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四龍王授記品第七
爾時難陀優波難陀龍王等。
九億諸龍。
見諸龍女設妙供養。
及聞龍女得授記已,生希有心未曾有心。
作是思惟。
乃至如來世尊應正遍知希有未有。
以是如來知諸衆生機根深信如來。
無有少分不見不聞不證如來正法。
是其善說能令大衆聞已現知無有時節。
随機授法必令得果。
令諸智者現得證知。
乃至女人動轉輕躁。
智慧淺短。
猶得解佛所說深法。
況馀智者善能安住如來法中諸弟子衆。
如諸女人欲心增上。
瞋心增上。
癡心增上。
猶能得知如來所說,是故難陀優波難陀龍王。
及諸龍等。
於如來所生希有心。
生未有心。
為供養故。
遍閻浮提諸山大海。
興雲遍覆一切世間。
普雨香水以成香泥。
彼香泥氣。
充滿三千大千佛刹。
其中衆生聞香氣者,皆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迦毗羅城縱廣正等六十由旬。
雨赤真珠。
遍覆其地。
複以無價種種衆寶。
周匝遍覆尼拘陀園。
複以龍華化成妙堂。
縱廣正等六十由旬。
椽柱梁壁皆用七寶。
複更化作無量樂器。
為供養故擊出妙音。
於彼龍花微妙堂中。
化作九億種種雜色衆花旒蘇。
懸於堂上。
以毗琉璃網覆諸寶柱。
以無價寶遍布堂下。
其寶柔軟。
譬如三十三天般籌緘婆羅石。
其石之色如毗琉璃。
石觸柔軟如迦遮鄰提迦衣。
微妙可樂系人眼目。
令諸天人愛戀系念。
彼諸寶等亦複如是,彼諸種種摩尼寶中。
或有出於涼冷光焰。
有出青水。
有出赤水。
有出白水。
有出黃水。
或複有出雜色之水。
或複有出涼樂之風。
或有寶珠随諸衆生所須之事皆悉出之。
或複有寶出於腴澤。
或有摩尼堪為明鏡。
一切大衆皆現其中。
於迦毗羅大城之中。
所出人民随其多少皆現寶中。
一切大衆皆悉睹見佛及聲聞。
作此種種神通變化。
以彼摩尼寶神力故。
於其地中。
出於種種雜色寶蓋。
及以種種雜色寶幢。
亦有種種雜色寶幡。
複出種種雜花旒蘇。
亦有種種雜香旒蘇。
複有種種雜寶旒蘇。
複出種種真珠旒蘇。
複出種種雜色龍幡。
複出種種衆寶鈴網。
複出種種雜色良馬。
諸所出者皆是龍力。
爾時難陀優波難陀龍王。
及九億龍。
驅彼良馬随而步行右繞三匝。
以妙迦遮鄰提迦柔軟之寶。
而散世尊,於彼堂下地中所出。
種種衆寶上昇虛空。
雨於如來及聲聞上。
複以諸龍無量樂器。
於虛空中自然出好微妙音聲。
供養於佛。
爾時九億諸龍繞佛三匝已,在於佛前合掌默然。
念佛功德。
瞻仰如來目不暫舍。
樂佛功德。
深心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彼等少時合掌默然。
念佛功德已,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
五體投地。
為佛作禮。
衆共一音。
以偈贊曰:
久修威儀百福相,悲心離垢行具足。
棄舍無盡衆寶地,世尊出於迦毗城。
於六年中修苦行,如來不得甘露道。
善逝意猶不退悶,以其久修智慧故。
如來真是天人師,為世間故修苦行。
世人聞已尚不堪,況複能以目親睹。
牟尼過去舍頭目,如聖所集菩提心。
我等聞是不生樂,由聞如來苦行故。
如佛本作忍辱仙,為迦利王截手足。
及劓耳鼻不生恚,我等聞是不能忍。
如佛以身上秤盤,為鳥歸投不舍棄。
我等聞已亦不樂,如來過去甚勤苦。
何故我等心不樂,以世尊行極苦故。
於如來所作惡者,堕惡道時佛複悲。
具足聖慧大導師,雲何能行不害心。
修習道行無瘡疣,唯願佛說安樂行。
今此龍衆已發心,求於善逝菩提行。
如佛所說悉能行,唯願速說菩提道。
此諸龍衆甚渴仰,唯求不死不生處。
願說如來安隐行,令此衆生易受化。
爾時世尊,見諸龍衆設其供養。
及聞發願知深信已,佛於爾時現微笑相。
諸佛法爾。
若現微笑。
即於面門。
放種種色無量光明。
其光遍照上至梵天。
照已還來從佛頂入。
爾時慧命馬勝比丘。
以偈問曰:
善哉沙門大牟尼,非是無因現微笑。
慈悲導師唯願說,無等善慧笑因緣。
大衆瞻仰求欲聞,世尊無量功德行。
於笑生疑心不樂,唯願法王斷衆疑。
誰於釋迦佛法中,今生敬信心欣喜。
誰令今日魔波旬,心意迷亂不欣樂。
誰於今日能恭事,功德法父大導師。
誰作第一勝供養,願釋師子上上說。
此諸大衆合指掌,皆悉對佛瞻仰祝唯願導師除疑網,為衆演說笑因緣。
大衆聞已生欣喜,能知世尊正法教。
大智世尊令衆喜,随順正教善安祝
爾時世尊,以偈答慧命馬勝曰:深廣智慧大衆師,說時梵音具八種。
清淨其心離穢濁,谛聽我說笑因緣。
此諸龍王敬信心,於我設供超一切。
是等為求佛菩提,利益一切世間故。
悲心增上觀衆生,無有導師雲何樂。
我雲何得大菩提,成熟衆生不疲勞。
深樂寂定具智慧,乘安樂乘心清淨。
於空無相及無願,無量劫來久已修。
其心平等觀世間,如佛所得智慧相。
慈悲喜心皆平等,為令世間安隐故。
第一悲心憐愍者,當得作佛稱其意。
彼等觀察世間已,當成導師号無怨。
彼等當得甘露時,無有魔怨亦無馀。
恒常演說無我法,一向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