胝那由他衆生。
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方便調伏無量衆生。
住於聲聞辟支佛乘。
彼劫之中最後如來。
号曰電光。
勇猛軍比丘。
聞電光如來說法之時,獲無生忍。
電光如來即為授記。
汝勇猛軍。
於未來世供養無量千佛世尊,受持如來三時正法。
利益無量無數衆生。
安立百千俱胝那由他衆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量衆生住聲聞乘。
如是乃過阿僧祇劫。
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号曰無邊精進光明功德超勝王如來。
其佛刹土。
積集無量清淨功德。
安隐豐樂人民充滿。
多有聲聞及菩薩衆。
其佛壽命至五小劫。
滅後正法住一小劫。
法教流布天人受持。
舍利塔廟遍諸刹土。
是故勝慧。
諸菩薩摩诃薩於此清淨甚深之法。
應當尊重受持修習。
以法嚴具莊嚴其身。
法莊嚴故證得如來金剛所成大那羅延堅固之身。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
一切衆生盡其軀力。
而欲破壞堅固之身。
乃無有能摧伏之者,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衆中。
演法光明亦無有能敵論之者,若有衆生。
於此深法受持讀誦精勤修習。
随其意樂生於清淨大族姓家。
乃至坐於菩提樹下。
名稱具足。
世界殊妙不雜異道。
尚無梵志遮羅迦名。
況有惡見邪求之輩。
諸不善法亦嘗未聞。
甯有習行不善根者,能以足指放大光明。
遍照無邊一切世界。
一切衆生遇斯光者,皆得安樂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勝慧。
若諸菩薩摩诃薩。
於我法中勤修行者,當獲如是殊勝功德。
我若具說不可窮荊
爾時世尊告無邊慧菩薩摩诃薩言:無邊慧。
若有住斯菩薩道者,勤修如是清淨深法。
與空相應。
寂靜相應。
得法光明。
以法光明見一切法自性無異。
性無異故所見清淨。
見清淨故則無法見。
亦無有法。
離自性見。
法見清淨。
亦無清淨。
無清淨者,無清淨時。
能得清淨智之境界。
見諸法界非界非非界界見清淨。
遠離諸界種種性想。
離性想故。
於界理趣秘密言辭而能覺了。
亦能遍知諸法非界。
以見法界無差别故。
不可壞故。
不變異故。
便獲一切法界理趣善巧方便。
以善方便遍能了知法界理趣。
以等持力。
於諸法界差别理趣随順能入。
住此行時。
以一切法善巧方便。
於一切法無住無著。
無所著故能於一切法界理趣。
随其所應種種開示。
等持力故複能出生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遊戲神通變一為多變多為一。
山石牆壁飛行自在而無罣礙。
善巧能知四界和合不住於界。
知一切界與空界合。
於虛空界無著無系。
以界和合善巧智故。
於一切界方便修習。
以修習故決了水界。
能於水界或令起煙。
或令發焰。
或複於中煙焰俱熾。
乃至無量種種變現。
為諸衆生作大饒益。
以能安住法界理趣善巧方便而無所動。
随其意樂。
随何佛刹。
能於諸有轉胎藏形受化生身。
常見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
彼諸如來。
如是名号。
如是族姓。
如是衆會。
如是說法。
悉分别知。
爾時衆中。
複有菩薩摩诃薩。
名無邊勝。
前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诃薩住何等法。
如佛所說,能得如是最勝功德。
爾時世尊告無邊勝菩薩摩诃薩言:無邊勝。
諸菩薩摩诃薩。
於一切法無所住者,如我所說,能得如是最勝功德。
無邊勝。
諸菩薩摩诃薩。
若住於色受想行識。
若住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
若住欲界色界無色界。
我於此經,則不說有斯諸功德。
然諸菩薩摩诃薩。
於一切法而無所祝不入不出。
故我說彼當得無邊大功德海。
何以故?諸菩薩摩诃薩。
無有少法可得可祝亦無少法若入若出。
善能安住諸法理趣而無所動。
何以故?諸菩薩摩诃薩無住無動。
以無動故無高無下。
無高下故。
遠離於高不住於下。
以不住故名善處祝善處住者於無處祝無處住者不住於處。
諸菩薩摩诃薩。
不於少法若有安立若有積集。
無處無住無起無作。
何以故?處不可得。
以無處故則無分别。
無分别故不動處住如法界祝無有處住則無有祝於處無處無所執著名為善祝無邊勝。
諸菩薩摩诃薩。
於法理趣而安住者,如是安立住於無祝無住處祝見一切法無有分别。
住於如是無分别行。
以如是行。
見一切法而無所動,則與如理而住相應,則與如理不動相應,則與如理不取相應。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菩薩正憶念,於義善思惟。
不住諸法中,說名為智者,未曾有少法,可為安立者,以無安立故,無畏而發趣。
不立於諸色,亦不立諸受。
諸想及諸行,識等亦如是,不住於諸蘊,諸界及諸處。
若處若非處,亦常無所祝
不住於地界,亦不住水界。
火界及風界,亦常無所祝不住於欲界,色界無色界。
得無安立故,不住於三界。
及以虛空界,於彼無所祝以無有所住,平等而發趣。
故無有少法,於中而可祝若得無所住,斯為妙智者,
妙智無所住,無住為菩薩。
能得如是住,則住法界中。
無住相應故,彼常能善祝無住無依止,於法得安祝
若得不依止,則常無所動。
不入亦不出,平等善安祝於法如是住,斯為勇猛者,一切法無高,一切法無下。
如是無所動,法界善安祝安住不動故,便得無上祝不住住相應,斯為勇猛者,不住於住處,於處無所動。
成就無住處,而得善安祝若處若非處,一切無所動。
住於不動處,乃名為不動。
若住不動處,一切無所祝
不念處非處,常住無分别。
不住於處故,則無有所動。
於處無所動,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