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十七(曼陀羅譯)

首頁
    △法界體性無分别會第八之二 文殊師利言:天子。

    覺了身見之體性故名佛出世。

    天子。

    示現無明有愛體性名佛出世。

    覺了貪瞋癡體性故名佛出世。

    天子。

    示現颠倒體性平等名佛出世。

    天子。

    覺了諸見之體性故名佛出世。

    天子。

    示陰界入法界體性名佛出世。

    天子。

    佛出世者,諸法無生是名演說無生法也。

    是無生法。

    都無生死亦無涅槃。

    天子言:文殊師利。

    當為衆生說莊嚴無上正真道法。

     何以故?文殊師利。

    諸佛出世無所增長。

    文殊師利言:天子。

    知恩報恩者,天子言有所作者當知報恩。

    文殊師利言:天子。

    汝欲使如來有所作也。

    天子言:文殊師利。

    如來者無有所作。

    諸佛如來到於無為。

    無為之道無有所作。

    文殊師利言:天子。

    汝許無為者無報恩非不報恩。

    天子言:文殊師利。

    如此法者不應為初發意者說。

    何以故?若聞是法生於驚畏便當退轉。

    文殊師利言:天子。

    若有菩薩初發無上菩提之心。

    驚畏退轉是人則住於退轉也。

    天子言:文殊師利。

    何故說是。

    文殊師利言:天子。

    若有菩薩。

    初發道心驚畏聲聞緣覺地則便退轉。

    若慳惜破戒瞋怠亂癡住於不退。

    天子言:文殊師利。

    雲何住也。

    文殊師利言:天子。

    若有菩薩初發道心。

    安住法界平等中故是名善祝初發心菩薩名之為祝天子言:文殊師利。

    菩薩齊幾名初發心。

    文殊師利言:天子。

    若有菩薩初發心者,修行於空無相無作。

    解一切法無生無滅。

    是名菩薩初發心也。

    天子言:文殊師利雲何菩薩名為久行。

    文殊師利言:天子。

    一切凡夫名為久行。

    於生死中不知始故。

    天子。

    複問文殊師利。

    雲何菩薩名久行者,文殊師利言:天子。

    若有菩薩行於愛染。

    為化愛染諸衆生故。

    而亦不共是愛染祝名菩薩久行。

    行於瞋恚為化瞋恚諸衆生故。

    不共瞋祝亦行愚癡。

    為化愚癡諸衆生故。

    不共癡祝亦行等分。

    為化等分諸衆生故。

    而亦不共一切結祝天子。

    若有菩薩。

    化衆生故觀一切相。

    亦不分别法界體相。

    名菩薩久行者,天子言:文殊師利。

    雲何菩薩名為不退轉。

    文殊師利言:天子。

    若有菩薩觀一切法無災無不災。

    觀法界體性無災無不災。

    是名菩薩不退轉也。

    複次天子。

    若有菩薩亦退不退。

    是名菩薩不退轉也。

    所以者何。

    退者欲界退諸善故。

    複次天子。

    菩薩不知不解故退。

    以知解故無有诤訟。

    是名不退。

    何以故?解一切性法性。

    我以能解了一切法性更不複退。

    是名不退。

    於佛法無疑不信他語。

    離是不是。

    初心清淨無有嫉妒亦無動遙智慧明照。

    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解了佛法。

    是名菩薩不退轉也。

    天子言:文殊師利。

    雲何菩薩名為一生。

    文殊師利言:天子。

    菩薩若知一切諸生而亦不生。

    亦知一切衆生生死。

    於諸生中善能說法。

    教化衆生生處無齲亦取諸生離生死齲不去不來不上不下。

    一切諸法悉平等故。

    亦知因緣和合增長。

    一切衆生身口心意悉皆平等。

    一切衆生無有境界。

    住佛境界入於法界。

    法界平等故。

    平等解了衆生之心。

    善解知時至於道常是名一生。

    天子。

    是則名為菩薩一生。

    爾時寶上天子問於文殊師利童子,雲何名菩薩不生。

    亦於一切而得自在。

    文殊師利言:天子。

    若有菩薩知於行業。

    非憍慢故。

    是菩薩不生。

    亦於一切而得自在。

    複次天子。

    菩薩能舍一切所有菩提之心。

    畢竟不退是名不生若不共諸嫉妒結祝是名一切而得自在。

    若有菩薩威儀法則。

    諸功德戒具成就行。

    是名不生。

    不共犯戒祝是名一切而得自在。

    心不舍背一切衆生。

    是名不生。

    不共一切無明瞋恚諸結使祝是名一切而得自在。

    於諸善根堅住不動。

    是名不生。

    於善根中發勤進勇意。

    是名一切而得自在。

    入諸禅定及次第定。

    是名不生。

    不味禅樂。

    是名一切而得自在。

    若勤精進求般若慧學問無厭。

    是名不生。

    不共癡祝是名一切而得自在。

    不瞋惱诤是名不生。

    不共瞋惱諸诤訟祝是名一切而得自在。

    若如實語是名不生。

    若如實住名得自在。

    若内寂靜是名不生。

    若不污染外諸境界。

    名得自在。

    若能究竟。

    一切智心。

    是名不生。

    不求下乘名得自在。

    覺諸業果是名不生。

    降伏魔業名得自在。

    得世光明是名不生。

    世法不污名得自在。

    不逆所住是名不生。

    不堕所作名得自在。

    若離諸慢放逸勢力。

    是名不生。

    若智慧識成就聖樂。

    名得自在。

    不退所誓是名不生。

    所誓出世名得自在。

    順行緣生是名不生。

    不執緣生法名得自在。

    若以盡智觀一切空。

    是名不生。

    具諸善根名得自在。

    若方便智發起所作。

    生大悲心修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