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善根,無量億萬那由劫。
能除煩惱及惡業,如食甘露去身毒。
吹除一切無明冥,如夜明炬照黑闇。
如來示現正法眼,猶如珠師顯寶價。
爾時樂戰阿修羅王。
所設供養。
亦如毗摩質多阿修羅王。
設供養已,乘七寶車。
繞佛三匝。
散衆寶花。
以偈贊曰:難調惡心佛能調,如勇健士降勝敵。
善得柔軟心自在,我禮心調無畏者,能調諸根離怨對,離畏無畏得安隐。
世尊煩惱不更發,消伏毒害悉無馀。
那羅延力善修慈,於愛憎中心平等。
如來知諸衆生相,不為六道之所攝。
離諸想心竭有愛,放智慧光破諸闇。
於諸法中心不著,牟尼超過無等倫。
爾時善目阿修羅王。
所設供養。
亦如毗摩質多阿修羅王。
修供養已,乘七寶車。
繞佛三匝。
奉衆寶藏。
以獻於佛。
說偈歎曰:大雄久已知,諸法真實相。
所謂法名者,各各和合假。
一切諸法體,種種求不得。
所言此法者,說唯是假名。
離名名體性,諸相亦如是,
無相亦無名,已離三種法。
所言解說者,實無可顯說。
說者說亦無,解者亦複然。
如是知於法,無上牟尼子。
於諸法不著,修行大名稱。
爾時伏三界阿修羅王。
所設供養。
亦如毗摩質多阿修羅王。
修供養已,乘七寶車。
繞佛三匝。
用真珠嬰珞。
以奉如來。
說偈歎曰:我今歎佛離怨敵,顔容端正戒智力。
一切世間無如佛,以無比身伏雠對。
色力光明照三有,修諸善業得端正。
以布施力得其相,八十種好悉嚴淨。
淨持戒力無能動,明人思量所不得。
佛持戒心清淨故,人中師子所作成。
如來智力更無比,以無怖畏勝三界。
如師子王衆中吼,超過一切諸外道。
爾時毗盧遮那阿修羅王。
所設供養。
亦如毗摩質多阿修羅王。
設供養已,乘七寶車。
繞佛三匝。
手執衆寶。
以散如來。
複以偈頌。
而贊歎曰:諸衆皆集牟尼所,淨心瞻仰如來面。
一切現前睹世尊,斯則如來不共相。
佛以一音演說法,種種随心各皆解。
世尊說應衆生機,斯則如來不共相。
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随類各得解。
稱意所欲知其義,斯則如來不共相。
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修進或調伏。
或有獲得無學果,斯則如來不共法。
爾時目真鄰陀阿修羅王。
所設供養。
亦如毗摩質多阿修羅王。
修供養已,乘七寶車。
繞佛三匝。
手執赤真珠。
以散佛上。
說偈贊曰:欣喜淨心敬信佛,離於傲慢無邪見。
順佛阿含不放逸,是為修行無比子。
諸法自性不可得,如夢行欲悉皆虛。
但随想起非實有,世尊知法亦如是,如秋時雲水中月,迷惑無智愚衆生。
不能惑著明智人,深樂佛法精進者,妙人最妙不錯悟,於佛法中不放逸。
分别諸法悉如夢,得見如實妙三昧。
爾時毗摩質多阿修羅王等。
有六十那由他阿修羅。
設供養已,皆各合掌作禮而祝欣欣踴躍情意充滿喜樂稱心。
菩提之心流注不絕。
爾時世尊知彼諸阿修羅信心供養已,如諸佛法示現微笑相。
從其面門。
放無量色光。
青黃赤白紅紫頗梨。
亦如金銀及以雜色。
從口出已,繞佛三匝還從頂入。
爾時慧命馬勝比丘。
從坐而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
為佛作禮。
以偈問曰:
雄猛牟尼現瑞相,愍世間者非無因。
人中最勝願為說,大仙所現之因緣。
憐愍世間現瑞應,見諸修羅勝供養。
欲授修羅決定記,令我等輩得欣欣。
朝有勝心無有疑,此衆中有發心者,世尊知其信根已,人中師子現此瑞。
朝日誰發清淨心,誰於人中生勝信。
世尊知其信根已,現此最妙之瑞相。
今此大衆皆有疑,皆見如來現微笑。
誰複朝日降魔怨,現此瑞相為此人。
善哉降怨大仙尊,願斷大衆心猶豫。
願尊速說勿踟蹰,斷此大衆之疑網。
爾時世尊,以偈答馬勝比丘曰:善哉比丘所問義,我所現瑞利世間。
我說果報無有馀,汝今一心善谛聽。
諸阿修羅供養佛,為求無上勝菩提。
修羅心意無所依,如手在空不障礙。
此等供養世尊已,阿修羅衆心清淨。
大智皆舍修羅道,於人天中久受樂。
此等於其未來世,值遇恒沙人師子。
於善名劫得成佛,如來皆号為善名。
數滿六十那由他,名振十方照世間。
演說無依無著法,廣能度勝天人衆。
彼諸佛土甚嚴淨,佛知世間離五濁。
淨佛國土三千界,滿足六十那由他。
彼國無諸三惡趣,以欣喜心土田淨。
彼佛雄猛除諸難,演說無上大乘法。
彼等諸佛得壽命,住世六十那由劫。
演說無所依止法,一一導師皆亦然。
彼諸如來滅度後,世間智者盡皆滅。
滿足六十那由劫,彼佛正法住在世。
是諸如來各各度,如恒河沙衆生聚。
彼諸如來等無量,土壽法住亦如是,彼諸善逝能成熟,六十那由衆生數。
皆令安住大乘中,各各紹繼三寶種。
今此授記為修羅,利世間者大仙說。
天人聞斯授記已,身心踴躍得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