初地相應。

    一切見魔業。

    成就善心。

    見一切十地。

     複次金剛摧。

    菩薩若夢見龍。

    此是見八地處處見。

    當成就慎忍。

    雖勤精進數數廢稽。

    勤修方便數複放舍。

    彼所有财封。

    當以供給法師。

    乃至所愛之物悉以舍與。

    然後趣向。

    若山上見龍是初地。

    若曠野見是二地。

    若池岸上見是三地。

    若林中見是四地。

    若人衆中見是五地。

    若王城中見是六地。

    若多人衆圍繞見是七地。

    若空中見是八地。

    除魔業業障初地六地。

     複次金剛摧。

    菩薩若夢自見向馀方閻浮提是初地六地。

    若得忍彼少於障。

    若不勤修。

    不得於明。

    若懈怠奸詐親近彼。

    若生信如是清淨。

    若不樂見閻浮提是初地。

    若樂見是二地。

    若見村落城邑可愛是三地。

    若見園觀雜花是四地。

    若見大衆喜樂是第五地。

    若相娛樂是六地除魔業。

     複次金剛摧。

    菩薩夢著白衣。

    此菩薩是見八地初地。

    此業障清淨魔業增盛。

    彼生樂法心。

    數複退減功德。

    多諸艱難。

    一切物不應慳惜。

    如是清淨。

    若自見一切所須一切敷具人所喜者,不惜身命。

    多聞修善根。

    若著久故好衣。

    是初地。

    若見長領新衣是二地。

    若見長領衣是三地。

    若見打治衣是四地。

    若見打治摩衣是五地。

    若見染衣是六地。

    若見象色衣是七地。

    若見天衣是八地。

     複次金剛摧。

    菩薩若夢得寶鬘此是初地九地。

    彼無業障無魔業。

    當自責己過。

    不責於他。

    求修聞法不作鬥訟。

    如是清淨。

    若一種寶鬘是初地。

    如是二種乃至七種寶鬘是七地。

    若得轉輪王摩尼寶鬘是八地。

    若見天寶鬘是九地。

    除魔業。

    是見初地起業相。

    若戲笑懈擔親近戲笑懈怠不省錄人。

    應當覺知。

     複次金剛摧。

    菩薩若見頭著花鬘是八地初地。

    此實有業障。

    若初中後生定善心。

    舍一切物不生愁惱。

    如是清淨。

    若得一色鬘是初地。

    若得惡色鬘是二地。

    若得種種色鬘是三地。

    若得一切花鬘是四地。

    若得龍花鬘是五地。

    若得天花鬘是六地。

    若得天種種花鬘是七地。

    若得雜天人花鬘是八地。

     複次金剛摧。

    菩薩若夢取得亂花。

    此菩薩是見六地初地。

    此菩薩應勸化菩薩。

    若有自在力勢不侵抂馀人。

    若取有色無香花是初地。

    若取有色香花是二地。

    若取金色花是三地。

    若種種色花是四地。

    若取水陸花是五地。

    若水陸種種雜花是見六地。

    如是相勤修精進。

    若魔業若上地若四地。

    一切適意龍所持來複次金剛摧。

    菩薩若夢中打鼓作伎彼是九地。

    見處處業障魔業增盛。

    此應勤修多聞精進。

    於一切衆生生平等心。

    如是清淨。

    若夢空中打鼓是初地。

    若平地見是二地。

    若村中見是三地。

    若大城中見是四地。

    若大衆中見是五地。

    若屋上見是六地。

    若山中見是七地。

    若須彌山頂見是八地。

    若虛空中見是九地。

    除勤修智魔業。

     複次金剛摧。

    菩薩若夢中見日月蝕。

    是菩薩初地六地。

    毀滅善法多諸煩惱。

    成就惡業。

    應以一切物施不望業報。

    如是清淨。

    見日月初出是見初地二地。

    見雲三地。

    見聚雲五地見無塵霧六地。

    見日月中時除魔業業障。

     複次金剛摧。

    菩薩夢中見不淨塗身。

    是菩薩見初地三地。

    於前身毀罵賢聖。

    修惡行菩薩。

    此菩薩應三年中。

    晝夜三時勤修忏悔。

    自後更不於馀人生輕慢心。

    應多修信解如是清淨。

    以青淤泥自塗身者是初地。

    若塗半身是二地。

    若處處被塗。

    是三地。

    乃至六地。

    應覺魔業。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自夢見作王。

    此菩薩一切十地見處處地。

    有厚善根亦有厚艱難。

    不應於他希望。

    供養於他不起奸詐。

    修質直施。

    所有持戒。

    與他共不自贊不毀於他。

    如是以覺道。

    若在村中恐怖者是初地。

    若在僧房中是二地。

    若在園觀中是三地。

    若天祀中是四地。

    若在大城中是五地。

    若在山中是六地。

    若作閻浮提王是七地。

    若作轉輪王是八地。

    若在海中是九地。

    若在須彌山頂是十地。

    除魔業不勤精進。

    應念諸佛菩薩也。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夢王前若輔相前若大衆中。

    是菩薩是八地。

    見此雜煩惱。

    彼應教化衆生。

    應修供養自修清淨。

    如是清淨。

    彼初地施雜衆煩惱。

    二地戒。

    三地聞。

    四地定。

    五地持。

    六地通。

    七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