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十三

首頁
    損減亦無滅荊但於此法無聽聞者,無受持者,唯除我前渴仰聽聞被甲胄者,當於彼時乃能愛樂聽受斯法。

    彼時衆生聞此法已能生淨信。

    我說彼人當得成就斯廣大法。

    況於今時於此法中。

    能生淨信勤修行者,無邊慧。

    諸菩薩摩诃薩。

    被無上甲胄無量甲胄大甲胄時。

    應作是念。

    我為一切匮乏衆生。

    所謂乏於戒者,乏於聞者,乏於慧者,乏解脫者,乏於解脫知見者,以此大法而豐足之。

    由是大法豐足之故。

    一切匮乏皆令舍離。

    戒财聞财。

    慧财解脫财。

    解脫知見财。

    皆令富饒。

    貪瞋癡火皆令息滅。

    一切衆病皆令除愈。

    無上良藥皆令服之。

    服斯藥故衆病消除。

    獲大安樂永離有馀。

    證清涼性無上涅槃。

    無複有馀思惟觀察。

    不求一切有為無為。

    何以故?以此涅槃最上安樂。

    一切所求更無馀故。

    所求永息已滅盡故。

    無邊慧。

    諸菩薩摩诃薩。

    被於如是大甲胄已,又為哀愍攝取一切諸衆生故乘此大乘。

    此大乘者,過去諸佛已乘出離。

    未來諸佛當乘出離。

    現在諸佛今乘出離。

    無有去者,亦無有乘。

    亦無出離。

    何以故?以空無相無願無生無作者故。

    非已出離。

    非今出離。

    非當出離。

    乘此乘者如是出離。

    為善出離而無執著。

    於一切法。

    非有和合。

    非無和合。

    無來無去。

    此乘此道而出離時。

    亦非和合。

    無來無去此乘此道。

    於大甲胄而出離時。

    亦非和合。

    非不和合。

    無來無去。

    不可得故。

    無邊慧。

    諸菩薩摩诃薩。

    以此甲胄此乘此道而發趣之。

    又此甲胄此乘此道而發趣時。

    不作是念。

    若凡夫法。

    若聲聞法若緣覺法。

    若諸佛法。

    彼法於我若遠若近。

    亦不作念。

    若空無相無願無生無作。

    彼法於我若遠若近。

    亦不作念。

    若厭若離若滅。

    乃至大般涅槃。

    彼法於我若遠若近。

    無邊慧。

    此大甲胄此乘此道。

    一切菩薩。

    一切聲聞。

    一切緣覺。

    一切衆生。

    所不能動。

    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邊慧諸佛世尊於此甲胄此乘此道。

    得不動已而般涅槃。

    何以故?一切諸法不可動故。

    一切法性法性之相。

    相遠離故。

    相清淨故。

    遍清淨故。

    不可以相而為觀察。

    為勝觀察。

    為遍觀察。

    一切法相法相之性。

    不可以性而為觀察。

    為勝觀察。

    為遍觀察。

    一切諸法無性無相。

    不可顯示。

    不可言說。

    是為諸法真實性相。

    無邊慧。

    如此甲胄此乘此道。

    真實之相不可顯示。

    不可言說亦複如是,為令衆生當了知故。

    增長一切法光明故。

    於此甲胄此乘此道。

    假以施設而略說之。

    汝今若欲於此甲胄此乘此道随義行者,勿以施設勿以顯示。

    勿以言說。

    應随義行。

    随義行者無少應行無少随行。

    若於非義不應随行。

    若於是義則應随行。

    随義行時不随聲行。

    不随字行。

    不随語行。

    不随行者,不随彼轉。

    何者為義。

    謂秘密說。

    於秘密說應随覺了。

    應以信行。

    以信行者,於是義中無所分别。

    於無分别乃應随行。

    應随行者乃為不行亦不随行。

    何以故?於是義中無少有行。

    無少随行。

    無少遍行。

    遠離行故。

    不應随行。

    不随菩提相應而行。

    不随流轉相應而行。

    於彼相應及不相應。

    皆非作意。

    皆非正念。

    念清淨故。

    故不應行。

     無邊慧。

    於是義中。

    汝應随行勿異有行。

    若異随行則為妄失。

    随逐音聲。

    随逐文字。

    随逐語言:於彼語言不能舍離。

    遍知音聲。

    超過文字。

    随覺語言:則不随行,則不流轉。

    於是義中。

    如是随行。

    如是随入則無少行。

    行止息故。

    無邊慧。

    於義行時。

    勿複以行而行於義。

    若不以行而行於義,則為不來不複退還。

    若得不來不複退還。

    於此甲胄此乘此道。

    随順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諸衆生作大饒益。

    無邊慧。

    若於此法如是說者,随義行者能随入者心不颠倒。

    無有疑惑成就勝解。

    於此甲胄此乘此道若未攝齲能攝取之速當發趣。

    若有未被斯甲胄者則能速被。

    若有未乘於此乘者,則能速乘。

    若有未住於此道者,則能速祝無邊慧。

    彼諸衆生當攝廣大福德資糧。

    為佛世尊之所護念。

    於法無違與僧同行。

    無邊慧。

    汝已攝取無量善根。

    於後末世當以此法攝諸衆生。

    為諸衆生荷負重擔。

    所獲福德其量難說。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菩薩無畏者,如是被甲時。

    為利諸衆生,乃被無邊甲。

    衆生若貧乏,弊苦無法财。

    無戒無多聞,無慧無解脫。

     被此無邊甲,令法緻豐饒。

    以法豐饒故,一切獲安樂。

    為舍諸貧苦,演說無上法。

    聞者皆離塵,住斯安樂道。

     戒蘊備充足,多聞如大海。

    便得最上慧,由斯能斷縛。

    解脫遍照明,解脫正知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