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十二(玄奘譯)

首頁
    。

    於覺分法有所希望。

    妙菩提心以為前導。

    專修勝善身業意業。

    及以語業。

    是則名為專修義利。

    舍利子複有專修義利。

    謂於身命無所顧戀。

    於覺分法有所希望。

    妙菩提心以為前導。

    專修引發柁那波羅蜜多。

    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是則名為專修義利。

    舍利子,複有專修義利。

    謂於身命無所顧戀。

    於覺分法有所希望。

    妙菩提心以為前導。

    而專修行布施愛語利益同事。

    攝化一切諸衆生故。

    是則名為專修義利。

    舍利子,複有專修義利。

    謂於身命無所顧戀。

    於覺分法有所希望。

    妙菩提心以為前導。

    專修念處。

    正斷神足。

    根力覺分。

    如是道支。

    是則名為專修義利。

    舍利子,複有專修義利。

    謂於身命無所顧戀。

    於覺分法有所希望。

    妙菩提心以為前導。

    而於父母及諸師長。

    專修供養恭敬禮拜。

    曲躬合掌謙下問訊。

    迎逆給事并和順業。

    是則名為專修義利。

    舍利子,複有專修義利。

    謂於身命無所顧戀。

    於覺分法有所希望。

    妙菩提心以為前導。

    於三寶所随順法教。

    專修敬事。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

    一切衆生專著無義。

    為無義行之所拘執。

    顧戀身命放逸懈擔而我今者專修義利。

    為有義利之所守護。

    我當勤加精進。

    以身供事諸說法師。

    以不堅身易於堅身。

    當修福智二力資糧。

    以修福智力資糧故。

    當近無上微妙菩提。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依屍羅波羅蜜多。

    行菩薩行。

    為求如是菩薩藏故。

    承事供養諸說法師。

    乃至施及貯水之器。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九發心。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頌曰: 諸愚癡凡夫,常顧於身命。

    不願求菩提,起雜染三業。

    常為利自身,及妻子眷屬。

    寶玩於無義,是名癡凡夫。

     驅役奴仆等,多畜養四足。

    寶著於無義,是名無智者,貯積多财穀,不施不食用。

    寶著於無義,名守藏愚夫。

     諸愚癡凡夫,專寶著無義。

    具妙慧菩薩,精求諸義利。

    不顧於身命,欣樂助菩提。

    起種種善業,是名專義利。

     方便善修習,施戒忍正勤。

    靜慮與妙慧,是名專義利。

    供養於父母,給侍諸師長。

    深敬奉三寶,是名專義利。

     於攝一切法,諸菩薩妙藏。

    誦持及開闡,是名專義利。

    如是專義利,諸佛之所贊。

    精進善相應,是勝無畏子。

     發如是念已,以清淨信心。

     敬養尊重師,乃至奉水器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

    行屍羅波羅蜜多時。

    發起如是第九心已,為欲勤求大菩薩藏故。

    於說法師倍複承事。

    勤加供養。

    乃至施及貯水之器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行屍羅波羅蜜多時。

    發如是心。

    世間衆生邪僻自在。

    反執師教無所克獲。

    不獲何等。

    所謂聖财。

    雲何聖财。

    謂信戒聞慚愧舍慧。

    如是等法是謂聖财。

    彼諸衆生不獲此故。

    名極貧窮。

    菩薩摩诃薩。

    又作是念。

    我今應修妙善自在。

    於師教誨随順敬受。

    所以者何。

    菩薩摩诃薩。

    由妙自在。

    於師教誨随順敬受。

    有所證得。

    何所證得。

    所謂聖财。

    何等名為菩薩聖财。

    謂菩薩藏法門差别。

    了知菩薩妙善自在。

    即說法師妙善自在。

    於菩薩藏法門差别。

    廣為衆生宣暢敷演。

    辯了建立。

    開闡分别。

    顯示流布。

    菩薩摩诃薩。

    安住如是菩薩藏已,獲聖法财永斷貧窮。

    速疾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依屍羅波羅蜜多。

    行菩薩行。

    發是心已妙善自在。

    於師教誨随順敬受。

    複作是念。

    我當以不堅身貿易堅身。

    為欲勤求菩薩藏故。

    承事供養於說法師。

    乃至施及貯水之器。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第十發心。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頌曰: 世間下劣諸衆生,谀谄幻惑多奸僞。

    颠倒僻執不如理,專惡自在違師教。

    深知是已順師誨,便能分别廣敷演。

    由斯獲得仙聖财,信戒舍聞慚愧慧。

     如是七财無盡藏,知非器者勿開顯。

    世間多有善衆生,堪為諸佛淨法器。

    無谄美言來請問,妙善自在而閑雅。

    常發勇猛勤精進,恭敬正法樂常聞。

     為證諸佛妙菩提,不顧所愛之身命。

    知彼堪任正法器,複能受持深妙理。

    導師發起大慈悲,為說無雜真法界。

    諸大菩薩妙法藏,依彼建立勝菩提。

     又於其中廣開示,諸佛堅固聖财寶。

    一切諸法為空相,亦無相相無我相。

    無有壽命無變異,無諸戲論無受藏。

    一切諸法之自性,不從緣生亦無相。

     曾無初起無終滅,無相真如之所顯。

    若善自在柔和者,於師教誨無倒執。

    自然最勝為開示,本境所學解脫門。

    淨信屍羅與慚愧,正聞舍施般羅若。

     為彼分别廣敷顯,無盡七财之法藏。

    佛子和柔妙自在,随順善友所誨言:我當承事語法師,為證無上菩提故。

    菩薩適發是心已,於渴乏者生悲愛。

     乃至經營淨瓦器,盛滿清水随時施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

    行屍羅波羅蜜多時。

    發起如是第十心已,為欲勤求大菩薩藏故。

    於說法師倍增承事。

    勤加供養。

    乃至施及貯水之器大寶積經卷第四十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