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十五(玄奘譯)

首頁
    無量圓滿諸佛妙法。

    皆是菩薩摩诃薩羼底波羅蜜多之所成就。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行羼底波羅蜜多時。

    應當具足諸忍正行。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若被罵詈終無返報。

    善達言語如響聲故。

    若被捶打終無返報。

    善達身形如影像故。

    若被忿怒終無返報。

    善觀其心如幻幻故。

    若被贊毀終無愛恚。

    善知自身德圓滿故。

    於得失利不生欣慼。

    調伏其心住寂靜故。

    不希美稱不犯惡名。

    善能觀察廣大慧故。

    毀而不下贊而不高。

    德善安住不傾動故。

    於諸苦事曾無厭惡。

    苦衆生所深懷戀故。

    於諸樂相曾無欣愛。

    知有為樂性無常故。

    世間八法所不能染。

    不依一切有趣生故。

    於諸自苦善能堪忍。

    終不令他受苦惱故。

    於勝菩提心無退屈。

    覺分資糧善圓滿故。

    節節支解乃至斬首。

    善能堪忍。

    希求如來金剛身故。

    屠割身肉善能堪忍。

    為求如來妙相好故。

    諸變惡事善能堪忍。

    為殖一切善業力故。

    舍利子,如是等相。

    名為菩薩摩诃薩。

    成就羼底波羅蜜多。

    應如是學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行羼底波羅蜜多時。

    諸忍之相。

    所謂菩薩摩诃薩。

    修行忍者,是則名為畢竟堪忍。

    何以故?若謂我能堪忍毀罵。

    而起忍者,是則名為俱生之忍。

    如是忍者非畢竟忍。

    若謂誰能起罵。

    複何所罵而起忍者,是則名為挍計法忍。

    若謂是眼能罵眼耶而起忍者,是則名為觀諸處忍。

    若謂此中無能所罵而起忍者,是則名為悟入一切無衆生忍。

    舍利子,如是諸忍。

    皆非菩薩畢竟之忍。

    又舍利子,若謂罵聲但有諸字。

    是則名為響聲之忍。

    如是忍者非畢竟忍。

    若謂彼我俱無常者,是則名為悟無常忍。

    若謂彼有颠倒我無颠倒。

    是則名為高下之忍。

    若謂彼非正理我是正理。

    是名相應不相應忍。

    若謂彼住邪道我住正道。

    是則名為二道别忍。

    如是忍者非畢竟忍。

    若謂我忍於空不忍見趣。

    我忍無相不忍諸覺。

    我忍無願不忍志求。

    我忍無作不忍諸行。

    我忍惑盡不忍煩惱。

    我忍諸善不忍不善。

    我忍無罪不忍有罪。

    我忍無漏不忍有漏。

    我忍出世不忍世間。

    我忍清淨不忍雜染。

    我忍涅槃不忍生死。

    舍利子,如是諸忍。

    但得名為治斷之忍。

    皆非菩薩畢竟忍也。

     複次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

    行於羼底波羅蜜多時。

    修行菩薩畢竟之忍。

    舍利子,若随順空不減諸見。

    於彼空性亦無增益。

    如是忍者,是名菩薩畢竟之忍。

    若随順空不減求願。

    於無願性亦無增益。

    若随順空不減諸行。

    於無作性亦無增益若随順空不減煩惱。

    於惑盡性亦無增益。

    若随順空不減不善。

    於彼善性亦無增益。

    若随順空不減有罪。

    於無罪性亦無增益。

    如是乃至若随順空不減生死。

    於涅槃性亦無增益。

    舍利子,如是等相而生忍者,則名菩薩摩诃薩畢竟之忍。

    舍利子,一切諸法。

    非能生非所生。

    非已生非現生。

    無有一法是可生起。

    無生起故則無有荊若有能知此無盡者,則名菩薩摩诃薩畢竟之忍。

    舍利子,一切諸法。

    非是有為。

    亦非無為。

    無有增益。

    無損無增。

    亦無長養。

    無盛無衰。

    無有作者,無有起者,由無起故。

    亦無有荊如是忍者,則名菩薩摩诃薩無生之忍。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行菩薩行。

    若有具足成就如是忍者,是名菩薩摩诃薩。

    羼底波羅蜜多圓滿成就。

    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如是羼底波羅蜜多。

    精勤修學。

    行菩薩行者,不為諸魔魔衆天子之所擾亂。

    又亦不為異道邪論所能摧伏。

     △毗利耶波羅蜜多品第九之一 爾時佛告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

    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依毗利耶波羅蜜多。

    行菩薩行。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於是正勤波羅蜜多。

    精進修學行菩薩行。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具足成就不退正勤。

    而能不顧所重身命。

    發大精進求菩薩藏微妙法門。

    殷重聽聞受持讀誦究竟研尋通達義趣。

    廣為他人敷演開示。

    或複書持如理修學。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菩薩行。

    舍利子,雲何名為不顧身命。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行正勤波羅蜜多時。

    設為於他所加恐怖。

    作如是言:若汝於此菩薩藏經。

    受持讀誦。

    乃至廣為他人開示書持。

    如理修學者,我當以百具箭槊。

    貫舉汝身。

    除斷汝命。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當於爾時,雖聞此言曾不入心。

    無恐無怖無驚無畏。

    發四堅固勇猛威勢。

    於菩薩藏微妙法門。

    轉加精進。

    不棄不舍不遠不離。

    具足成就猛利信解堅固信解堅固堪忍堅固正勤。

    舍利子,我當為汝說堅固忍堅固正勤方便譬喻。

    為令菩薩得堅固忍堅固正勤。

    行菩薩道不顧身命。

    舍利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衆生有情所攝。

    若卵生若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