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七十三(那連提耶舍譯)

首頁
    一把土随風散之。

    乃至微塵亦不可見。

    如是大王。

    此三千大千世界。

    為風所吹分析作末。

    分析作末已,乃至無一馀殘微塵可見。

    大王。

    彼外風界生時。

    無所從來。

    大王。

    又時夏初。

    彼外風界皆悉隐滅。

    隐滅故暑熱無風。

    於草木上無露。

    以無露故。

    一切草木無有濕潤。

    大王。

    彼外風界滅時亦無所去。

    大王。

    彼風界生時亦空。

    滅時亦空。

    彼風界體性自空。

    大王。

    彼内風界及外風界。

    二俱皆空。

    體性自離。

    相亦自離。

    性亦不可得。

    滅相亦離。

    何以故?彼風界非作無作者故。

    大王。

    何者是虛空界。

    虛空界亦二種。

    有内有外。

    大王。

    何者是内虛空界。

    若自身内。

    若他身内。

    所受所齲所謂虛空虛空體虛空名。

    此身内所生。

    入於陰數。

    亦入入數。

    亦入界數。

    所有空孔竅。

    大王。

    此名身内虛空界。

    大王。

    何者外虛空界。

    外所有非色者,乃至無有如毛等虛空處。

    名為虛空。

    大王。

    此名外虛空界。

    大王。

    又時由業因緣故生諸入。

    彼入等生已圍繞空界。

    是時得名入内虛空界數。

    大王。

    如是一一法中推求。

    無一眼入可得。

    唯有但用。

    大王。

    何以故空。

    地界清淨故。

    如地界清淨空故。

    如是水火風界清淨故空。

    彼無所從來。

    大王。

    又時一切諸色悉皆壞滅以為虛空。

    何以故?虛空界無盡故。

    大王。

    唯内虛空界安住不動。

    大王。

    譬如無為涅槃界安住不動。

    當知如是虛空界遍一切處。

    大王。

    譬如有人於空澤曠野掘作泉池陂井。

    大王。

    於意雲何。

    彼諸虛空。

    從何而來。

    王言世尊,無所從來。

    佛言大王。

    若使彼人還以土填。

    大王。

    於意雲何。

    彼虛空界去何所至。

    王言無所去也。

    何以故?世尊,彼虛空界無來無去。

    何以故?彼虛空界非男女故。

    佛言大王。

    外虛空界亦複不動。

    性無變易。

    虛空界空非是有法。

    何以故?虛空界非男非女故。

    大王。

    何者是識界。

    如眼為主攀緣於色。

    對色知故眼識生。

    或能知青黃赤白雜色。

    亦知長短粗細。

    如是一切所有色等物眼識所能睹者,名為眼識界。

    如是若知聲若知香若知味若知觸若知法。

    或知六根所緣所知。

    是名意識界。

    大王。

    又此識界不依諸根。

    亦不依界。

    何以故?大王。

    非地淨色為眼入。

    非水火風淨為眼入。

    何以故?非地界清淨。

    及諸馀法。

    以為眼入及具眼入者,如是乃至非水火風界清淨色及諸馀法。

    以為眼入具眼入者,何以故?諸法無知故。

    無了别故。

    無堪能故。

    非初非中非後故。

    非内非外亦非中間。

    大王。

    如此識界了前事已,即便謝滅不複更生。

    彼識生時無所從來。

    及其滅時亦無所至。

    大王。

    何謂為眼入。

    謂四大所成清淨色。

    若使諸法體性自空。

    何者是清。

    何者是濁。

    於諸法中無有淨穢。

    雲何於中而見淨穢。

    如是大王。

    是故當知。

    眼入之體性畢竟空寂。

    前際後際皆不可得。

    何以故?未來未至故不可得。

    過去已滅故不可得。

    未來未來事不可得。

    彼眼處亦不可得自性離故。

    若體性不可得者,亦無男女性可得。

    既無男女性。

    何有我我所。

    大王。

    若有我我所者,是魔境界。

    無我我所者,是名諸佛如來境界。

    何以故?一切諸法離我我所故。

    大王。

    如實了知眼入空眼入自性空。

    何以故?此眼入相不可得。

    是故此眼入體性空寂。

    此空離於眼入相。

    是名無相。

    於相無求故名無願。

    大王是名於眼入中三空解脫門現在前。

     大王。

    何者是耳入界乃至身入。

    大王。

    此一切法對三解脫門現前決定。

    趣法界究竟遍虛空不可名。

    不可說。

    不可用。

    不可示。

    無有诤論。

    無有語言:不可測量。

    大王。

    以眼對色者名為颠倒。

    如是略說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

    是故諸法說名意境界。

    大王。

    眼入對色者往矚取著。

    此眼三種礙。

    照矚順境生於愛想。

    若睹違境生於恚想。

    矚中容境生於舍想。

    如是諸馀耳鼻舌身皆亦如是,其意矚法亦複如是,若緣順境生於愛心。

    緣於違境則生瞋恚。

    於中容境生愚惑心。

    如是境界是意所行意遍行。

    故名意境界。

    大王。

    彼意行於順色生於貪欲。

    行於違色則起恚怒。

    行中容色起於無明。

    如是聲香味觸意所緣法。

    亦行三事起貪瞋癡。

    謂意緣順境意法生於貪欲。

    意緣違境意法生於瞋恚。

    意緣中容境。

    意法生於無明。

    起於愚癡。

    大王。

    應當如是知。

    於諸根猶如幻化。

    知彼境界其猶如夢。

    大王。

    如人夢中與諸采女及衆人等共相娛樂。

    是人覺已憶念夢中衆人采女。

    大王。

    於意雲何。

    夢中所見是實有不。

    王言不也。

    大王。

    於意雲何。

    是人所夢執謂為實。

    是為智不。

    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所見衆人采女畢竟是無。

    亦不可得。

    何況共相娛樂。

    是人但自疲勞都無有實。

    佛言大王。

    如是愚癡無聞凡夫見可意色。

    眼見色已心生執著。

    生執著已,起於愛重。

    起愛重已生染著心。

    生染著已作染著業。

    所謂身三口四意三種業。

    造彼業已,即便謝滅。

    是業滅已,不依東方而祝亦複不依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而祝如是之業乃至臨死之時,最後識滅。

    見先所作心想中現。

    大王。

    是人自分業盡異業現前。

    大王。

    如似夢覺念夢中事。

    如是大王。

    最後識為主。

    彼業因緣故。

    以此二緣。

    生分之中識心初起。

    或生地獄。

    或生畜生。

    或生閻魔羅界。

    或生阿修羅。

    或生天人中。

    前識既滅生分識生。

    生分相續心種類不絕。

    大王。

    無有一法從於此世至於他世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