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一百衆生。
非一千衆生。
非一百千衆生。
如是除滅。
非一拘胝衆生。
非一百拘胝千拘胝百千拘胝衆生。
如是除滅。
非一拘胝那庾多衆生。
非一百拘胝那庾多千拘胝那庾多百千拘胝那庾多衆生。
非一姜羯羅衆生。
如是除滅。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衆生所有三毒大患皆得除滅。
複次舍利子,如大雪山中。
有大藥王。
名為毗伽摩。
若聞其聲。
一切世間猛烈毒熱。
皆悉消滅。
若藥所住百逾繕那。
其威盛故令諸惡毒皆無勢力。
若以藥王塗大螺鼓。
若擊若吹其聲所及。
諸有衆生。
或飲毒藥。
或被毒螫。
毒塗毒刺。
衆毒惱者,但聞如是螺鼓之聲。
暫至於耳。
一切諸毒皆得除滅。
舍利子,如是毗伽摩大妙藥王。
一切世醫皆不能識。
唯除時縛迦大醫王者,方知色性。
如是舍利子,無倦精進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行毗利耶波羅蜜多故。
積集如是無上正法阿竭陀膏藥。
不與聲聞獨覺法共。
唯除如來無上正法大醫之王。
能滅衆生諸有病者,以無上正法阿竭陀膏藥。
用塗大法之螺。
塗已吹之。
聲告三千大千世界。
其中所有一切衆生。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等。
聞是聲已,貪瞋癡等諸重大患。
悉得寂滅無有遺馀。
複次舍利子,如是無上正法阿竭陀膏藥。
從於何所而來集此。
舍利子,當知如是膏藥。
從大菩提法器中來。
又舍利子,彼菩提器從何而來。
當知從菩薩法财寶箧中來。
又舍利子,如是菩薩寶箧從何而來。
當知不異大菩薩藏法門中來。
是故舍利子,無倦精進菩薩摩诃薩。
為欲修行毗利耶波羅蜜多故。
應極至誠尋求如是大菩薩藏法門經典聽聞受持。
若讀若誦研究義理。
廣為衆生宣說開示。
舍利子,汝又應知如是之相。
吾今當說重顯其義。
若諸無倦精進菩薩摩诃薩。
修行毗利耶波羅蜜多故。
聞我說已,於是經典。
應極至誠尋究義理。
為他開示。
舍利子,乃往古世。
過阿僧企耶劫。
廣大無量。
不可思議。
難可度量。
乃至過是等數。
又複過是等量。
當於爾時,於此世界。
有佛出現。
名赤蓮花勝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禦士天人師佛薄伽梵。
舍利子,彼佛聲聞弟子一大集會。
其數具滿八十拘胝。
皆是大阿羅漢。
諸漏已荊乃至獲得諸心自在最勝波羅蜜。
舍利子,彼佛壽量滿八十歲。
便般涅槃。
正法住世經五百歲。
像法住世亦五百歲。
舍利流布。
如我今者,般涅槃後供養舍利當流布相。
舍利子,彼佛去世入涅槃後。
将滿百年有一菩薩。
他方界終。
生此世界大王之家。
適初生已便唱是言:奇哉今者生非法處。
又作是言:奇哉今者生非法處。
如是唱已複作是言:我於今者當行法行。
我於今者當行法行。
爾時衆人皆生疑怪。
以其所述同共号之。
名為法行。
舍利子,時法行王子。
漸漸長大。
諸根成滿狀年二十。
淨信舍家趣無上道。
既出家已,獨止幽閑空寂林中。
宴處靜室。
時虛空中有大天神。
來告之曰:刍當知。
汝今若求如來佛果。
聲稱高遠尊上法者,但當勤學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若未獲者勿舍精進。
專志尋求無令不果。
舍利子,時法行刍。
從彼天神聞斯語已,心大歡喜。
踴躍無量。
身意悅豫。
即行尋訪菩薩藏法。
躬詣村城王都國邑乃至亭館。
展轉尋求了無所得。
爾時法行刍。
複更經曆往諸僧坊。
或見刍或刍尼。
便至其所。
作如是言:善哉仁者,何處當有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菩薩摩诃薩依之修學。
出生無量諸佛妙法。
彼便答言:刍當知我初不聞何等名為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我於今者因汝說故。
方聞大菩薩藏法門名字。
來入我耳。
舍利子,爾時法行刍。
重自思念。
如是法門諸佛妙法。
不應天神妄有所說,我於今者要當不舍勇猛精進。
乃至未聞大菩薩藏法門已來。
中無懈廢。
便更請問彼刍等。
赤蓮花勝如來般涅槃時。
焚身之地為在何所。
汝當示我此地方面。
我當往彼行精進業。
彼刍等即告之言:刍當知如是方面。
是薄伽梵赤蓮花勝如來焚身之地。
爾時法行刍。
即往其所。
到已頂禮右繞無數。
卻退一面結加趺坐。
一心攝念想對彼佛。
作是誓言:我於此處結加趺坐。
我若不從赤蓮花勝如來。
現前聽聞大菩薩藏微妙法門者,要當不解此坐。
不起此處。
舍利子,時法行王仙刍。
精進堅固發如是誓。
結加趺坐過七日已,東方世界有薄伽梵。
名曰寶藏如來應正等覺。
為法行王仙刍故。
從彼而來現其身前。
為說開示八門句法。
因又告曰:王仙刍。
汝今當随八門句法大菩薩藏微妙法門精勤修行,則諸佛法不難得遂。
時王仙刍聞佛教已,精勤修習八門句法。
於後不久便得成就不可思議無上多聞。
即從地起離本坐處。
為欲廣行毗利耶波羅蜜多故。
勇猛正勤。
往諸村城王都國邑乃至亭館。
從一一處至一一處。
展轉宣說顯通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滿六十歲。
於如是時教化衆生。
天人等衆滿拘胝數。
皆得安住於三乘中。
舍利子,彼王仙刍。
化衆生已,臨命終時發如是言:願我還生此佛世界人趣之中。
當修法行。
作是願已便就命終。
以願力故。
於此世界贍部洲中。
生居士家。
彼初生日便唱是言:我於今者當修法行。
又作是言:我於今者當修法行。
爾時衆人。
因其所述。
為立本号。
還名法行。
舍利子,是法行童子,形如八歲。
淨信舍家趣無上道。
出家不久。
以宿習故。
法菩薩藏微妙法門。
無上深義自然現前。
法行刍。
安住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