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八

首頁
     複次阿難。

    彼極樂界諸菩薩衆。

    所說語言與一切智相應。

    於所受用皆無攝齲遍遊佛刹無愛無厭亦無希求。

    不希求想。

    無自想。

    無煩惱想。

    無我想。

    無鬥诤相違怨瞋之想。

    何以故?彼諸菩薩。

    於一切衆生。

    有大慈悲利益心故。

    有柔軟無障礙心。

    不濁心。

    無忿恨心。

    有平等調伏寂靜之心。

    忍心忍調伏心。

    有等引澄淨無散亂心。

    無覆蔽心。

    淨心。

    極淨心。

    照曜心。

    無塵心。

    大威德心。

    善心。

    廣大心。

    無比心。

    甚深心。

    愛法心。

    喜法心。

    善意心。

    舍離一切執著心。

    斷一切衆生煩惱心。

    閉一切惡趣心故。

    行智慧行已成就無量功德。

    於禅定覺分善能演說。

    而常遊戲無上菩提勤修敷演。

    肉眼發生能有簡擇。

    天眼出現鑒諸佛土。

    法眼清淨能離諸著。

    慧眼通達到於彼岸。

    佛眼成就覺悟開示。

    生無礙慧為他廣說。

    於三界中平等勤修。

    既自調伏亦能調伏一切有情。

    能令獲得勝奢摩他。

    於一切法證無所得。

    善能說法言辭巧妙。

    勤修供養一切諸佛。

    摧伏有情一切煩惱。

    為諸如來之所悅可而能如是,如是思惟。

    作是思惟時。

    能集能見一切諸法皆無所得。

    以方便智修行滅法。

    善知取舍理非理趣。

    於理趣非理趣中皆得善巧。

    於世語言心不愛樂。

    出世經典誠信勤修。

    善巧尋求一切諸法。

    求一切法增長了知。

    知法本無實不可得。

    於所行處亦無取舍。

    解脫老病住諸功德。

    從本已來安住神通勤修深法。

    於甚深法而無退轉。

    於難解法悉能通達。

    得一乘道無有疑惑。

    於佛教法不由他悟。

    其智宏深譬之巨海。

    菩提高廣喻若須彌。

    自身威光超於日月。

    凡所思擇與慧相應,猶如雪山其心潔白。

    光明普照無邊功德燒煩惱薪。

    方之於火不為善惡之所動遙心靜常安猶如大地。

    洗滌煩惑如清淨水。

    心無所主猶如火。

    不著世間猶如風。

    養諸有情猶如地。

    觀諸世界如虛空。

    荷載衆生猶如良乘。

    不染世法譬之蓮花。

    遠暢法音猶如雷震。

    雨一切法方之大雨。

    光蔽賢聖猶彼大仙。

    善能調伏如大龍象。

    勇猛無畏如師子王。

    覆護衆生如尼拘陀樹。

    他論不動如鐵圍山。

    修慈無量如彼恒河。

    諸善法王能為前導如大梵天。

    無所聚積猶如飛鳥。

    摧伏他論如金翅王。

    難遇希有如優昙花。

    最勝丈夫其心正直。

    無有懈怠能善修行。

    於諸見中善巧決定。

    柔和忍辱無嫉妒心。

    論法無厭求法不倦。

    常勤演說利益衆生。

    戒若琉璃内外明潔。

    善聞諸法而為勝寶。

    其所說言令衆悅伏。

    以智慧力建大法幢。

    吹大法螺。

    擊大法鼓。

    常樂勤修建諸法表。

    由智慧光心無迷惑。

    遠衆過失亦無損害。

    以淳淨心離諸穢染。

    常行惠施永舍慳貪。

    禀性溫和常懷慚恥。

    其心寂定智慧明察。

    作世間燈破衆生闇。

    堪受利養殊勝福田。

    為大導師周濟群物。

    遠離憎愛心淨無憂。

    勇進無怖為大法将。

    了知地獄調伏自他。

    利益有情拔諸毒箭。

    為世間解為世間師。

    引導群生舍諸愛著。

    永離三垢遊戲神通。

    因力。

    緣力。

    願力。

    發起力。

    世俗力。

    出生力。

    善根力。

    三摩地力。

    聞力。

    舍力。

    戒力。

    忍力。

    精進力。

    定力。

    慧力。

    奢摩他力。

    毗缽舍那力。

    神通力。

    念力。

    覺力。

    摧伏一切大魔軍力,并他論法力。

    能破一切煩惱怨力。

    及殊勝大力。

    威福具足相好端嚴。

    智慧辯才善根圓滿。

    目淨脩廣人所愛樂。

    其身清潔遠離貢高。

    以尊重心奉事諸佛。

    於諸佛所植衆善本。

    拔除憍慢離貪瞋癡。

    殊勝吉祥應供中最。

    住勝智境赫奕慧光。

    心生歡喜雄猛無畏。

    福智具足無有滞限。

    但說所聞開示群物。

    随所聞法皆能解了。

    於菩提分法勇猛勤修。

    空無相願而常安祝及不生不滅諸三摩地。

    行遍道場遠二乘境。

    阿難。

    我今略說彼極樂界所生菩薩摩诃薩衆真實功德悉皆如是,阿難。

    假令我身住壽百千億那由他劫。

    以無礙辯欲具稱揚彼諸菩薩摩诃薩等真實功德不可窮荊阿難。

    彼諸菩薩摩诃薩等。

    盡其壽量亦不能知。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此是無量壽佛極樂世界。

    汝應從坐而起合掌恭敬五體投地為佛作禮。

    彼佛名稱遍滿十方。

    彼一一方恒沙諸佛。

    皆共稱贊無礙無斷。

    是時阿難。

    即從坐起偏袒右肩。

    西面合掌五體投地。

    白佛言:世尊,我今欲見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并供養奉事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及菩薩衆。

    種諸善根。

    時無量壽佛。

    即於掌中放大光明。

    遍照百千俱胝那由他刹。

    彼諸佛刹所有大小諸山。

    黑山。

    寶山。

    須彌盧山。

    迷盧山。

    大迷盧山。

    目真鄰陀山。

    摩诃目真鄰陀山。

    鐵圍山。

    大鐵圍山。

    叢薄園林及諸宮殿天人等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