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呵責有漏戒,贊無漏學處。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呵責小心過,稱揚大心德。
大悲現神變,稱贊修身戒。
乃至於心慧,無漏無所依。
大悲現神變,稱贊滅苦道。
樂著戲論人,諸佛所呵責。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分别眼斷過,開示寂滅相。
耳鼻舌身心,色聲香味觸。
乃至音聲名,一切皆如是,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盛年少壯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生處憍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種姓憍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受用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自在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於色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女人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衣服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於酒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為王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於戒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衆生。
智慧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如是覺神通,禅巧增上慢。
财說明眷屬,音樂及歌詠。
是名稱贊歎,供養并利養。
美妙诳谄憍,無慚及無愧。
貢高具足慢,放逸貪亦然。
大悲現神變,開示諸衆生。
心意下劣者,為說殊勝想。
大悲現神變,開示諸衆生。
自輕退屈者,為說精進力。
大悲現神變,開示諸衆生。
貪著财物者,為說知足法。
又化香宮殿,及以華宮殿。
皆挾妙樓閣,化佛於中坐。
又化諸天女,住薝蔔華宮。
皆現於半身,持華鬘供養。
又化諸天女,住婆師華宮。
皆現於半身,持金鬘供養。
又化修羅女,住摩利華宮。
皆現於半身,持花鬘供養。
又化諸天女,住青蓮華宮。
皆現於半身,稱贊佛功德。
又化諸梵天,坐真金宮殿。
而現於全身,慈聲稱歎佛。
又化諸天女,種種莊嚴身。
環珮牙樘觸,出微妙音聲。
說諸有為法,遷變無堅固。
愚人妄分别,不能如實知。
如是嚴具聲,不從身心出。
無去亦無來,亦無有方所。
乃至於色心,一切皆如是,愚者不能思,於此生疑惑。
如是莊嚴具,所出妙音聲。
聞子百千刹,解脫無量衆。
汝等當觀察,導師自然智。
無邊功德身,超過愛戲論。
寂靜無諸過,離見治心翳。
相好以莊嚴,身意皆清淨。
汝觀佛入城,猶如師子步。
鵝王象王行,滿足衆生願。
成就殊勝福,真實相莊嚴。
普令諸衆生,瞻仰無厭足。
汝觀兩足尊,具大慈心者,雖以少物施,獲無量功德。
能令諸衆生,於多百千劫。
乃至證涅槃,果報無窮荊汝觀兩足尊,成就無漏戒。
令諸衆生等,恭敬而頂禮。
無量諸天衆,各舍其宮殿。
不耽樂遊戲,親近於導師。
汝觀魔及民,於佛生信樂。
鹹持金柄扇,侍奉於左右。
五百諸魔子,以天悅意華。
共散於如來,希求無上慧。
曾於過去佛,稱贊而供養。
今者遇世尊,各各懷欣慶。
亦以無量辯,贊歎於如來。
爾時有魔子,名為舍愛者,最初稱贊佛,能知眼盡邊。
亦了眼生邊,乃至寂滅相。
又知眼盡等,無邊名義句。
以善巧言詞,為衆生演說。
而於名義中,無著無疑惑。
了知無去來,無取亦無舍。
自性常空寂,遠離於文字。
亦無能受持,讀誦修行者,往昔諸如來,已曾廣開示。
得以假名字,而實無所說,如是自性空,超過蘊界處。
無妄無真實,亦無處非處。
乃至言語斷,心行處亦滅。
愚夫著相故,見佛有入城。
世尊離諸相,愚人妄分别。
世尊入城時,若人生歡喜。
是則相分别,當必懷憂戚。
若離相分别,則不見入城。
乃至行動相,得無分别慧。
若以相見佛,則見有入城。
於生轉法輪,一切皆分别。
若以相見佛,乃至生歡喜。
彼人住魔行,魔境常現前。
若以相見佛,當見於變異。
是人懶憂戚,智者應憐愍。
於法若見得,便有失法憂。
於佛若見生,則有涅槃苦。
若多劫修行,了知一切相。
不分别入城,亦無涅槃想。
若了心相空,則住佛行處。
不分别入城,亦無涅槃想。
若人如是知,則見於諸佛。
亦能了性空,畢竟無生滅。
世尊無量劫,修習諸苦行。
為證於性空,愚人不能了。
世尊入城時,百千衆圍繞。
人及非人等,淨心而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