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究竟,四種正勝四神足。
及四最勝無礙辯,我今欣求如是祝
舍利子,爾時薄伽梵勝現王如來。
哀此童子,受其所獻上勝道常與刍僧入中居止。
時彼童子,既睹如來及刍僧受其施故。
心大歡喜踴躍無量。
又以種種上妙供具。
而為供養。
倍加恭敬尊重贊歎。
於半月間中無斷絕。
過是已後。
便於佛前除去須發。
被袈裟衣。
以淨信心舍棄家法。
趣於非家。
專志精勤求諸善法。
舍利子,時二童子求善法已,心正了知。
於佛菩提俱發弘誓。
其兄律儀作是誓言:願我最先成等正覺。
其佛名曰世間依怙放大光明。
其弟住律儀者,又發誓言:願我最先成等正覺。
其佛名曰大導商主天人中尊。
舍利子,爾時律儀童子菩薩摩诃薩。
作是願已,即於勝現王如來前。
合掌而立大誓莊嚴。
說伽他曰:
我當不複更安坐,亦無放倚身眠卧。
專精勤求菩提道,為利一切群生故。
我當不觀身與命,常舍賴惰勤精進。
志求上妙菩提道,為利一切群生故。
假使血肉都乾竭,皮骨筋脈皆枯燥。
要舍懈怠及身命,精勤為趣上菩提。
舍利子,爾時住律儀童子菩薩摩诃薩。
聞兄律儀童子菩薩摩诃薩發是願已,歡喜踴躍。
即於其前。
說伽他曰:今當共契同和好,修行無上菩提行。
與發最勝勤精進,為利一切群生故。
我今薄濟於身命,随彼血肉皆枯燥。
發千精進随兄學,為求無上菩提故。
我當獨處住空閑,山野林中勤精進。
常求微妙最勝智,随住莊嚴大法王。
爾時佛告舍利子,彼過去世。
勝現王如來法中。
律儀童子菩薩摩诃薩。
與住律儀童子菩薩摩诃薩。
於彼佛所發大弘誓。
行毗利耶波羅蜜多故。
精勤不懈。
修行正道。
舍利子,彼二菩薩行精進時。
於千歲中。
乃至未曾如彈指頃。
被於睡眠之所逼奪。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欲卧息心。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欲樂坐心。
於千歲中未曾一返屈身蹲踞。
唯除便利若食飲時。
便就住立。
於千歲中未曾再食。
日止一食。
食止一搏。
飲水一器。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欣樂食心。
如謂我今極為饑渴。
願當疾得如是等念初無有生。
於千歲中未曾一返過量飲啖。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稱量飲食。
此鹹此淡。
此甘此苦。
辛酢美惡初無興慮。
於千歲中每乞食時一心正念。
未曾觀彼授食人面。
不生是念。
誰與我食。
為丈夫耶。
為婦人耶。
乃至童男童女。
皆不瞻視。
於千歲中居止樹下未曾仰面觀於樹相。
於千歲中所著衣服未曾再易。
於千歲中未曾一念起於欲覺恚覺害覺。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緣親裡覺。
若父若母兄弟姊妹及馀眷屬皆不緣念。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
於所居家發思覺心。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仰觀虛空日月星宿雲霞等色。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以身依倚若壁若樹。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以諸蘇油用塗支體。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身心驚怖。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身心疲倦。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懈怠賴惰放逸之心。
唯興是念我今修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時當證。
何時當得。
於千歲中未曾一返身心痛惱。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我欲剃發。
唯除四天大王。
時來頭上。
以其神力手摩持去。
於彼天宮起窣堵波。
衆寶莊嚴而為供養。
於千歲中雖有天王若來若去而心都無去來之想。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
從陰影處至光景處。
從炎熱處至清涼處。
於千歲中於嚴寒時未曾起念覆厚暖衣而取溫適。
於千歲中未曾起念論說世間無益之語。
舍利子,是二菩薩。
於千歲中行如是等堅固精進時。
有惡魔名愚癡念。
如我今者出現世間。
有惡魔羅愚癡念者,舍利子,彼時惡魔興壞亂故。
於律儀菩薩所經行道。
仰布利刀遍其行處。
爾時律儀菩薩。
於彼刀道微失本心。
生利刃想。
適生想已便即追悔。
發大音聲再返唱言:咄哉奇事。
我今如何住於放逸。
舍利子,時彼菩薩所發音聲。
遍告三千大千世界。
於上空中。
有百千拘胝天魔徒黨。
聞是菩薩憶念音聲。
即共同時語菩薩言:如汝今者普告之聲。
深為善說深為善說。
舍利子,如是天聲唯律儀聞。
彼住律儀。
於諸天聲及此菩薩。
普告大聲初不聞之。
爾時律儀菩薩。
聞天語已,奮發堅固大精進。
欲複前經行。
再轉其心不緣刀刃。
舍利子,時彼菩薩摩诃薩。
降魔怨已,住如是威儀。
行如是妙行。
修如是道迹。
起如是大悲。
興發如是勇猛精進。
未曾休廢。
複次舍利子,彼二大士。
於彼法中。
行毗利耶波羅蜜多故。
俱成就是威儀行迹大悲勇猛。
又於千歲住空閑林。
修佛随念。
過是已後。
勝現王如來。
方入涅槃。
爾時諸天。
便來告曰:善男子,豈不知耶。
如來今者已般涅槃。
時二大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