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得生於天上,此是惡道最後身。
彼等後如恒沙劫,常生人中及天上。
供養無量諸佛已,當得作佛伏諸根。
彼佛國土無惡趣,具足身相離八難。
彼佛同名普端正,其劫名曰須彌幢。
八億四千萬歲中,憐愍世間故住世。
彼時一切諸善逝,住壽佛事皆悉同。
彼佛離熱度煩惱,一一諸佛八十會。
一一會中八億人,離於憍慢得自在。
以彼本有金色身,大力常懷憍慢故。
後成佛時為衆生,除斷憍慢轉法輪。
彼等過去已曾為,修極苦行仙人衆。
其數八億六千萬,凡所修行為神通。
彼諸仙人得通時,歎己苦行為希有。
不犯禁戒具功德,居住林中生憍慢。
以慢故生金翅中,以通心故具神力。
戒清淨故得見佛,以慢故忘菩提心。
如是佛授菩提記,及說金翅本所生。
大衆聞已皆欣喜,喜已皆成菩提器。
△龍女授記品第六
爾時九億六千萬龍女。
見諸阿修羅伽樓羅供養世尊及授記已,心生欣喜。
彼得欣喜踴悅稱心。
於世尊所起心供養。
化作九億六千萬蓋。
皆七寶成。
毗琉璃網以覆其上。
赤真珠寶以為網緣。
金為蓋莖。
毗琉璃寶以為蓋子。
數有百千。
雜寶旒蘇垂下四面。
化作九億六千萬馬。
青馬青色青形青光。
諸莊嚴具一切皆青。
毗琉璃寶以為缰鞚。
於上虛空中。
化作大威德摩尼寶車。
於其車上複有寶殿。
縱廣正等六十由旬。
其殿遍覆諸來大衆。
其殿四面化作九億六千萬衆寶旒蘇。
周遍垂下甚奇微妙。
其諸光彩奪人心目。
化作寶網彌覆殿上。
複有寶鈴懸殿四廂。
化作七寶鸧鹄白鴿。
以次飛行繞殿四面。
又複化作九億六千萬種諸龍音樂。
時諸龍女乘彼青馬。
各擲寶蓋。
於虛空中自然遊行。
是諸龍女各取樂器奏諸音聲繞佛三匝。
以天旃檀末。
天沈水末。
多摩羅葉末。
天真金末。
及諸龍花,并複化作種種之花而散佛上。
複以優波羅花旒蘇。
種種雜色衆花旒蘇種種無量雜香旒蘇。
種種無量雜色之衣。
種種無量雜色嬰珞。
以用散佛廣設供養。
亦如彼諸阿修羅王。
爾時九億六千萬龍女。
作音樂時。
以佛神力。
其聲遍滿三千大千佛之世界。
其中衆生聞是聲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不退轉。
於大威德衆寶殿中。
及寶旒蘇衆鳥行聞。
諸寶鈴網微風吹擊出妙音聲。
其聲和雅甚可愛樂。
譬如百伎音樂善巧學人之所擊作。
所出音聲和雅可愛。
於彼大威德殿。
乃至鈴網所出之聲亦複如是,此聲亦遍三千大千佛之世界。
其中衆生若聞聲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不退轉。
爾時彼諸龍女。
複更雨於種種天花種種天香。
與水俱下。
其香花氣順風逆風。
不順不逆皆悉能去。
以香水故。
於迦毗羅城。
縱廣正等六十由旬。
皆成香泥。
其香泥氣。
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其中衆生聞是香氣。
亦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不退轉。
爾時彼諸龍女供養佛已,及九億六千萬蓋。
九億六千萬馬。
九億六千萬音樂。
一切衆寶莊嚴供具。
於虛空中。
頭面禮佛。
右繞三匝。
卻住一面。
曲躬合掌。
以偈贊曰:
諸龍婦等有智慧,心意踴悅生欣喜。
供養釋迦牟尼佛,願求安隐大菩提。
化作九億六千萬,寶蓋及與妙莊嚴。
供養善逝善調心,出離一切諸障礙。
複化九億六千萬,妙馬及與莊飾具。
馬與莊嚴皆青色,亦複更有青色幢。
彼馬一切空中行,詣於佛所作供養。
龍婦鹹有信敬心,頭面頂禮如來足。
於龍宮中化音樂,為供養故而持來。
來已奉上釋迦文,應受供養大導師。
善逝令彼音樂聲,遍滿三千大千界。
無量衆生得聞已,皆悉不退菩提心。
彼諸龍女於空中,化作一大衆寶殿。
縱廣由旬有六十,遍覆十方一切衆。
寶名威德熾然光,普照十方大千界。
彼諸龍女大衆前,淨心欣喜供養佛。
生於踴悅無等心,為求安隐菩提果。
願令我等當作佛,利益一切衆生故。
我等願於無量衆,說法度諸煩惱纏。
亦如十力大導師,現救苦惱衆生等。
一切諸法如幻焰,亦如水沫不堅實。
又如注雨所起泡,當知諸法無有主。
衆生如像亦如影,如是觀察世間已,唯願我等為衆說,法性真如及實際。
如佛無過善見法,虛僞妄相诳愚者,如幻莊嚴無有實,唯能惑亂諸凡夫。
衆生於法迷無智,不知諸法如實性。
導師已見彼彼法,複能令他衆生解。
虛空興雲遍覆地,見彼空雲猶如影。
彼無體實無所依,亦複如影無有實。
如是衆生無體性,唯能诳惑諸根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