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十五

首頁
    脊骨。

    有一戶蟲。

    名曰脂色。

    依脂食脂。

    有一戶蟲。

    名曰黃色。

    依膽食膽。

    有一戶蟲。

    名曰真珠。

    依肺食肺。

    有一戶蟲。

    名之為荻。

    依脾食脾。

    有五百戶蟲。

    一百戶蟲名之為月。

    一百戶蟲名為月口。

    一百戶蟲名為輝耀。

    一百戶蟲名為輝面。

    一百戶蟲名為廣大。

    依止左邊而食左邊。

    複有五百戶蟲亦如是名。

    依止右邊而食右邊。

    有四戶蟲。

    一名少穿。

    二名大穿。

    三名骨穿。

    四名骨面。

    依骨食骨。

    有四戶蟲。

    一名大白。

    二名小白。

    三名吸力。

    四名虎道。

    依脈食脈。

    有四戶蟲。

    一名意樂。

    二名師子力。

    三名兔腹。

    四名耽欲。

    依止生藏而食生藏。

    有二戶蟲。

    一名勇猛。

    二名勇猛主。

    依止熟藏食於熟藏。

    有四戶蟲。

    一名鹽口。

    二名網口。

    三名蘊口。

    四名鳥口。

    依小便處食小便處。

    有四戶蟲一名應作。

    二名大作。

    三名碎末。

    四名臆皺。

    依大便處食大便處。

    有二戶蟲。

    一名黑面。

    二名可畏面。

    依髀食髀。

    有二戶蟲。

    一名疾癞。

    二名小癞。

    依膝食膝。

    有一戶蟲名為愚根。

    依膊食膊。

    有一戶蟲名為黑頭。

    依腳食腳。

    阿難。

    我今為汝略說八萬戶蟲依止此身晝夜食啖。

    亦複能令氣力虛羸顔容憔悴。

    種種病苦皆集此身。

    複令其心憂悲熱惱。

    雖有良醫亦生迷惑。

    不知何藥能治此玻誰有智者於生死海。

    而當愛樂如是之身。

     複次阿難。

    從初生時乃至長大衣食資養成立此身。

    然其壽命或經百年。

    或複短促。

    於百年中有三百時。

    謂春夏冬。

    春為熱際。

    夏為雨際。

    冬為寒際。

    此三時中各有四月。

    一年之中有十二月。

    於百年中千二百月。

    黑月白月二千四百。

    凡經晝夜三萬六千一日。

    再食七萬二千。

    或有不食亦在其數。

    所謂或病或醉。

    或時斷食。

    或複瞋恨睡眠調戲諸馀事務及飲母乳。

    以此因緣名為不食。

    如是之身雖壽百年必歸磨滅。

    誰有智者於生死海而當愛樂。

    複次阿難。

    受於此身有二種苦。

    雲何為二。

    一者衆病集身名為内苦。

    二者人與非人之所逼惱名為外苦。

    何者名為衆病集身。

    所謂眼耳鼻舌咽喉牙齒胸腹手足有諸病生。

    或複風痫涕唾。

    癫狂乾消。

    上氣肺逆小便淋瀝疥癞癰疽痃癖痔■惡瘡膿血煎寒壯熱種種諸玻皆集此身。

    複有百一心黃之玻百一風玻百一痰玻風黃痰等和合共起。

    複有百一。

    如是四百四病逼切其身名為内苦。

    複有外苦加害此身。

    所謂或在牢獄撾打楚撻杻械枷鎖系縛諸苦。

    或劓耳鼻及刖手足斫截其頭。

    不為諸天之所守護。

    即令非人諸惡鬼神夜叉羅刹而得其便。

    複為蚊虻蜂等毒蟲之所唼食。

    寒熱饑渴風雨并至。

    種種苦惱逼切其身。

    人中尚爾。

    況惡道苦難可具說。

    是故當知。

    皆由過去諸不善業受如是報。

    若為刀杖之所加害。

    而造城壁及諸牆塹防衛其身。

    為惡風雨蚊虻蜂螫而求屋舍。

    為四百四病内苦外苦。

    而求飲食卧具醫藥田園室宅金銀七寶奴婢車乘資生之具供給所須。

    不稱其心便生苦惱。

    設獲珍财慳貪吝惜常加守護。

    或時散失複生大苦。

    阿難。

    此五陰身一一威儀行住坐卧無不皆苦。

    若長時行不暫休息是名為苦。

    住及坐卧各各長時亦複皆苦。

    若長時行而得暫祝便生樂想其實非樂。

    若長時住而得暫坐。

    若長時坐而得暫卧。

    妄生樂想實無有樂。

    是故當知。

    此五陰身皆名為苦。

    若複有人。

    或為自利。

    或為利他。

    若自他俱利。

    應當厭患如是諸苦出家修學則於涅槃解脫之法為不唐捐。

    若複有人或以衣服卧具醫藥資生之具供養彼者獲大果報威德名聞。

     佛告阿難。

    於意雲何。

    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阿難白佛言:世尊色是無常。

    佛言:若無常者,為是苦耶。

    為非苦耶。

    阿難答言:色即是苦。

    佛言:若無常苦是敗壞法。

    若有多聞諸聖弟子聞是說已,執於此身如是之色。

    即是於我及我所不。

    不也世尊,色中無我亦無我所。

    複次阿難。

    於意雲何受想行識為是常耶。

    是無常耶。

    阿難白佛言:世尊皆是無常。

    佛言:若無常者為是苦耶。

    為非苦耶。

    阿難答言:如是四陰即名為苦。

    佛言:若無常苦是敗壞法。

    若有多聞諸聖弟子聞是說已,執於此身如是四陰。

    即是於我及我所不。

    不也世尊,此四陰者實無有我及以我所。

    複次阿難。

    如是我者不在過去現在未來。

    若内若外若粗若細。

    若勝若劣。

    若近若遠。

    彼一切法。

    悉亦非我及以我所。

    阿難當知以如實智。

    而觀察之諸法無我。

    若有名聞諸聖弟子。

    作是觀已便生厭離而得解脫究竟涅槃。

    如是修學證此法時。

    生分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佛說是經已,尊者阿難。

    遠塵離垢得此法眼淨五百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時諸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