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十四(玄奘譯)

首頁
    花鬘所。

    以五百羯利沙缽那買得此花。

    迷伽告曰:今酬本價能與花不。

    女曰不然。

    又曰若不許者,今有五百羯利沙缽那。

    汝當獨取此七莖花。

    二人當共為可爾不。

    女曰:卿用此花為作何等。

    告曰:将用奉散放光如來。

    女曰:如卿所言從今已往。

    於諸有趣常能降及為我夫者,當以此花持用相委。

    爾時迷伽。

    便報女曰:止止女人勿作是說。

    何以故?汝女人性掉動輕轉多諸放逸。

    汝之所言不足收采。

    又我當於阿僧企耶劫。

    修集佛法廣行布施。

    或以金銀珍寶珊瑚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象馬駝驢牛羊群畜。

    乃至或舍大國王位車辂服飾内宮妃後男女眷屬。

    或舍手足耳鼻皮肉骨髓髻中明珠眼目頭首。

    大略而言:無有一切内外之物於我施門而不舍者,或複有時當舍於汝。

    入佛法中以信出家趣於非家。

    汝性掉動輕轉放逸。

    或當爾時於我大舍而為障礙。

    其女報曰:審如所言我為大利。

    縱使卿今賣我此身。

    乃至充一羯利沙缽那者,終無異心於施留礙。

    或複割截我身段段舍施。

    定無留礙修集佛法。

    迷伽告曰:若能如是此則為可宜速與花。

    爾時女人持花授與。

    迷伽取花。

    便即往詣放光佛所。

    遙見如來為無量百千拘胝那庾多衆生。

    前後圍繞。

    威儀庠序導衆而前。

    乃至以無量百千功德莊嚴從彼而來。

    於世尊所心生淨信。

    以無量種清淨歡喜深愛重心。

    前詣佛所恭敬禮拜不勝欣慶。

    又見多人以諸大價微妙衣服。

    為供佛故敷施行道。

    便作是念。

    我今雖無上妙衣服。

    唯有所著弊鹿皮衣。

    當敷道中藉如來足。

    作是念已脫衣布地。

    爾時諸人競取皮衣。

    遠棄他所。

    鹹生蚩責。

    雲何為是含靈中寶敷設如此弊鹿皮衣。

    時彼迷伽即便馳往四衢道邊泥濕之處。

    取鹿皮衣敷置其上。

    作如是念。

    放光如來大慈悲者,加哀憐我。

    以遍照眼及遍照智。

    賜觀所為希願。

    以足蹈我衣上。

    爾時如來愍其所念。

    便以足趾蹈鹿皮衣。

    迷伽見已,心生慶悅踴躍歡喜。

    即以所持昷缽羅花。

    用散佛上。

    於時複有無量天子。

    住虛空中。

    以天曼陀羅花昷缽羅花缽特摩花拘貿陀花奔荼利花及天栴檀末香俱散佛上。

    作天音樂詠天清歌。

    遍滿虛空大興供養。

    時彼迷伽所散之花列住空中。

    乃複變成無量千數昷缽羅花葉。

    皆垂下合成花蓋随佛而行。

    迷伽見已倍複踴躍心生淨信。

    於如來前。

    解十二年金色發髻以布于地。

    便發無上菩提大願。

    若我來世當成如來應正等覺審不虛者,唯願今者放光如來授手安慰。

    又發堅固勢力弘誓。

    作如是言:若使如來不以足趾蹈金色發授手安慰。

    及不授我菩提記者我終不起。

    即於此地乾枯命終。

    舍利子,爾時放光如來應正等覺。

    具遍照眼及遍照智。

    於三世中無事不達。

    知彼迷伽意欲解已,便舉足趾蹑其發上。

    即便右顧如龍象回。

    告諸聲聞一切大衆。

    汝等刍勿蹈其發。

    所以者何。

    此儒童者,卻後過阿僧企耶劫。

    當成如來應正等覺号釋迦牟尼。

    舍利子,是時迷伽聞佛授記歡喜踴躍。

    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

    證得百千那庾多拘胝無動諸定。

    又以神通智力。

    觀見東方過克伽沙等無量諸佛皆為授記。

    作如是言:儒童當知。

    汝於來世。

    經阿僧企耶劫。

    當得作佛号釋迦牟尼。

    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周遍十方。

    各如克伽沙等無量如來。

    皆如東方諸佛授記。

    舍利子,迷伽儒童。

    既蒙諸佛授記安慰已,從虛空下來詣佛所。

    以信舍家趣於非家。

    修習堅固清淨梵行。

    舍利子,汝今於此無生疑惑。

    謂彼往世迷伽儒童是馀人乎。

    勿作是觀。

    即我為彼儒童菩薩。

    我於爾時,以是五莖青色蓮花。

    奉散彼佛。

    複解金發敷置道上。

    興如是行便蒙授記。

    是故舍利子,若有菩薩摩诃薩。

    欲得速受如來記者,當於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殷重聽聞受持讀誦通明義趣。

    廣為他說分别開示。

    複應修行無相正行。

    何以故?我憶往昔未得值遇放光佛前。

    無有一切白淨行法不修行者,雖作如是無量勤苦。

    然不蒙佛為我授記。

    所以者何。

    由修諸行皆有相故。

    從是已後。

    我方於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随所聞已安住正行。

    如是行者謂無相行。

    無功用行。

    無所得行。

    行如是等無相行已,放光如來乃為授記。

    舍利子,我憶往昔最初得見放光佛時。

    便得超過一切有相有功用行。

    又初見佛便能随覺一切法性。

    又得通達一切諸法自性無生。

    從是已後放光如來乃為授記。

    作如是言:迷伽儒童。

    汝於來世。

    過阿僧企耶劫。

    當得作佛号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

    舍利子,當授記時。

    我便證得無生法忍。

    舍利子,證得何等無生法忍。

    所謂證得一切色法無所得忍。

    證得受想行識法無所得忍。

    證得蘊界處法無所得忍。

    舍利子,言得忍者,是則名為忍受諸法都無所得。

    何以故?非於證得如是忍時。

    世間之法而複現行。

    非異生法。

    非諸學法。

    非無學法。

    非獨覺法。

    非菩薩法。

    非諸佛法而複現行。

    所以者何。

    由一切法不現行故。

    說名得忍。

    由一切法畢竟無得亦無所得故名得忍。

    又是忍者,於一刹那盡一切相及諸所緣故得名忍。

    又是忍者,不忍於眼。

    不壞於眼及諸所緣故名得忍。

    不忍於耳鼻舌身意。

    不壞於意。

    如是忍者無盡境界。

    如是忍者非趣境界故名得忍。

    是故舍利子,若有菩薩摩诃薩。

    欲得速為如來授記證是忍者,當於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殷重聽聞受持讀誦。

    通達義趣。

    廣為他說分别開示安住正行。

    謂無相行。

    無功用行。

    無所得行。

    如是等法名為正行。

     爾時大衆中有長者子。

    名那羅達多。

    從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