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體性無分别會第八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陀林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八千人俱。
菩薩摩诃薩萬二千人。
從無量佛土而來集會。
複有三萬二千天子悉向大乘。
時大衆中有菩薩摩诃薩。
名文殊師利童子及寶上天子。
爾時寶上天子作是思惟。
若今世尊告文殊師利演說於法。
若告已說。
令諸魔宮皆悉闇蔽無複威德。
使魔波旬憂惱不悅。
令諸魔衆悉善調伏。
諸增上慢者破增上慢。
自記所得善修行者獲沙門果。
已得果者轉更增上。
使佛法僧種相續不斷。
令多衆人發菩提心。
此如來無量阿僧祇劫。
所集菩提令得久祝若如來在世及滅度後常聞說此法。
随所向乘疾得滅度。
爾時世尊,於寶上天子所念。
即告文殊師利童子,於此衆中可少說法。
今此大衆欲從汝聞。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即白佛言:世尊,當說何法。
佛言:說於法界體性因緣。
文殊師利言:世尊,一切諸法界法界體性。
世尊,出法界外無有所聞。
世尊,雲何言因法界演說於法。
佛言:文殊師利。
憍慢衆生若聞此法生於驚怪。
文殊師利言:世尊,法界體性無有驚怪。
世尊,是驚怪者即法界體性。
爾時大德舍利弗。
問於文殊師利童子,文殊師利。
若一切法皆法界體性。
衆生何處有污染淨。
法界體性無污淨故。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
是諸衆生身見颠倒。
安住我勝我所勝。
是凡夫人發起我想。
是衆生等執著我想。
及著他想起心心數法。
是心心數法。
造作諸業若善不善。
是諸衆生行業因故獲得果報。
大德舍利弗。
若已有生即有染污。
是污染者法界體性。
大德舍利弗。
若知污染是法界體性。
是名白淨然第一義。
無有污淨。
若污染法。
若白淨法。
文殊師利說是法時出百比丘悉斷諸漏得無漏心。
爾時大德舍利弗語文殊師利童子言:所說法界無有錯謬。
說是法已,過百比丘悉斷諸漏得無漏心。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
此法界者,本是系縛今得解耶。
舍利弗言:文殊師利。
是法界者非本系縛今得解耶。
大德舍利弗。
是諸比丘今於何處心得解脫。
舍利弗言:文殊師利。
如來甚多調伏聲聞。
皆斷諸漏心得解脫。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
汝是世尊聲聞不耶。
舍利弗言:文殊師利。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我是世尊聲聞人也。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
汝斷諸漏得於無漏解脫心耶。
舍利弗言:我得無漏解脫之心。
文殊師利言:大德。
以何等心得於解脫。
為過去心為未來心現在心耶。
大德。
過去世心已滅之想。
未來世心未至之想。
現在世心不住之想。
雲何大德心得解脫。
舍利弗言:文殊師利。
非過去心得於解脫。
非未來現在心得於解脫。
文殊師利言:大德。
汝雲何言心得解脫。
舍利弗言:文殊師利。
住世谛說心得解脫。
第一義中都無有心系縛解脫。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
汝欲令法界體性有於世谛第一義谛耶。
舍利弗言:文殊師利法界體性無有世谛第一義谛。
文殊師利言:大德汝雲何。
說住於世谛心得解脫。
舍利弗言:文殊師利。
甯無有心得解脫耶。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
若心有内有外中者是得解脫。
大德而是心者無内外中。
無系縛解脫。
爾時衆中有二百比丘。
聞於文殊師利所說,即從坐起說如是言:若無解脫。
無解脫心。
我等何故出家修道。
若無出世何故修道。
是諸比丘說粗語已背衆而去。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欲調伏是諸比丘故。
知諸比丘所去道。
前化一比丘。
是諸比丘到化比丘所在化比丘前如是問言:大德從何處來。
是化比丘答諸比丘,大德。
我於文殊師利所說,不解不知不信不向。
以是緣故從彼衆來。
是諸比丘即複語此化比丘言:大德。
我等亦爾。
不解不知不信不向。
以是緣故從彼衆來。
化比丘言:大德。
於文殊師利所說法中。
雲何不適。
違逆汝意從衆出來。
諸比丘言:大德。
以文殊師利說無向果。
無有證果。
又無解脫。
我等聞已作如是念。
若無向果無有證果無解脫者,我等何義修行梵行。
若無出者何故修道。
思是義故出彼衆來。
是化比丘作如是言:大德。
汝不解故。
為诽謗故。
為罵詈故。
出彼衆來。
諸比丘言:我等亦不诽謗罵詈。
但以不見於解脫故出彼衆來。
是化比丘即便稱歎諸比丘言:善哉善哉大德。
我等今當善共思議。
若非罵詈則非诤訟。
非诤訟者,是第一義沙門法也。
汝等心者何等相耶。
為青黃赤白紫頗梨色實耶。
不實耶。
常耶。
無常耶。
色耶。
非色耶。
諸比丘言:大德。
心者非色而不可見無有形照。
亦無觸對。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